“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是中國自動化學會(CAA)為鼓勵自主創新,鼓勵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加速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的可持續性發展設立的獎項,每年評審一次。
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分為“CAA自然科學獎”“CAA技術發明獎”“CAA科技進步獎”三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
- 創辦機構:中國自動化學會
獎項歷程,獎項設定,評選規則,歷屆回顧,2011年獲獎項目,2013年獲獎項目,2014-2022,2023年獲獎項目,
獎項歷程
2024年6月2日,2024國家新質生產力與智慧型產業發展會議舉辦。大會期間,2023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同步揭曉。
獎項設定
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分為“CAA自然科學獎”“CAA技術發明獎”“CAA科技進步獎”三項。
評選規則
中國自動化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參考連結
歷屆回顧
2011年獲獎項目
CAA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空缺
二等獎:
飛行控制地面試驗系統
完成人:朱紀洪、餘波、孫富春、劉凱、田野、高飛、熊軍、龐國峰、袁夏明、王向陽、司賓強、范勇、張垚、譚洪勝、王冠林
完成單位:清華大學
CAA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複雜網路化系統的濾波、診斷與協同控制
完成人:陳茂銀、周東華、葉昊、何瀟、閆莉萍
完成單位:清華大學
二等獎:空缺
CAA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
網路化交通信號控制系統
完成人:王飛躍、朱鳳華、李鎮江、姚慶明、王坤峰、陳誠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二等獎:空缺
2013年獲獎項目
CAA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等獎:
情報與安全信息學關鍵技術研發及套用
完成人:曾大軍、王飛躍、毛文吉、王磊、鄭曉龍、曹志冬、楊彥武、李曉晨
完成單位:中科院自動化所
二等獎:(按項目名稱首字母排序)
1. 機電裝備安全運行信息化技術及監控系統集成
完成人:徐小力、王紅軍、欒忠權、吳國新、王少紅、許寶傑、韓秋實、左雲波、朱春梅、馬超、陳濤、喬文生、馬漢元、谷玉海、王立勇
完成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 空分裝置流程協調與節能最佳化控制
完成人:劉克平、姜長泓、於天傑、謝慕君、田春雨、王盛慧、王麗麗、初明、金星、江久華
完成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3. 鄭西客運專線CTCS-3項目
完成人:徐悅、何春明、陳盈、李劍、史增樹
完成單位:北京和利時公司
CAA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空缺
二等獎:(按項目名稱首字母排序)
1. 複雜疾病遺傳與調控機制分析的模式識別理論與方法
完成人:江瑞、汪小我、古槿、張學工、李衍達
完成單位:清華大學
2. 複雜運行環境下列車運行建模與協同最佳化控制
完成人:董海榮、寧濱、唐濤、高士根
完成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3. 基於視覺飛行器自主控制及關鍵裝備設計方法研究
完成人:張濤、程朋、劉燁斌、徐文立
完成單位:清華大學
4. 智慧型濾波與控制理論
完成人:倫淑嫻、常曉恆、王長忠、王巍、蘇亞坤
完成單位:渤海大學
CAA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空缺
二等獎:
大型複合軋輥的高速強力隨形荒磨技術
完成人:李宛洲、王京春、江永亨、吳冠元、鄧震文、許久成
完成單位:清華大學
2014-2022
參考連結
2023年獲獎項目
2023中國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按項目名稱首字母排序)
序號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1 | 不確定多運動體系統的高性能分散式學習控制理論與方法 | 程龍;孟德元;侯增廣;王雲鵬;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 | 不確定系統高效狀態估計與智慧型最佳化控制 | 許斌;范泉涌;韓渭辛;王振華;王霞; | 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
3 | 大場景協同最佳化視覺三維建模與定位 | 劉紅敏;樊彬;申抒含;徐婧林;韓軍偉; | 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 |
4 | 多視圖協同學習理論與方法 | 孫仕亮;張楠;趙靜;殷俊;謝錫炯; | 華東師範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寧波大學; |
5 | 非線性離散系統的智慧型建模與自適應控制 | 劉艷軍;唐麗;李樹;佟紹成;陳俊龍; | 遼寧工業大學;澳門大學; |
6 | 複雜場景下網聯多智慧型車彈性協同感知理論 | 程翔;鄭心湖;張榮慶;楊柳青;陳晨; | 北京大學;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科羅拉多州立大學; |
7 | 高維複雜數據的魯棒特徵編碼 | 張海軍;張召;張莉;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合肥工業大學;蘇州大學; |
8 | 鴿群智慧型最佳化模型;理論及套用 | 段海濱;史玉回;霍夢真;徐小斌;海星朔;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方科技大學; |
9 | 基於多元統計和深度學習的工業系統狀態監測 | 王友清;樊繼聰;馬鑫; | 北京化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山東科技大學; |
10 | 空間非合作目標安全抵近智慧型自主控制方法 | 胡慶雷;邵小東;李東禹;韓拓;郭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1 | 面向機器人靈巧操作的視觸覺融合感知與學習理論與方法 | 孫富春;劉華平;郭迪;方斌;孔濤; | 清華大學; |
12 | 模糊系統最佳化理論及其機器學習與智慧型控制套用 | 伍冬睿;黃劍;曾志剛;崔雨琦;陳誠; | 華中科技大學; |
13 | 切換系統的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 | 宗廣燈;趙旭東;楊東;孫海濱; | 天津工業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
14 | 群智驅動的情境感知傳輸理論與方法 | 賀詩波;陳積明;周歡;史治國;范家璐; | 浙江大學;東北大學; |
15 | “雙高”配電系統阻抗穩定機理分析及控制 | 孫秋野;王睿;胡旭光;李玉帥;馬大中; | 東北大學; |
16 | 無人駕駛智慧型測試理論與方法 | 李力;王飛躍;辛景民;王曉;黃武陵; |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 |
17 | 無人系統模型預測控制理論與方法 | 夏元清;戴荔;孫中奇;劉坤; | 北京理工大學; |
18 | 新型紅外熱成像缺陷無損檢測理論及方法 | 何贇澤;張曉飛;王洪金;楊瑞珍; | 湖南大學; |
19 |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互動行為建模與異常識別 | 沈超;藺琛皓;張萌;劉曉明;管曉宏; | 西安交通大學; |
20 | 信息物理系統安全狀態估計與彈性控制 | 楊光紅;安立偉;蘆安洋; | 東北大學; |
21 | 智慧型無人系統抗干擾保性能受限控制理論與方法 | 陳謀;雍可南;周同樂;邵書義;吳慶憲;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2 | 自適應控制系統性能增強理論與方法 | 那靖;吳建德;王樹波;黃英博;陳強; | 昆明理工大學;青島大學;浙江工業大學; |
23 | 自適應學習與協同控制理論方法 | 孫長銀;穆朝絮;何舒平;劉劍;余瑤; | 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安徽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