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是2008年4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文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
- 作者:嚴文明
- ISBN:9787030213488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4月
- 開本:16開
- 裝幀:精裝
《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是2008年4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文明。
《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是2008年4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文明。內容簡介《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分五卷出版。本書為《新石器時代考古卷》,由我國從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專家學者撰寫而成。它...
《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全面系統、重點突出地介紹了20世紀20年代初以來80餘年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與研究的成果。《中國考古學(新石器時代卷)》的主體,以年代先後為經,以不同地區文化遺存為緯,縱橫結合,構建了全國各地不同時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時間、空間和內涵框架體系。時間方面,把大約公元前100100年...
36. 《仰韶文化的研究》,《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新石器時代考古卷》,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37. 《中國西北地區先秦時期的人地關係特徵》,《北京聯合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2期。38. 《大汶口文化的立鳥陶器和瓶形陶文》,《江漢考古》2008年3期。39. 《春秋戰國時期長城沿線遊牧民族...
三代年代學研究的新突破 鄭州商城的年代問題 中國考古的世紀回顧 《二》序(第二冊)亞吳銅器及其相關問題 記我們看到的一批傳世商周銅器 壽縣朱家集銅器群研究 商代中期有銘銅器初探 關於銅鉦的形態學分析 伯矩銅器群及其相關問題 光國(族)銅器群初探 靈石商墓與丙國銅器 新出土的太保銅器及其相關問題 周初...
《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是2000年1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倬雲、張忠培。本書是中國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考古學會、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繫於19兜年6月在河北易縣西陵合作召開的中國考古學跨世紀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內容分為三部分:回顧與展望、理論和方法的探討、...
尹達在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研究、史學研究和學術組織工作中,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延安工作期間撰寫的《中國原始社會》一書,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進行中國原始社會研究的有益嘗試。此外還有《新石器時代》《中國史學發展史》等著作。概述圖片來源:人物生平 求學經歷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17日,...
1977年發現的距今8000多年的裴李崗文化和1921年發現的距今5000多年到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發現。半個世紀以來新的考古材料證明,這兩種文化在中國河南省有著廣泛的分布,並以此為中心向四周發展。裴李崗文化是以1977年起發掘的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為代表而得名。早在1958年,在配合漯河市...
沙中線考古的危機與機遇 明清香港古蹟 澳門研究 澳門半島最古老的文化 澳門歷史的新結構 澳門考古學的反思 古代澳門與東亞的世界 其他 辦好刊物繁榮學術——紀念《考古》創刊40周年筆談 中國考古學黃金時代的來臨——兩岸三地百年考古反思 “珠江三角洲與台灣地區考古研討會”會議紀要 考古學的世紀回顧與展望 從河姆渡的...
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新石器時代早期考古學研究和全新世早期人類學、環境考古、農業考古、科技考古、音樂考古、陶瓷考古等專題研究,先後主持或參加十多個大、中型考古發掘項目,有八千年前七聲音階骨笛、原始文字、原始栽培粳稻等重要發現,其中主持發掘的賈湖遺址被評為20世紀全國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曾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
西藏考古綜述 西藏考古新發現及其意義 西藏考古新發現綜述 20世紀西藏考古的回顧與思考 西藏文物考古事業的奠基之舉與歷史性轉折——西藏全區文物普查工作的回顧與展望 考古學所見西藏文明的歷史軌跡 西藏考古新收穫與遠古川藏間的文化聯繫 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考古學探索 西藏高原多格則與扎布地點的舊石器——兼論高原古...
希臘化時代的文化成就,是亞歷山大東侵後東西歷史匯合的結果。埃及、巴比倫長期積累的數理與天文知識,輔之以古典希臘理性主義思想的推導和概括,使其既超越古代東方,也超越古代希臘。沒有歷史的匯合,也就沒有希臘化的文化。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古史學界討論比較熱烈的另一個問題,是古代東方奴隸制的發展、特點和...
( 合作)、《南京人化石研究》;主編了《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舊石器時代考古卷》。從家鄉福山到北大校園,呂遵諤已走過漫長的人生旅程。他雖已是“鄉音未改鬢髮衰”,但他仍然是朝氣蓬勃,辛勤耕耘在祖國的高教園地上,繼續為祖國文物考古事業培養人才,為人類史前科學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出版圖書 ...
