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紫

中國紫

中國紫———矽酸銅鋇BaCuSi2O6被認為是人工製造的。這種紫色顏料目前在自然界中還未發現,而秦始皇陵兵馬俑是現在已知的有確切出土地點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實物。 在1992年,科學家第一次從漢朝的俑器上發現了矽酸銅鋇,之後又發現其在秦兵馬俑身上被大量使用,所以現在人們普遍將其稱作“中國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紫
  • 外文名:Chinses purple
  • 學名:矽酸銅鋇
  • 化學式:BaCuSi2O6
  • 外觀藍紫色固體
  • 性質:非天然顏料
  • 發現時間:1992
來源,文化地位,

來源

非天然顏料在古代並不多見,特別是藍紫色,堪稱稀罕。而中國紫以及埃及藍(CaCuSi2O6)都被確認是出現於工業社會以前的人造顏色。由於兩者都是二價鹼土金屬+銅矽酸鹽結構,2000年,蘇黎世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教授海因茨·伯克(Heinz Berke)就發表文章提出中國紫源自於埃及藍,認為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最早證據之一。
這個結論在幾年後遭到了質疑,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的研究人員認為該說法中一些細節經不起推敲。其一、中國藍和中國紫的最早記錄均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公元前479~221年),比絲綢之路早了幾百年。其二、埃及藍傳入不僅僅涉及到一種顏料本身的傳入,還涉及到了工藝的引進。更重要的一點,埃及藍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銅鈣(CaCuSi2O6)。以當時的自然知識水平,中國古代的工匠們如何能想到用鋇取代鈣?迄今也沒有在中國地區出土的文物上發現任何和埃及藍成分一致的顏料。而且,這種成分上的改變絕非簡簡單單換一下配方就可以做到,需要更高的製造溫度——因為鋇的分子量大於鈣,所以含鋇化合物的熔點也遠遠高於含鈣化合物。
為了找出中國紫的真正來源,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從兵馬俑膝蓋處取了一些紫色顏料,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螢光與微量分析以及其它技術手段,來確定此化學顏料的成分以及這是如何製成的。根據他們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員認為它很有可能是秦代道士們製作玻璃假玉時得到的一種“副產品”。。
中國紫當中用到的大多數原材料,如石英、鋇和鉛化合物,都曾經被用於製造古代玻璃。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Corning Museum of Glass)的玻璃研究專家羅伯特·布里爾(Robert Brill)等人曾於上個世紀80年代在中國古代玻璃中發現了氧化鉛和氧化鋇。一直到19世紀,除了中國以外,都沒有其他地區出現過這種配方的玻璃體系。

文化地位

玉在道教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道教把宇宙最高統治者稱之為“玉皇大帝”,所以玉在道教中有極高地位。煉丹術興起後試煉珠玉(玻璃)就成為了煉丹家們的活動之一。東漢王充《論衡·率性篇》便提到:道人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羅伯特·布里爾認為“鋇在玻璃中能產生一定混濁度,因此鋇可能是中國玻璃製造者為獲得像玉一樣的玻璃而引入的”。關於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周嘉華教授等人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中國的方鉛礦多與含有大量硫酸鋇的重晶石伴生,引入鋇乃是無意之舉,並非道士們有意而為。雖然中西學者的解釋在孰為因孰為果上有一定出入,但鋇可以提高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這一點確實為道士們所熟知並加以套用。
他們還認為中國紫得以出現,得益於兩項傑出的古代工藝:注入熔使得熔點降低,這是一種來自青銅鑄煉的技巧——早在商代,青銅器製作中就已經發現了鉛的蹤影;而高溫陶窯也功不可沒,有研究顯示,秦代燒制兵馬俑的窯,溫度可以達到950~1050 ℃。俑坯在上色之後即被以800~1000℃煅燒,這正好是中國紫能夠形成的臨界溫度。
並且,鉛鋇玻璃的興衰和中國紫的興衰在時間上非常一致。儘管鉛鋇玻璃為何沒落的原因還一直在爭議之中,不過兩者幾乎同時退出歷史舞台卻並不像是巧合。研究人員認為這和和道教的衰落有關,在開始這個課題的研究之後他們翻閱了大量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秦朝滅亡之後,漢王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做法使得道教文化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很有可能,顏料的配方因此而失傳。儒家重“道”“體”、輕“器”“用”,這一點正好和道教大相逕庭,這為這兩種盛極一時的玻璃和顏料嘎然而止的命運找到了合理解釋。
現代中國紫工藝品現代中國紫工藝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