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思想史》是2001年9月1日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鄧喬彬。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繪畫思想史
- 作者:鄧喬彬
- ISBN:9787221055699
- 頁數:1376
- 定價:88.0
-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9-1
- 裝幀:精裝(無盤)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繪畫思想史》是一本關於中國繪畫理論的通史式著作,從先秦始,至清代終。全書大致與歷史朝代相平行,側重從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觀照畫論的發展,對中國各朝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尤其是文化、思想、審美風尚的變化,它們給予畫論的影響,都有巨觀性的論述:一系列在中國繪畫史上極富影響的繪畫理論,也得到細緻人微的疏理和評析。在繪畫理論的因革變化中,作者既探索“藝”的奧秘,又力圖在畫家的人格(“德”)與作品之間尋求某種對等關係,從而使《中國繪畫思想史》在一般意義的史論基礎上,得到更高層次的理論觀照和把握。在迎接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世紀,正確地評價過去,是為了堅定地邁向未來。因此,《中國繪畫思想史》的意義不囿於補缺,不囿於個別藝術門類的理論歸納,而具有一般的藝術批評和更廣泛的文化總結的意味。國畫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
鄧喬彬(1943-),廣東珠海人。1967年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在甘肅從事中學教學多年。1981年在華東師大中文系獲碩士學位,留系任教至2003年。現為暨南大學教授、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詞學》主編等職。先後出版12種專著,主編、參編約30種書,發表論文170多篇、文章170多篇,共600多萬字。獨立完成兩項國家社科項目、一項教育部項目,完成兩項教育部集體項目,現主持一廣東省項目。獲中國圖書獎、上海社聯學術成果獎、聞一多研究一等獎各一次,獲上海市、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夏承燾詞學獎各二次。1996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4年被評為南粵優秀老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先秦:從圖騰、巫術、原始宗教到儒道相濟的時代
第一節 原始繪畫及其創作思想推測
一 彩陶紋飾的發生和演化
二 彩陶紋飾的創作思想推測
三 原始岩畫及其創作動因與特點
第二節 由巫到史的轉變
一 “協於上下,以承天休”
二 四時五色與九旗之物
三 興廢之誡
第三節 肯定與否定--儒家與墨、道、法家對藝術的不同態度
一 孔子與老、墨
二 孟、莊之別
三 荀、韓之異(兼論《樂記》)
第四節 儒家教化觀制約下的繪畫理論
一 繪事後素
二 山水比德
三 以意逆志
四 胸中與眸子
五 陰陽和暢
第五節 道家思想與繪畫藝術論的濫觴
一 解衣般礴--道法自然
二 蝶夢莊周--身與物化
三 工匠之技--道、藝相通
四 心齋、坐忘--虛靜之境
五 形骸之外--醜中之美
六 大象無形--虛實相生
第二章 楚漢:從信巫重祀到天人合一--“圖畫天地,品類群生”的時代
第一節 楚國的巫風、民俗及繪畫
一 楚國的巫風與民俗
二 楚畫遺蹟及其創作思想分析
第二節 漢代宗教思想和社會生活在繪畫上的反映
一 宗教的思想觀念與漢代繪畫
二 從漢畫看漢人的現實生活情趣
三 天人合一的藝術世界
第三節 漢代繪畫思想及理論
一 漢畫的藝術表現原則及思想
二 漢代畫論巡禮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玄、佛繼盛,繪畫題材與創作思想轉變的時代
第一節 儒學衰退,玄、佛繼盛與魏晉南北朝繪畫的關係
一 儒學衰退與玄、佛繼盛
二 玄學、佛學影響下的繪畫題材與思想
第二節 魏晉鑑戒說及其離異
一 以曹植為代表的鑑戒說的完善
二 對鑑戒說的發展和超越
第三節 顧愷之的畫論
一 玄學影響下的傳神論
二 以形寫神說
三 遷想妙得論
第四節 宗炳、王微的山水畫論
一 玄學、佛學與山水之趣
二 宗炳的《畫山水序》
三 王微的《敘畫》
第五節 謝赫《古畫品錄》與姚最《續畫品》
一 魏晉南北朝繪畫批評的發展及批評標準的變化
二 氣韻生動說
三 骨法用筆及其他
四 姚最的《續畫品》
第四章 隋唐五代:三教並行,繪畫思想全面發展、興盛的時代
第一節 隋唐五代的思想文化對繪畫創作的影響
一 三教合一--隋唐五代繪畫的全面發展