《小魯里古稻與栽培稻起源研究》,《第一屆亞洲先史農耕及小魯里稻穀國際學術討論會》,2002年12月。《中國湖南里耶河谷盆地考古遺址的保護》,2003年參加第五屆世界考古大會提交論文,收入大會論文集。《長江中游地區的舊石器時代考古》 《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世紀回顧-舊石器時代考古卷》 科學出版社2004年。
儘管上世紀90年代便提出了牛河梁“女神廟”是否為炎帝族文化,但那一推論學界沒有得到共識。考古界一般將中華民族文明起源的問題劃歸到仰韶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等概念範疇內。考古學 嚴文明長期從事新石器時代考古教學與研究,先後主持和參加了洛陽王灣遺址、河南大司空村遺址、山東長島北莊遺址、河南鄧州八里崗遺址的...
132、《吉林省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79年3期。主編論文集與著作:1、《西周諸王年代研究》(夏商周斷代工程叢書),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內含所撰《西周諸王年代研究述評》長文)。2、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中國史》,2007年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3、《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
1955年畢業的時候,也是天遂人願,我和其他四名同學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因為我不是考古專業的,1956年所里讓我去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班旁聽了半年。1957年,我參加了三門峽水庫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首次參與發掘的是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當時的隊長是安志敏。這裡主要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漫談考古工作、研究與“讀書得間”二三事 我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與成長的26年 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一點往事與趣事 考古人生搖籃在晉 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 難忘的記憶 歷史片斷的記錄 溫故三十年 踏上文博考古之路——從英語翻譯到夏商周考古 懷念20世紀90年代山西新石器時代考古 丁村雜記 憶林遮峪商代...
國家文物局及全國各文博和考古單位的百餘名領導、專家學者出席了出版社召開的座談會。同年7月,我社文物複製中心成功復原流落日本並在二戰中毀於戰火的王羲之草書信札《游目帖》。2009年10月,我社就《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商周金文》與韓國China House Publishing Co.達成韓文出版協定。2010年2月,...
5.“北非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文化”(林志純、劉文鵬),《考古學》,第36-37頁。6.“杜爾庫里加祖城址”(林志純、吳宇虹),《考古學》,第111頁。7.“漢穆拉比法典碑”(林志純、吳宇虹),《考古學》,第180頁。8.“洛雷斯坦青銅器”(林志純、吳宇虹),《考古學》,第294頁。9.“蒙特柳斯,O...
學術主攻方向為四川考古學文化序列與專題研究,特別是以三星堆文化為中心的古蜀文化研究,撰寫發表《三星堆考古發現與巴蜀古史研究》《巴蜀考古學文化序列研究的新進展》《四川考古的世紀回顧與展望》《四川西昌禮州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川茂汶石棺葬發掘報告》《“天門”考—兼論四川漢畫像磚(石)的組合與主題》等百...
考古工作 1978年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後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先後從事田野考古、學術期刊編輯、考古研究和教學以及學術組織管理工作。從事田野考古期間,曾做過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文化遺址調查,先後參加甘肅省鎮原常山遺址、甘肅省莊浪徐家碾墓地、陝西長武碾子破遺址、洛陽隋唐城址、香港...
《新石器時代和商代塤的形制及其音階構成》,《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學刊》1988年第2期。《侯家莊--1217號大墓的磬和鼓》,《交響》1988年第2期。《陶響器--一種原始搖奏樂器》,《樂器》1988年第4-5期。《考古發現商鼓述略》,《交響》1988年第4期。《先漢笛子的製造工藝和音階構成》,《中國音樂》...
33.文物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及其運用,《中國博物館》1998年3期。34.地方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教學方法,《廣西高教研究》1999年2期。35.環北部灣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初探,日本東洋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所研究年報》2010年2月(第44號)。36.桂林旅遊發展三十年回顧,中國旅遊研究院主編《中國旅遊研究30年專家評論...
1947年應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之聘,回北平擔任專職研究員,主要從事新疆考查報告的編寫。晚年時期 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1957年9月―1958年8月,他第四次到新疆,帶領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隊和新疆當地的少數民族文物工作者,在哈密、伊犁、焉耆、庫車等地考查。對新石器時代晚期...
31、《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玉器》,《故宮學術季刊》第十九卷,第2期。32、《關於中國考古學所謂定位問題的思考》,《中國文物報》2002年5 月10 日第 7 版。33、《一件新獲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虞弘墓誌考釋》,《文物》2002年6期。34、《二十世紀寧夏考古的回顧與思考》,《考古》2002年8期。35、《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