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農曆新年大致相同。藏曆年 藏曆年是根據藏曆推算出來的。藏曆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十五天。因為全民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是一個娛神和娛人、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新年的準備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開始了。除購置吃喝玩樂的年貨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斗,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還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切瑪”和麥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節慶文化叢書:藏曆年
- 作者:宋黎昀 李松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9787212070717
- 外文名:Chinese Festival Culture Series:the Tibetan Calendar New Year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頁數:186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藏曆年的產生
藏曆年的歷史與傳承
第二章藏曆年的習俗
拉薩人過藏曆年
第三章藏曆年期間的慶祝活動
宗教法會和儀式
民間娛樂活動
第四章藏區各地藏曆年的習俗
日喀則的藏曆年
工布藏區的新年
藏北安多藏區的新年
昌都地區藏曆新年
阿壩藏區新年
青海玉樹藏曆年賽氂牛
第五章藏曆年的傳承與變遷
藏族曆法的演變
參考文獻
《中國節慶文化》叢書後記
後記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節慶活動豐富多彩,而如此眾多的節慶活動就是一座座珍貴豐富的旅遊資源寶藏。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中所形成的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眾多傳統節日和少數民族節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情感傳承的重要載體,是維繫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文化認同、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
為了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優秀民族節慶品牌,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與安徽人民出版社合作,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決定聯合出版大型系列叢書——《中國節慶文化》叢書。為此,民族節慶專委會專門成立了《中國節慶文化》叢書編纂委員會,邀請了國際節慶協會(IFEA)主席兼執行長史蒂文·施邁德先生、中國文聯執行副主席馮驥才先生、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明甫先生、國家民委政研室副主任兼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秘書長黃忠彩先生、國家民委文宣司司長武翠英女士等擔任顧問,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擔任主編,十六位知名學者組成編委會,負責叢書的組織策劃、選題確定、體例擬定和作者的甄選。隨後,組委會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了五十位節慶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及有著豐富實操經驗的節慶策劃師共同編著。
策劃《中國節慶文化》叢書,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挖掘本土文化和獨特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的節慶魅力,展現絢麗多姿的民俗風情,打造節慶城市形象。本叢書以對中國節慶文化感興趣的中外讀者為對象,以節慶活動為載體,向世界推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更了解中國。編委會要求每位參與編寫者,力爭做到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備,集專業性與通俗性於一體。
目前推出的是第一輯《春之節》,其編纂工作自2012年4月啟動,2013年6月完成。期間編委會先後六次召開了專題會議,就叢書編纂體例、書目大綱、初稿、譯稿與作者及譯者進行研討,共同修改完善書稿和譯稿;就叢書的裝幀設計、編輯風格、出版發行計畫與出版社進行協商,集思廣益,提高叢書的文化品位。
《春之節》共十冊,分別介紹了中華大地上農曆一月至三月有代表性的十個民族節慶,包括春節、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清明節、牡丹節、藏曆年、壯族螞節、苗族姊妹節、彝族賽裝節等,對每個節日的起源與發展、空間流布、節日習俗、海外傳播、現代主要活動形式等分別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深度的挖掘,呈現給讀者的將是一幅絢麗多彩的中華節慶文化畫卷。
這套叢書的出版,是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合作的結晶。安徽人民出版社是安徽省最早的出版社,有六十餘年的建社歷史,在對外傳播方面走在全國出版社的前列;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是我國節慶研究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社團,擁有豐富的專家資源和地方節慶資源。這套叢書的出版,實現了雙方優勢資源的整合。叢書的面世,若能對推動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促進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塑造節慶的品牌與形象有所裨益,我們將甚感欣慰。
