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季

中國第三季

《中國第三季》是由湖南衛視、芒果TV、伯璟文化出品,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視界聯合出品,李東珅執導的紀錄片。

該片從神話到歷史,上溯堯舜禹,時跨夏商周,以當代視角與中西視野剖析“何以中國”。

該片於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日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第三季
  • 作品類型:紀錄片
  • 語言:國語
  • 製片地區:中國內地
  • 導演李東珅
  • 製片人:郭毅輝
    李雪
    王鵬
  • 監製:蔡懷軍
  • 出品公司:湖南衛視、芒果TV、伯璟文化
  • 首播時間:2023年10月1日
  • 首播電視台:湖南衛視
  • 網路播放平台芒果TV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集數:12 集
  • 每集時長:50 分鐘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從盤古開天地,到女媧造人,到“三皇”的故事,到由天神、地祇、物魅、人鬼所形成的神靈秩序,再到人們附會在“五帝”身上的政治理想,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里,實際蘊藏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該片在用前三集講述完蘊含中國先民自然觀與世界觀的神話體系之後,用兩集內容聚焦到國家形成之前的“滿天星斗”的史前社會,再用四集內容來講述廣域王權時期的夏和商,最後兩集則展現周朝分封體系、禮樂文化的形成,繼續以脈絡式思維,抽取歷史的主幹,文化基因的核心。

分集劇情

選集
第1集創世
屈原在《天問》中曾提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而人類正是在這反覆不竭的追問下由混沌走向秩序。從盤古撕開的第一道裂縫中,光照了進來,盤古的眼前明亮起來,他看了這個世界第一眼。仿佛序幕緩緩拉開,盤古感受到氣息的流動,他看到原本的混沌之氣分為兩部分,輕而清的陽氣上升為天,重而濁的陰氣下降為地,從此有了天和地。神話是不同文明背景下的早期人類對世界認知的投射,中國神話只留存下零星片段。但當故事一路從盤古講到周公,直至禮樂建成,不難感知,中國人始終關注的天地人的秩序,正是貫穿中國神話到中國歷史的內在邏輯。觀天地開闢,知萬物所造化,見陰陽之終始,原人事之政理。神話不等同於歷史,但幾乎各個文明的歷史敘事都從神話開始,那是人類為自己書寫的生命前傳。
第2集山海
曠野一望無際,草木野蠻生長,人很少。除了為食物操心,人類有大把時間會想很多的事,很多不明白的事,一切都像是謎。山、水、鳥獸魚蟲,沒有一樣是簡單的。天地博大,萬物奇妙,人只是生存於其間的一分子。支配萬物的神秘力量就隱藏在至高無上的地方,人看不見的地方。天上的神是地上的人用想像力構建的,卻廣泛而持久地參與了人的成長。早期的中國人深信自己生活在眾神環繞之中,神在創世之後建立起了宇宙的秩序,並掌管著每一座山,每一片海。山與海規定了人的生存邊界,那也是人類與天和神的相逢之處。雷神最早出現於《山海經》,歷代典籍也多有記載,宋朝的《太平御覽》中這樣表述,“雷於天地為長子”。在神話中,這位長子身型魁梧,同時脾氣暴躁,但或許是人的某些行為激怒了他,所以小心地和雷神溝通,承諾、示好並請他息怒,他就不會無緣無故奪去人的性命。就這樣,人將種種未知都託付給了神。
第3集五帝
北斗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非比尋常,它是北半球終年可以觀測到的星象,這七顆星星會變換方向,出現在天空的不同方位。很久以前,中國人就開始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確認寒暑季節和時間變化。北斗指引著關乎人基本生存的四季與農時,這使得它成為天地秩序的重要支點。天樞星是北斗七星之首,它是七顆星星中距離地球最遠的一顆,也是距離北極星最近的一顆。在古代中國,北極星代表天帝,象徵著最高權力。“天樞”也因位置的特殊而得“天之中樞”的命名,寓意強而有力的統治管理。史書和神話的相似之處在於,它的創作同樣基於創作者的認知和表達。五帝的概念由來已久,先秦之前就有多個版本,即使同樣在《史記》中,《封禪書》一篇就給出了青帝、黃帝、炎帝、白帝、黑帝這樣的五色之說。最終被列入本紀的五帝,或許是史學家本人的內心所向。後世所稱頌的帝王政德,幾乎都被司馬遷用近乎偶像化的方式描繪出來,開創、守成、中興、延續傳承有序,天命、制度、德行、用人全面完備。經由他的描述,五帝時代完成了一次從神到人的跨越,這是中國上古敘事的分水嶺,神話演進成了傳說,進而與歷史相交接。那些歷經風吹雨打的故事,跟隨時間走進了歷史。
第4集家園
在地球的億萬年曆史中,人類的出現只是滄海一粟。伴隨著地殼的運動、山脈的隆起、海洋和氣候的變化,大自然準備好了一切,靜等主角人類的登場。創世神話世界逐漸遠去,人類用勤勞的雙手開啟屬於自己的新紀元。在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中,獲取食物成為最直接最首要的挑戰。為了吃飽肚子,祖先展現出了無窮的創造力。對於溫飽和安全感的追求,讓先民在不斷地遷徙、尋找、積累經驗。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先民學會了鄰水而居。從喜馬拉雅山脈奔騰而下的黃河、長江,滋養著每一個尋找棲居地的靈魂。
第5集雙壁
石之美者為玉,中國人對玉石的喜愛和讚美自古有之。正所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古人以玉喻人,並圍繞玉的質地、色澤、聲響等而提煉出“五德”:仁、義、智、勇、潔。可以說,玉,成為東方精神生動的外化體現。以“玉”切題,結合考古發現,梳理中國“玉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從而折射出禮制的萌芽。在新石器時代,北方以紅山為代表,南方以良渚為代表,它們形成了中國早期玉文化的“雙璧”。以玉為載體,著重將視線投向紅山及良渚文化的興起與衰落,聚焦中國早期文明的形成。
繼續看6-10集
選集
關閉

