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基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視角》是梁姝娜創作的工業技術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10月。
該書從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的角度,研究糧食安全的數量標準,進而判斷和分析中國糧食安全狀況並提出促進糧食安全的政策建議。該書指出,糧食及糧食問題的政治性質決定政府必須干預糧食經濟活動以促進實現糧食安全。政府應從制度保障、科技支撐、結構調整、貿易保護、科普宣傳等方面積極干預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活動,以促進實現糧食安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基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視角
- 作者:梁姝娜
- 類別:工業技術類著作
- 首版時間:2015年10月
- 字數:209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以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為依據,確定符合營養標準的人均口糧和飼料用糧需要量,建立食用糧食安全的數量標準;評價中國糧食數量安全狀況、食物安全狀況,預測中國未來糧食數量安全狀況;分析中國應選擇何種糧食供給模式和來源結構,界定中國經濟的糧食自給率底線和安全的糧食自給率底線;從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個方面提出促進實現糧食安全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基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的食用糧食需要量 第三章 中國糧食數量安全狀況評價 第四章 中國食物安全狀況評價與分析 第五章 中國糧食數量安全狀況預測 | 第六章 中國糧食安全影響因素 第七章 基於主權的中國糧食供給模式及來源結構選擇 第八章 政府干預以促進實現糧食安全 第九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5年公布的數據,全球有7.95億飢餓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9%。其中,中國飢餓人口1.34億,占中國人口的9.8%。因此,不論世界還是中國,糧食安全遠未實現,有必要對糧食安全問題進行研究,以探尋實現糧食安全的路徑。基於此,《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基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視角》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能夠滿足人體營養需要的糧食數量是安全的糧食數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年人均口糧190.05公斤、年人均飼料用糧122.82公斤,合計313公斤(折算成原糧約為349公斤),能夠滿足中國居民營養需要。因此,年人均食用糧食313公斤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數量標準。
②糧食生產、流通、消費方面都存在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在糧食生產方面,自給率不足100%是影響糧食安全的基本因素。在資源和技術一定的條件下,政策是影響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在糧食流通方面,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食損耗和浪費及不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都是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在糧食消費方面,加工用糧需要減少了食用糧食數量,影響糧食安全。收入分配差距大並且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使貧困人口不能夠“在物質、社會和經濟上獲取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的食物”。糧食消費過程中的浪費減少了糧食的最終供給量,影響糧食安全。
③中國應在維護食物和國家主權的基礎上選擇糧食供給模式及結構。由於自身糧食產量不足,中國應該並且事實上選擇了本國生產加淨進口的糧食供給模式。糧食及糧食問題的政治性質決定了中國不能僅以經濟效用最大化為原則選擇糧食供給來源結構,而是應該在確保食物主權和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運用效用最大化理論選擇糧食供給來源結構。能夠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糧食供給來源結構是經濟上最優的糧食供給來源結構,此時的糧食自給率是經濟的糧食自給率底線。將政治因素考慮在內,中國安全的糧食自給率底線是能夠實現食用糧食100%自給的糧食自給率。
④糧食及糧食問題的政治性質決定政府必須干預糧食經濟活動以促進實現糧食安全。糧食經濟活動包括生產、流通和消費三大環節。政府應從制度保障、科技支撐、結構調整、貿易保護、科普宣傳等方面積極干預糧食生產、流通和消費活動,以促進實現糧食安全。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基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攝入量視角》 | 2015年10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7364-0 |
作者簡介
梁姝娜,女,1971年10月出生於吉林省梨樹縣。2003—2006年,就讀於遼寧大學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在魯東大學商學院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從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