掩卷沉思,《中國節慶文化》叢書凝聚著諸位作者的智慧和學養,傾注著編纂者的心血和付出,也詮釋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在此,真誠感謝各位編委會成員、叢書作者、譯者、出版社工作人員付出的辛勤勞動,以及各界朋友對叢書編纂工作的鼎力支持!希望各位讀者對叢書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我們進一步完善後續作品,將更加璀璨的節慶文化呈現在世界面前。
《中國節慶文化》
叢書編委會
2013年12月
序言
(代 序)
個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生日,大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日子是節日。節日是大家共同的日子。
節日是一種紀念日,內涵多種多樣。有民族的、國家的、宗教的,比如國慶節、聖誕節等。有某一類人的,如婦女、兒童、勞動者的,這便是婦女節、兒童節、勞動節等。也有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的,這類節日歷史悠久,很早就形成了一整套人們約定俗成、代代相傳的節日習俗,這是一種傳統的節日。傳統節日也多種多樣。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統稱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有全民族共有的,也有某個民族特有的。比如春節、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重陽節等,就為中華民族所共用和共享;世界文化遺產羌年就為羌族獨有和獨享。各民族這樣的節日很多。
傳統節日是在漫長的農耕時代形成的。農耕時代生產與生活、人與自然的關係十分密切。人們或為了感恩於大自然的恩賜,或為了慶祝辛苦勞作換來的收穫,或為了激發生命的活力,或為了加強人際的親情,經過長期相互認同,最終約定俗成,漸漸把一年中某一天確定為節日,並創造了十分完整又嚴格的節俗,如儀式、慶典、規制、禁忌,乃至特定的遊藝、裝飾與食品,來把節日這天演化成一個獨具內涵和迷人的日子。更重要的是,人們在每一個傳統的節日裡,還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間願望與審美追求融入節日的內涵與種種儀式中。因此,它是中華民族世間理想與生活願望極致的表現。可以說,我們的傳統——精神文化傳統,往往就是依靠這代代相傳的一年一度的節日繼承下來的。
然而,自從二十世紀整個人類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農耕時代形成的文化傳統開始瓦解。尤其是中國,在近百年由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節日文化——特別是城市的節日文化受到現代文明與外來文化的衝擊。當下人們已經鮮明地感受到傳統節日漸行漸遠,並為此產生憂慮。傳統節日的淡化必然使其中蘊含的傳統精神隨之渙散。然而,人們並沒有坐等傳統的消失,主動和積極地與之應對。這充分顯示了當代中國人在文化上的自覺。
近十年,隨著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全面展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工作的有力推動,傳統節日受到關注,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列入了國家文化遺產名錄。繼而,2006年國家將每年六月的第二個周六確定為“文化遺產日”;2007年國務院決定將三個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列為法定放假日。這一重大決定,表現了國家對公眾的傳統文化生活及其傳承的重視與尊重,同時也是保護節日文化遺產十分必要的措施。
節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節日文化,放假則是恢復節日傳統的首要條件。但放假不等於遠去的節日立即就會回到身邊。節日與假日的不同是因為節日有特定的文化內容與文化形式。那么,重溫與恢復已經變得陌生的傳統節日習俗則是必不可少的了。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生活的願望出發,為每一個節日都創造出許許多多美麗又動人的習俗。這種願望是理想主義的,所以節日習俗是理想的;願望是情感化的,所以節日習俗也是情感化的;願望是美好的,所以節日習俗是美的。人們用合家團聚的年夜飯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為手中甜甜的月餅,來象徵人間的團圓;在嚴寒剛剛消退、萬物復甦的早春,趕到野外去打掃墓地,告慰亡靈,表達心中的緬懷,同時戴花插柳,踏青春遊,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這些詩意化的節日習俗,使我們一代代人的心靈獲得了美好的安慰與寧靜。
對於少數民族來說,他們特有的節日的意義則更加重要。節日還是他們民族集體記憶的載體、共同精神的依託、個性的表現、民族身份之所在。
誰說傳統的習俗過時了?如果我們淡忘了這些習俗,就一定要去重溫一下傳統。重溫不是表象地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體驗傳統中的精神與情感。
在歷史的進程中,習俗是在不斷變化的,但民族傳統的精神本質不應變。這傳統就是對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恩與敬畏,對家庭團圓與世間和諧永恆的企望。
這便是我們節日的主題,也是這套節慶叢書編寫的根由與目的。
這套書的籌劃獨具匠心。所有節日都是一年一次。由於我國為傳統農耕社會,所以生活與生產同步,節日與大自然的節氣密切相關。本叢書以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個時間板塊,將紛繁的傳統節日清晰有序地排列開來,又總攬成書,既包括全民族共有的節日盛典,也把少數民族重要的節日遺產納入其中,以周詳的文獻和生動的傳說,將每個節日的源起、流布與習俗,亦圖亦文、有滋有味地娓娓道來。一節一冊,單用方便,放在一起則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一部全書,既有知識性、資料性、工具性,又有閱讀性和趣味性。這樣一套叢書不僅是對我國傳統節日的一次總結,也是對傳統節日文化富於創意的弘揚。
我讀了書稿,心生欣喜,因序之。
馮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