幕後製作

該片創作團隊邀請了183位青年畫家共創近200天超3000小時,在大量可考的圖文資料支撐下,每一幕皆是原畫,每一幀皆經歷幾十次的打磨。創作時一改此前的實拍風,選用了一種“繪畫及CG”的影像呈現方式,還嘗試了中國畫的所有門類與當代技巧,描繪出那些存在於古老傳說中縹緲綺麗的人物與事件;再通過CG特效,讓近千幅藝術畫作運動起來,再藉助解說、繪畫、動畫等形式把知識和信息傳遞給觀眾。
該片還邀請王子今、許宏、沙武田、阮明套等一眾歷史學家及考古專家作為學術顧問,還查閱大量的考古資料與歷史文獻,力求以準確的文字、當代的視角、中西的視野,梳理呈現出中華人文精神的源頭。

主創團隊

出品人
張華立、龔政文、李東珅
撰稿
卜昌炯、吳琦、鄧建永、孔麗麗
總監製
蔡懷軍
動畫技術導演
龐子洲
總策劃
宋點、梁德平
繪畫導演
任剛、單浩翔、莫里加
總編審
鄭華平
剪輯執導
趙爽
學術顧問
許宏、王子今、沙武田、阮明套(西周文)
音樂總監、聲音指導
徐鯉
製片人
郭毅輝、李雪、王鵬
作曲
梅林茂(日本)、徐鯉、王璐、斯蒂法諾·蘭蒂尼(義大利)
總導演
李東珅
解說
周濤、何炅
總撰稿
周艷
製作人
李東珅

幕後花絮

  • 該片的解說周濤透露,在解說的時候像她這樣老道的主持人都有不認識的生僻字,有時候翻閱《現代漢語詞典》也找不到,她不得不請教導演和專家學者。
  • 該片在美學風格上的靈感,最早來自青年畫家單浩翔的一幅畫作。如果角色扮演只存在於中國人想像中的女媧、盤古,或者一群人裹著獸皮扮演原始人,太容易讓觀眾出戲,而有了繪畫,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 創作團隊中很多畫家都是美術專業的博士、碩士,擅長美術技法,但他們還會被逼著要去讀很多書。