二 從絢麗到平淡--隋唐五代繪畫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與繪畫發展相適應的隋唐五代畫論
一 人物畫品評標準的確立
二 有神與寫真--隋唐五代對形神關係的認識
三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第三節 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
一 有象因之以立無形因之以生
二 神品妙品能品逸品
第四節 張彥遠的畫學思想及理論建樹
一 繪畫的發生髮展論
二 繪畫的功能論
三 對“六法”的理解和發展
四 張彥遠畫論所體現的莊學精神
第五節 荊浩的《筆法記》(附論《山水訣》和《山水論》)
一 “六要”評析
二 似與真華與實
三 代去雜欲君子之風
四 《山水訣》與《山水論》
……
第五章 宋元:人文精神從高揚到移易,繪畫思想定向發展的時代
第六章 宋元:繪畫理論全面成熟的時代--宋元主要繪畫論著綜覽
第七章 明朝:專制高壓到反對束縛--繪畫思想由沉寂而再興的時代
第八章 明末清初:社會動亂,民族矛盾持續不斷,統治者恩威兼施,繪畫思想激烈變遷的時代
第九章 清康熙、雍正朝:繪畫理論與學術文化近於同步建設的時代
第十章 清乾隆朝(上):對“盛世”壓抑的抗爭--“揚州八怪”的繪畫思想
第十一章 清乾隆朝(下):“盛世”中的因循與整合--以山水為主體的畫論綜覽
第十二章 十九世紀:古典繪畫思想的終結
結語
參考書籍
後記
第一節 原始繪畫及其創作思想推測
一 彩陶紋飾的發生和演化
二 彩陶紋飾的創作思想推測
三 原始岩畫及其創作動因與特點
第二節 由巫到史的轉變
一 “協於上下,以承天休”
二 四時五色與九旗之物
三 興廢之誡
第三節 肯定與否定--儒家與墨、道、法家對藝術的不同態度
一 孔子與老、墨
二 孟、莊之別
三 荀、韓之異(兼論《樂記》)
第四節 儒家教化觀制約下的繪畫理論
一 繪事後素
二 山水比德
三 以意逆志
四 胸中與眸子
五 陰陽和暢
第五節 道家思想與繪畫藝術論的濫觴
一 解衣般礴--道法自然
二 蝶夢莊周--身與物化
三 工匠之技--道、藝相通
四 心齋、坐忘--虛靜之境
五 形骸之外--醜中之美
六 大象無形--虛實相生
第二章 楚漢:從信巫重祀到天人合一--“圖畫天地,品類群生”的時代
第一節 楚國的巫風、民俗及繪畫
一 楚國的巫風與民俗
二 楚畫遺蹟及其創作思想分析
第二節 漢代宗教思想和社會生活在繪畫上的反映
一 宗教的思想觀念與漢代繪畫
二 從漢畫看漢人的現實生活情趣
三 天人合一的藝術世界
第三節 漢代繪畫思想及理論
一 漢畫的藝術表現原則及思想
二 漢代畫論巡禮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玄、佛繼盛,繪畫題材與創作思想轉變的時代
第一節 儒學衰退,玄、佛繼盛與魏晉南北朝繪畫的關係
一 儒學衰退與玄、佛繼盛
二 玄學、佛學影響下的繪畫題材與思想
第二節 魏晉鑑戒說及其離異
一 以曹植為代表的鑑戒說的完善
二 對鑑戒說的發展和超越
第三節 顧愷之的畫論
一 玄學影響下的傳神論
二 以形寫神說
三 遷想妙得論
第四節 宗炳、王微的山水畫論
一 玄學、佛學與山水之趣
二 宗炳的《畫山水序》
三 王微的《敘畫》
第五節 謝赫《古畫品錄》與姚最《續畫品》
一 魏晉南北朝繪畫批評的發展及批評標準的變化
二 氣韻生動說
三 骨法用筆及其他
四 姚最的《續畫品》
第四章 隋唐五代:三教並行,繪畫思想全面發展、興盛的時代
第一節 隋唐五代的思想文化對繪畫創作的影響
一 三教合一--隋唐五代繪畫的全面發展
二 從絢麗到平淡--隋唐五代繪畫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與繪畫發展相適應的隋唐五代畫論
一 人物畫品評標準的確立
二 有神與寫真--隋唐五代對形神關係的認識
三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第三節 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
一 有象因之以立無形因之以生
二 神品妙品能品逸品
第四節 張彥遠的畫學思想及理論建樹
一 繪畫的發生髮展論
二 繪畫的功能論
三 對“六法”的理解和發展
四 張彥遠畫論所體現的莊學精神
第五節 荊浩的《筆法記》(附論《山水訣》和《山水論》)
一 “六要”評析
二 似與真華與實
三 代去雜欲君子之風
四 《山水訣》與《山水論》
……
第五章 宋元:人文精神從高揚到移易,繪畫思想定向發展的時代
第六章 宋元:繪畫理論全面成熟的時代--宋元主要繪畫論著綜覽
第七章 明朝:專制高壓到反對束縛--繪畫思想由沉寂而再興的時代
第八章 明末清初:社會動亂,民族矛盾持續不斷,統治者恩威兼施,繪畫思想激烈變遷的時代
第九章 清康熙、雍正朝:繪畫理論與學術文化近於同步建設的時代
第十章 清乾隆朝(上):對“盛世”壓抑的抗爭--“揚州八怪”的繪畫思想
第十一章 清乾隆朝(下):“盛世”中的因循與整合--以山水為主體的畫論綜覽
第十二章 十九世紀:古典繪畫思想的終結
結語
參考書籍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