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國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 飢餓始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的一大難題。舊中國的農業發展水平極為低下,有80%的人口長期處於飢餓半飢餓狀態,遇有自然災害,更是餓殍遍地。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每公頃糧食產量只有1035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210公斤。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政府廢除了
封建土地所有制,帶領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大力發展糧食生產,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5年與1949年相比,糧食總產量增長了3倍多,年均遞增3.1%。中國糧食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380公斤左右(含豆類、薯類),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類產量41公斤、水產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八十年代世界增產的穀物中,中國占31%的份額。中國發展糧食生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使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為在全球範圍內消除飢餓與貧困作出了重大貢獻。
縱觀新中國建立以來糧食生產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1950—1978年。194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只有1.132億噸,1978年達到3.048億噸,29年間年均遞增3.5%。這一時期,中國通過改革
土地所有制關係,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了生產力,同時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糧食生產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為1979—1984年。1984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073億噸,6年間年均遞增4.9%,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糧食增長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糧食生產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在農村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特別是通過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
統分結合的
雙層經營體制,以及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格等重大政策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過去在農業基礎設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積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釋放,扭轉了中國糧食長期嚴重短缺的局面。
第三階段為1985年至今。199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666億噸,11年間年均遞增1.2%。這一時期,中國政府在繼續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積極主動地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發展多種經營,食物多樣化發展較快。豬牛羊肉、水產品、禽蛋、牛奶和水果產量分別達到4254萬噸、2517萬噸、1676萬噸、562萬噸和4211萬噸,比1984年分別增長1.8倍、3.1倍、2.9倍、1.6倍和3.3倍。雖然這一時期糧食增長速度減緩,但由於非糧食食物增加,人民的
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新中國之所以成功地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主要經驗是:始終堅持以農業為基礎,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千方百計爭取糧食總量穩定增長;改革農村生產關係,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
統分結合的
雙層經營體制,擴大糧食的
市場調節範圍,合理調整糧食價格,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不斷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裝備水平,增加農業投入,保護生態環境;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綜合開發利用國土資源,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增加農民收入。
中國城鄉居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中國政府今後的任務是在進一步增加糧食總量的同時,努力發展食物多樣化生產,調整食物結構,繼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向小康和比較富裕的目標邁進。當然,中國政府也清醒地看到,中國糧食供需平衡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供需偏緊的狀況還將長期存在。由於一些地區自然環境惡劣,耕地和
