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是由施雅風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
- 完成人:施雅風等
- 獲獎情況: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獲獎編號:Z-104-2-05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是由施雅風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是由施雅風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人員主要完成人:施雅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崔之久(北京大學),李吉均(蘭州大學),鄭本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周尚...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研究員韓同林教授認為,在新昌萬馬渡河谷發現的大規模冰石河遺存了許多第四紀冰川時期的重要信息,它對研究全球環境演化和預測今後氣候變化趨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詳細資訊 冰川期...
《青藏高原第四紀冰川年代學及古環境變遷》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趙志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在原有的青藏高原第四紀冰期地層劃分基礎上,選擇冰期系列發育比較完整的典型地區進一步...
冰川的出現對全球氣候和生物發展的影響很大,特別是第四紀冰川,直接作用於人類的生存環境,研究和確認第四紀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論意義也有普遍的現時意義,因此一直吸引著人們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我國第四紀冰川的研究開始於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
《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是科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施雅風等。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我國著名學者施雅風等幾十名科學家在歷經數年的野外考察和研究的基礎上撰寫而成。全書共分六章。前三章主要闡述中國東部古冰川問題爭論...
為了評估災害風險,制定防災減災對策,首要的問題是研究自然災變發生髮展規律,預測自然災變的發展趨勢,其中氣候變化是重大基礎問題之一。《中國第4紀氣候變化與自然災變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可供從事第四紀地質、氣象、環境、災害等方面研究的...
中國西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圖書目錄 序 孫鴻烈 前言 施雅風 目錄 論東亞季風與青藏高原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關係 張林源 蔣兆理 劉曉東 西崑侖山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 鄭本興焦克勤 李世傑 馬秋華 敦德冰岩芯研究及其...
新生代大冰期的冰川遺蹟保存普遍較為完整,尤以晚新生代冰期的研究較為深入,如沉積連續性好的深海沉積岩芯、黃土等,能較完整地記錄全球氣候和環境的變化。20世紀70年代以來,各國學者用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年代測定及古地磁等方法力圖...
第二部分研究創新與展望主要從“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到“中國冰凍圈變化影響研究50年”;從“中國凍土力學研究50年”到“中國多年凍土區環境研究”;從“50年來中國風沙地貌學研究的主要進展”到“塔克拉瑪於沙漠科學...
1998年,任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和資源環境學院院長助理。1999年,任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學西部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0年,任中國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
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已於2013年9月20-24日在青島舉辦。會議主題 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者參加研討會,共同探討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問題。活動內容 9月20日 報到 9月21日 學術交流 9月22-23日 野外考察 9月...
本書可供第四紀地質學、地貌學、冰川學工作者以及有關高等院校師生參考。圖書目錄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各地區的第四紀冰川作用 第二章 中國第四紀冰期問題 第三章 冰期劃分的理論基礎與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方向 ...
2014年,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被評為第二批北京市環境教育基地。2022年3月30日,被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期至 2025年。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模式口大街28號。開放...
5、地質環境 第四紀地質與環境領域主要研究第四紀不同時間尺度的構造運動-氣候演化-環境變遷相互耦合關係,服務於國土環境監測與治理,是二十一世紀國際地學界關注的前沿性套用基礎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第四紀黃土與環境、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第四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