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長質量與地區差距(朱承亮創作經濟學著作)

中國經濟成長質量與地區差距(朱承亮創作經濟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經濟成長質量與地區差距》是朱承亮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10月。

該書從效率和生產率視角研究中國經濟成長質量、綠色發展及地區差距問題,探討中國經濟成長的速度、效率、結構與效益之間的關係,以期達到在穩增長中提升質量效益,在低碳轉型中推動綠色發展,在促改革中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經濟成長質量與地區差距
  • 作者:朱承亮
  • 首版時間:2016年10月
  • 字數: 280千字
  • 類別:經濟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有13章,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為不考慮資源環境約束的中國經濟成長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主要分析了對外經濟開放度、金融發展、人力資本及其結構等因素對不考慮資源環境約束的中國經濟成長質量的影響。第二部分為中國綠色經濟績效研究,主要研究在考慮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下中國經濟成長質量的測度及其影響因素問題,從區域、產業等不同視角,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對中國經濟成長效率進行研究。第三部分為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研究,主要對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的演變軌跡、地區分解、來源分解等方面進行研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八章 基於ML生產率指數的中國經濟成長質量測度
第二章 中國經濟成長特徵的現實考察
第九章 中國西部地區經濟成長質量測度
第三章 不考慮資源環境約束的中國經濟成長質量測度
第十章 生產率增長、要素重置與經濟成長
第四章 人力資本對經濟成長質量的影響
第十一章 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的演變及地區分解
第五章 人力資本結構對經濟成長質量的影響
第十二章 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的來源分解
第六章 基於綠色GDP估算的中國經濟成長質量測度
第十三章 主要結論與研究展望
第七章 基於SBM-Undesirable模型的中國經濟成長質量測度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一國經濟成長不僅要看其經濟成長的數量方面,更要注重的是其經濟成長的質量方面。隨著中國經濟成長過程中種種問題的出現,關於中國經濟成長質量的研究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而經濟成長效率即經濟成長的效率性是衡量一國乃至一個地區經濟成長質量的核心指標之一。《中國經濟成長質量與地區差距》正是在中國經濟成長現實背景下,著重從經濟的增長質量的效率性角度考察改革開放以來處於轉型期中國經濟成長狀況。

作品思想

該書通過研究,得出主要結論:(1)中國經濟成長質量亟待提高。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高投入、高增長、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特徵,中國仍屬於資本和能源雙重驅動的粗放型經濟成長方式,生產率水平及其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整體偏低,亟待提高經濟成長質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人力資本對經濟成長效率的影響存在顯著滯後效應;在人力資本結構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本對經濟成長效率改善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FDI和對外貿易對經濟成長效率改善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引進外資和發展對外貿易沒有使中國成為“環境污染天堂”;技術進步與結構變遷作為促進經濟成長的兩大“引擎”應該互動作用,在未來的經濟成長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2)中國綠色經濟績效不容樂觀。中國經濟取得高速增長的成就是以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為代價的。不考慮資源環境約束會高估生產率及其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從而對中國經濟成長方式做出較為樂觀判斷,中國要實現綠色發展任重道遠。
(3)中國地區經濟差距明顯。中國經濟成長質量地區差異明顯,呈現“東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地區—中部地區”階梯遞減趨勢,但這種地區差異正在逐步縮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的演變軌跡已由“U”形轉化為倒“N”形,1990年和2003年是兩個拐點。西南地區、長江中游地區和黃河中游地區是中國實現地區經濟平衡發展和整體經濟協調發展應當重點關注的區域,其中,西南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兩大地區是亟待關注的重中之重,加快西南地區的發展是縮小中國地區經濟差距的關鍵。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經濟成長質量與地區差距》
2016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9224-5

作者簡介

朱承亮,西北大學博士,中科院博士後,現為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大學(研究生院)副教授、碩導,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理事,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科技創新政策與評價專委會副秘書長,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綠色技術創新實驗室副秘書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專委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