水資源短缺,到1995年底,全國還有65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約占總人口的5%)。中國政府正在實施的“扶貧攻堅計畫”,就是要力爭到本世紀末基本解決這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二、未來中國的糧食消費需求
未來中國城鄉居民食物消費要走與國民經濟成長相適應、與
農業資源狀況相適應的路子,建立科學、適度的
消費模式。中國政府將通過引導消費,既挖掘糧食生產潛力,又挖掘非糧食食物生產潛力,避免糧食需求超過供給能力過快增長。
1984年以來,中國人均占有糧食相對穩定,但由於
動物性食品增加較多,人民的營養水平明顯改善,平均每人每天供給的熱量達到2727
大卡,蛋白質和脂肪分別達到70克和52克,高於同等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國家,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按照《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和城鄉居民的飲食習慣,今後中國人民的食物構成將是中熱量、高蛋白、低脂肪的模式,在保留傳統
膳食結構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動物性食品數量,提高食物質量。由於食物構成的變化,直接食用的口糧將繼續減少,飼料糧將逐漸增加。這樣,通過堅持不懈地發展糧食生產,到2030年中國人口出現高峰值時,人均占有糧食400公斤左右,其中口糧200多公斤,其餘轉化為
動物性食品,就可以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營養改善的要求。
中國政府相信,實現上述
消費模式是有可能的。這是因為:第一,雖然中國人均占有糧食不可能增加很多,但發展食物多樣化生產的前景廣闊,隨著肉類、禽蛋、水產品、水果、蔬菜等供給量的繼續增加,對口糧消費的替代作用將進一步增大。第二,通過推進養殖業科技進步,提高飼料報酬率,提高食草型畜禽和水產品等節糧產品的比重,可以減緩對商品飼料糧的過快需求。第三,中國處在一個食物消費低增長時期。從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經驗看,食物消費達到一定水平後將趨於穩定。中國作為低收入國家,達到城市的食物
消費水平已具有超前性,這是由於家庭投資渠道單一,
購買力相對集中在食物消費領域所致。今後隨著醫療、住房等
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人民增加的收入將較多地用在住和行等方面,食物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將逐步下降,食物消費的增長將會低於收入的增長。
根據上述
消費模式的發展趨勢以及人口增長規模,未來幾十年中國糧食需求量為:2000年人口接近13億,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計算,總需求量達到5億噸;2010年人口接近14億,按人均占有390公斤計算,總需求量達到5.5億噸;2030年人口達到16億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計算,總需求量達到6.4億噸左右。
三、中國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
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是中國解決糧食供需問題的基本方針。中國將努力促進國內糧食增產,在正常情況下,糧食自給率不低於95%,淨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
現階段中國已經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糧食基本自給,客觀上具備諸多有利因素。根據中國農業自然資源、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和其他發展條件,糧食增產潛力很大。
——提高現有耕地單位面積產量有潛力。中國同一類型地區糧食單產水平懸殊,高的每公頃7500—15000公斤,低的只有3000—5000公斤。在播種面積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只要1996—2010年糧食單產年均遞增1%,2011—2030年年均遞增0.7%,就可以達到預期的糧食總產量目標。這樣的速度與過去46年年均遞增3.1%相比,是比較低的。即使考慮到土地報酬率遞減的因素,也是有條件實現的。中國的糧食單產水平與世界糧食高產國家相比也是比較低的,中國要在短時間內達到糧食高產國家的水平難度較大,但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縮小差距的。通過改造
中低產田、興修水利、擴大灌溉面積、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可使每公頃產量提高1500公斤以上。
——開發後備
耕地資源有潛力。中國現有宜農荒地3500萬公頃,其中可開墾為耕地的約有1470萬公頃。中國政府將在加強對現有
耕地保護的同時,加快宜農荒地的開發和工礦廢棄地的復墾,未來幾十年計畫每年開發復墾30萬公頃以上,以彌補同期耕地占用,保持耕地面積長期穩定。通過提高
複種指數,使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1.1億公頃左右。
——依靠科技進步有潛力。農業科技在中國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約為35%,世界上農業已開發國家在60%以上。中國政府已確定並正在努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力爭逐步縮小中國與世界已開發國家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差距,到2000年使科技進步對農業的
貢獻率提高到50%,到2030年接近世界已開發國家水平。這是中國糧食生產再上新台階的巨大動力。
——利用非糧食食物資源有潛力。中國水域、草原、山地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據統計,全國1747萬公頃內陸水域中,可供養殖的水面675萬公頃,利用率僅為69%;可供養魚的稻田670萬公頃,利用率僅為15%;