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獲獎者
結果
2023年12月6日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2023年度中國影響力十大紀錄片
《中國第三季》
獲獎
2023年12月6日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2023年度影響力紀錄片製作人推薦
李東珅
獲獎
2023年12月19日
2023中國視頻榜年度紀錄片
《中國第三季》
獲獎
2023年12月25日
2023綜藝報年度影響力年度紀錄片
《中國第三季》
獲獎
2024年2月23日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3年第四季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
推選活動優秀作品(網路紀錄片)
《中國第三季》
獲獎
2024年3月
第12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大學生賞析推薦作品
(紀錄片類)
《中國第三季》
獲獎
2024年3月26日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3年度優秀網路視聽作品
《中國第三季》
獲獎
參考資

發行信息

宣傳信息
2023年9月26日,該片宣布定檔,於2023年10月1日19:30在湖南衛視、芒果TV播出;9月27日,該片開播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召開;11月4日,該片在澳門科技大學舉辦高校巡迴交流會;11月10日,該片在陝西師範大學舉辦高校巡迴交流會; 11月17日,該片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辦高校巡迴交流會;11月21日,該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高校巡迴交流會;12月3日,該片在湖南大學舉辦高校巡迴交流會。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首播日期
播出時間
完結日期
芒果TV
湖南衛視
2023年10月1日
19:30
2023年12月3日
收視率
《中國第三季》CSM64城市網首播收視情況
期數
播出日期
收視率%
排名
市場份額%
第一期
2023年10月1日
-
-
-
第二期
2023年10月2日
0.455
4
1.77
第三期
2023年10月3日
0.114
17
4.42
第四期
2023年10月8日
-
-
-
第五期
2023年10月15日
0.090
22
0.35
第六期
2023年10月22日
0.317
11
1.21
第七期
2023年10月29日
0.379
6
1.44
第八期
2023年11月5日
-
-
-
第九期
2023年11月12日
0.125
18
0.46
第十期
2023年11月19日
0.104
23
0.38
第十一期
2023年11月26日
0.608
6
2.28
第十二期
2023年12月3日
0.636
4
2.39
  1.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2. 排名為周日晚間省級衛視晚間自辦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作品評價

《中國第三季》延續前兩季的審美風格,結合與以往不同的製作技術與藝術表現手法,帶領觀眾體驗一場視覺版“中華文明溯源之旅”。該紀錄片以上古神話為切入點,融入了大量最新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展現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採用了“繪畫及CG”的全新影像呈現手法,實現“思想加藝術加技術”的融合,賦予古老傳說中的人物與事件靈動的表現力;還融合多種中國元素,畫面風格綺麗絢爛、青春活潑,音樂效果和諧婉轉、烘托意境,解說台詞筆酣墨飽、優美如詩,給觀眾帶來了藝術審美的享受。(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評)
《中國第三季》以當代視角和中西視野,回溯早期神話與先民歷史,在對自身文化的叩問與釋疑過程中,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用深入淺出的文字表述娓娓道來,以瑰麗靈動的視聽表達引入入勝,深沉又生動地讓觀眾認識到,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在主題立意上,該紀錄片充分表現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體現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等;從內容上看,該紀錄片追溯的是上古三代,從神話傳說到考古史料,從滿天星斗的史前社會到夏商周廣域王朝,全片以禮制的孕育和發展為主線,探尋中華文明的源流;從形式表達上,通過“思想加藝術加技術”的融合創新,採用手繪和數位化技術的全新影像呈現。(國家廣電智庫評)
《中國第三季》以神話故事切入,開啟了上古文明的畫卷,在主題上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思想,在效果上展現了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在創作中表現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審美。針對不同時期的特點,該片運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技術呈現以及貼合的質感細節進行詮釋,讓人保證新鮮感的同時,能更好地代入了解這一時代內容。比如,為了強化祭祀場景的空間感和氛圍感,突出人物身在其中的情緒,分集《祭祀》使用了以寫意水墨為主的繪畫語,結合重彩和綜合材料技法,使畫面呈現出儀式感、秩序感、宗教感和社會等級,展現出商人的信仰世界逐漸從非理性的巫術和迷信向理性宗教及禮制轉變。(《湖南日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