海水可養殖面積260萬公頃,利用率僅為28%。中國將努力提高現有水域的生產能力,保持水產品繼續快速增長。中國現有草地面積3.9億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3.2億公頃,居世界第三位,若將其中的大部分建設成人工草場,提高草原畜牧業集約化水平,就能增加大量的畜產品。中國山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70%,具有發展木本食物的良好條件,增加木本食物的前景也十分廣闊。
——節約糧食有潛力。據專家測算,中國糧食在種、收、運、儲、銷和加工、消費等環節的損失率至少為10%,總損失量在4500萬噸以上。如果將各環節的損失降至合理範圍,每年至少可
節約糧食2000萬噸。
中國政府通過增加國內糧食生產,保持糧食供需平衡的決心是堅定的,有信心領導全國人民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中國政府也清醒地認識到實現這個目標的艱巨性:第一,中國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屬於低水平,耕地和水資源不足是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下,要創造出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農業生產力,必須花大力氣。第二,中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手段落後,抗災能力差,需要堅持不懈地改善生產條件,提高抗災能力。第三,中國農戶生產規模小,經營分散,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容易造成糧食生產的波動,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糧食生產的調控。第四,中國正處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階段,在資源分配上還存在不利於糧食生產的傾向,需要繼續對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採取有效的支持措施。總之,中國政府將正視困難,在
經濟布局和工作指導上,繼續嚴格執行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推動農業經濟體制和農業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以促進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步提高。
中國立足國內解決糧食供需平衡問題,並不排除利用國際資源作為必要補充,但這隻起品種、豐歉調劑和區域平衡的作用。這是因為:第一,糧食是安定天下的產業。對一個擁有12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必須保持較高的糧食自給率,這是保持安定的必要條件,否則,就難以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第二,糧食安全。中國每年糧食消費量占世界糧食消費總量的五分之一,如果進口過多,不僅國際市場難以承受,也會給低收入國家購糧帶來不利影響。第三,農村勞動力就業。中國有4億多農村勞動力,發展糧食生產是解決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過多進口糧食,必然打擊國內糧食生產,影響農民就業。中國立足國內解決糧食問題,只會有利於改善世界糧食安全狀況,增強世界糧食貿易中的穩定因素。
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國際糧食市場的依賴度不大。從新中國建立至六十年代之前,中國是糧食
淨出口國。六十年代以後,糧食有進有出,進大於出。七十年代末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
淨進口糧食占國內糧食生產的比重呈減少趨勢,1978—1984年為3.2%,1985—1990年為1.2%,1991—1995年為0.4%。因此,中國進口少量糧食,絕不會對世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國際上所謂的“中國糧食威脅論”是毫無根據的。中國在進口一些糧食的同時,還出口一些具有較
高附加值的食品。1985—1995年,中國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畜禽等出口額為756億美元,進口額為340億美元,是食品
淨出口國。中國願意與糧食出口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建立比較穩定的糧食貿易關係。
為實現糧食增產目標,中國政府將在保護耕地資源,增加農業投入,加強水利建設,提高農業物質裝備水平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保護耕地始終是增產糧食的基礎。多年來,中國制定和完善了《農業法》、《
土地管理法》、《
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抑制了耕地面積銳減勢頭,使耕地淨減少面積由九十年代前的年均30多萬公頃,下降到的不足20萬公頃。隨著今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經濟建設對耕地的需求壓力仍然很大,中國政府將按照節約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原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確保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控制非農業占用耕地,進一步健全
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格執行建設用地審批制度,控制城市發展規模,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強鄉村建設和鄉鎮企業發展的規劃管理,引導鄉鎮企業集中連片,發展工業小區,調整村鎮居民點用地,改造村鎮,退宅還田;實行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同開發、復墾掛鈎。
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政府領導人民治理江河、攔洪蓄水、改善生產條件,修建水庫8.4萬座,改造易澇地2000萬公頃,灌溉面積由解放初期的1600萬公頃增加到的4933萬公頃,供水能力達到5000億立方米,有效地提高了農業抗災能力。今後,中國政府將繼續在這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建設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緩解水資源區域、季節分布不均問題;廣泛開展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到2000年使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330萬公頃,2010年達到5670萬公頃左右,2030年達到6670萬公頃以上,分別占耕地面積的56%、60%和70%;加快解決骨幹排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問題,使旱澇保收的農田面積由的3300萬公頃增加到2030年的4000萬公頃以上,使其中的2000萬公頃以上農田單位面積產量達到每公頃15噸;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和
旱作農業,到2030年,使節水灌溉面積由的1300萬公頃提高到4000萬公頃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由40%提高到60%以上,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30%以上。同時,加快
中低產田改造。到2000年,中國計畫改造
中低產田1400萬公頃,力爭到2030年使現有6000萬公頃中低產田全部得到改造。
新中國建立後,農用工業發展很快,對保證糧食生產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化肥生產總量由建國初期的3.9萬噸(按100%有效成分計算,下同)增加到的2450萬噸,使用量由7.9萬噸增加到3570萬噸,每公頃耕地的使用量375公斤;農業機械總動力由12.1億瓦特增加到3607億瓦特,大中型拖拉機由1300台增加到67萬台,農用載重汽車由4000多輛增加到80萬輛,農村用電量由0.5億千瓦小時增加到1628億千瓦小時。但是,從總體看,農用工業仍難以滿足農業持續發展的要求。中國將大力發展國內化肥生產,提高化肥自給率,到2000年做到氮肥基本自給。同時,積極推進農藥、農膜、農機、農電、柴油等農用工業的發展。
中國將逐步調整
國民收入和社會資金分配結構,在計畫安排和資金投放上首先保證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發展需要,提高固定資產投資、財政預算內資金、
銀行信貸資金用於農業的比重,以增加農業投入總量。到2000年,
基本建設投資;各級財政每年對農業投入的
增長幅度要高於
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保持
農業貸款增長率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長率,銀行
新增貸款規模中農業貸款的比重達到10%以上,提高信用社貸款用於農業的比重;進一步完善農村
金融體制,建立包括農村
政策性銀行、商業性銀行和農村
合作金融組織在內的農村
金融體系,保證農村
政策性金融資金重點用於糧食生產。中國政府將繼續採取一些旨在提高農業投入產出效益的政策措施,調動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增加糧食生產投入的積極性。中國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大型工商企業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給予貸款支持,積極擴大農業利用外資的規模,採取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投資農業領域特別是糧食生產。
五、推進科教興農,轉變糧食增長方式
轉變糧食增長方式,要從改革、最佳化
產業結構和
耕作制度,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糧食生產集約化程度和
農業資源有效利用率等多方面入手,但最主要的是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科教興糧步伐,走高產、優質、高效、低耗的路子。新中國建立後,共取得較大的農業科技成果3萬多項,其中獲得國家或部級獎勵的6000多項,有一些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主要糧食作物品種更新了3—5次,每次增產幅度均達到10%以上,僅雜交水稻一項,近10年就累計推廣1.6億公頃,增產稻穀2.4億噸;多種綜合栽培技術大面積推廣套用,對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生物工程等高技術領域,兩系法雜交稻新組合等一批重大技術已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與世界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科技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中國政府已確定並正在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將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糧食增產中的科技含量。
——加快實施“種子工程”。完善優良品種的繁育、引進、加工、銷售、推廣體系,到2000年,主要糧食作物用種全面更換一次,50%的商品種子採取包衣處理,提高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統一供種率和良種覆蓋率。發揮中國糧食種質資源豐富、育種基礎較好的優勢,加強水稻、小麥和玉米等新品種的培育,促進農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
——加快現有
科技成果轉化和糧食生產重大技術的科研攻關與引進。今後幾年,將重點推廣優良新品種、
水稻旱育稀植及
拋秧、
地膜覆蓋、精量半精量機械化播種、病蟲害綜合防治、科學用肥、節水灌溉和
旱作農業等重大適用技術。繼續挖掘
精耕細作、增施有機肥、用地養地結合等傳統農業技術的增產潛力,形成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技術套用體系。逐步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業技術推廣網路,扶持各類民辦專業技術組織的發展,形成國家、集體和各種民辦技術組織相互配合、相互補充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圍繞對中國糧食生產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科研項目,組織聯合攻關,積極引進一批具有顯著增產效果的重大糧食生產技術。
——加強對農民的職業技術培訓。利用現有500多所農林中專學校、2000多所縣級
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廣泛開展農民職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接受和套用農業新技術的能力。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到2000年使1000萬農民獲得“綠色證書”,培養一大批糧食種植能手。
——深化農業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農業科研結構,建立起學科先進、科研與生產緊密結合的科研新體制。國家和地方政府擇優支持一批重點農業科研、教學單位,保持一支精幹的研究隊伍,從事基礎研究、重大實用技術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積極鼓勵一部分科研教學人員,深入農村第一線,推廣技術,培訓農民。加強政府對農業科技和教育事業的統籌規劃,推動農業科研、教育、推廣相結合,共同為發展糧食生產服務。
——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糧食損失。在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實行
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集約化水平。積極推廣降低糧食生產成本的技術,減少物資消耗,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加強對糧食播種、收穫、儲運、加工等各個環節的管理,推廣運用節能機械,節約糧食:在生產環節,通過對種子精選、加工和包衣處理,提高種子質量,減少用種量;在收穫環節,推廣機械化收割;在倉儲環節,推廣套用先進保糧技術,運用新的包裝技術和包裝材料;在運輸環節,改造傳統的運輸方式,提高鐵路、公路和水運的現代化水平;在加工環節,套用新工藝、新設備,提高
糧食加工機械的技術性能。
六、綜合開發利用和保護國土資源,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歷來重視綜合開發利用山地、水面、草原等國土資源,增加各類食品產量。今後,中國將繼續堅持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更多地增加肉類、禽蛋、奶類、水產品、蔬菜、水果等食品的供給。同時,注意保護
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逐步建立符合中國資源特點的畜牧業生產結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食草型、節糧型動物食品生產發展較快,耗糧較多的豬肉占肉類的比重由1978年的90%以上降到的70%左右,牛羊禽肉的比重迅速提高。到2000年,牛羊禽肉比重將再提高10個百分點。在農區,主要利用農作物秸稈,養牛
養羊;調整飼料結構,大力發展
配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發展青綠飼料和南方水生飼料。在牧區,加強草地資源的開發、保護和利用,提高載畜能力,大規模進行草地改良和人工種草,發展飼草加工業,提高生產率。到2000年,肉類總產量達到5850萬噸,人均45公斤,禽蛋總產量達到1750萬噸,大體保持現有人均水平。
——加快開發利用淺海、灘涂和內陸水面。中國政府將繼續堅持“以養殖為主,養殖、捕撈、加工並舉”的方針,積極擴大內陸
淡水養殖面積,進一步開發利用淺海灘涂,發展遠洋捕撈。到2000年,水產品總量達到3200萬噸,人均25公斤。
——提高水果、蔬菜和木本食物供給水平。中國政府將採取措施,利用非
耕地資源發展水果生產,支持農民利用房前屋後栽果、種菜,發展
庭院經濟。到2000年水果產量達到6200萬噸,人均48公斤。鞏固完善大中城市蔬菜生產基地,鼓勵農區通過
間作套種等多熟制栽培措施,發展蔬菜生產,穩定提高蔬菜均衡供給水平和
有效供給能力。中國將加快宜農荒山開發,調整林地結構,逐步增加木本食物生產。
實現糧食生產的持續穩定增長,發展食物多樣化生產,必須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加強
農業資源管理,保護生態環境。八十年代以來,中國積極進行生態農業建設,尋求既能增產糧食等農產品,又能使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綜合治理小流域
水土流失面積6700多萬公頃;建立了不同類型、縣鄉村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2000多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建設平原農田防護林網,治理水土流失;組織實施了“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長江中上游和
沿海防護林等重大生態工程;在廣大牧區採取退耕還牧,建設人工草場,防治沙漠化。這些措施對於改善中國的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國將繼續加強生態農業建設,開展大規模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土地荒漠化和
草場退化,努力提高森林植被覆蓋率。中國將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繼續保護和改善農業自然環境:重點控制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推廣有利於防治
工業污染的適用技術;積極發展農村新能源,努力減緩由於農村能源短缺造成的植被破壞和土質下降;加快水電建設,降低煤炭在
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減輕酸雨和氣候變暖對發展糧食生產的負面影響。
七、深化體制改革,創造糧食生產、流通的良好政策環境
近10多年來,中國的糧食生產和流通體制,以及政府對糧食供求與價格波動的調控方式等,已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政府將努力鞏固和完善已有成果,並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深化農業經濟體制改革。
——堅持長期穩定並不斷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
統分結合的
雙層經營體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實行的基本經營制度,有效地促進了糧食等農產品生產的發展,保障了生產者的
經營自主權和經濟利益,受到了廣大農民民眾的衷心擁護。早在1983年,中國政府就明確宣布:現行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將長期堅持不變,農戶向集體承包公有土地的經營期可以長達15年。1993年,中國政府又作出規定:在農戶原有的土地承包期到期後,可再延長30年,在承包期內,農戶對土地的經營使用權可以在不改變使用方向的前提下實行自願、有償轉讓。中國政府將繼續鼓勵在鄉村和小城鎮發展二、三產業,加快轉移農業
富餘勞動力,促進具備條件的地方逐步實行耕地的
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的經濟效益,增強發展糧食生產的動力。
——進一步改革與完善糧食流通體制。1985年,中國政府取消了糧食統一收購制度。糧食收購主要有四種形式:國家定購、國家議購、糧食加工企業在批發市場上購買和農民在集市上銷售。在糧食銷售方面,1993年全國城鎮相繼取消了定量計畫供應的銷售制度。在前兩年市場零售物價漲幅較大的情況下,各地政府都規定
城鎮居民可以在國有糧店中購買一定數量的低於市場價格的糧食,國有糧店正越來越明顯地起著保障城鎮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的作用。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中國政府將著重在以下三個方面繼續推進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一是儘快形成以市場定價為主的糧食
價格形成機制,進一步發育和健全糧食市場體系,將糧食的地區間計畫調撥逐步改為產、銷區通過市場流通來實現各地區的供求平衡。對城鄉低收入居民的糧食消費,各地將採取定向補貼等政策。二是加快國有糧食部門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經營分開的步伐,增強國有糧食
流通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三是加快發展聯結農戶與市場的中介組織,引導和鼓勵農民聯合起來參與糧食流通。中國政府將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糧食貿工農一體化經營,逐步建立以糧食為基礎的
高效農業體系,基本途徑是,實行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複合發展,積極發展以種養業為原料的加工業和運銷業,使糧食的生產、轉化、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緊密聯結,多層次轉化增值,提高糧食生產比較效益和農民收入,保證糧食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
——引導消費,減少浪費。中國政府將繼續開展愛糧節糧宣傳教育,並制定相應政策,促進在全社會形成“愛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良好風尚。倡導文明、適度、節儉的消費方式,反對講排場、擺闊氣和鋪張浪費,改革用餐方式,加強對餐飲業的管理。中國酒類構成中耗糧較多的烈性白酒比重過大,每年釀酒耗糧2000多萬噸。中國政府將採取措施,減少高度白酒的生產,降低白酒在酒類中的比重。
——加強對糧食市場的調控。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較為頻繁的國家,年度間的糧食產量波動難以避免,對糧食市場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為加強對糧食生產者的保護和穩定糧食市場,中國政府在1990年就著手建立了糧食的最低保護價格制度和用於調節糧食市場供求與價格的專項
糧食儲備制度,1994年又建立了中央和省兩級糧食市場風險基金制度。幾年的實踐證明,這些制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後將進一步完善這些制度,保持合理的糧食儲備量,充實糧食市場風險基金,增強政府對糧食市場的吞吐調節能力。
適時、適度利用國際糧食市場,通過進出口貿易調節國內的糧食供求關係,也是穩定糧食市場所必需的。中國國內的市場糧食價格已逐步接近於國際市場糧價。為了保護農民的基本利益,中國政府將按照國際慣例,實行糧食
進口關稅政策。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西方就有人預言中國政府解決不了人民的吃飯問題,歷史早已宣告此類預言的徹底破產。未來幾十年,中國雖然面臨耕地少、人口多、糧食需求壓力大的現實,但也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有解決糧食問題的經驗和辦法,農民中蘊藏著巨大的生產積極性,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政府和人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實踐將會向世界證明:中國人民不僅能養活自己,而且還將使自己的
生活質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國不但不會對世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還將為世界糧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