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聚焦
詹建俊、
劉文西、
張大千、
劉海粟等藝術工作者的經典美術作品,涉及油畫、工筆、水墨、潑彩、漫畫等多種門類。該片內容既抽絲剝繭,講解美術知識,解讀作品精髓;又追根溯源,展現揮毫潑墨間畫家的生命精神、民族的集體智慧、文明的沉澱積累和時代的精神內涵,讓客群從一幅幅傳世名作中讀懂立體而深刻的“中國”。
分集劇情
第1集 潮
《潮》由詹建俊創作於1984年,這幅畫突破了觀看的方式,凝視著它,似乎可以聽到生命的旋律,這旋律撥動人心,正奏出澎湃的樂章。
第2集 祖孫四代
畫家劉文西先生創作的中國畫《祖孫四代》,用刪繁就簡的蒼勁筆墨,將中國百年風雨融為一瞬,凝練成黃土地上普普通通的四代人。1962年畫作一經問世,就引起了轟動。
第3集 百花齊放
作為傳統工筆畫的集大成之作,工筆畫大家於非闇創作的《百花齊放》詩畫冊是工筆花鳥畫後來者心目中的“寶典”。全冊匯集一百零一種花卉,新鮮的花朵與古老的技法碰撞出工筆畫的繁盛春天。
第4集 慶祝我國核子彈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核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中國從此打破了超級大國核壟斷。年逾古稀的畫家吳湖帆創作出中國畫《慶祝我國核子彈爆炸成功》,燭天的火光與立體煙雲首次在水墨肌理中顯露身形,激盪起藝術與時代的交響與共振。
第5集 通往烏魯木齊
1952年10月1日,為了打通中原與西部的交通,也為了終結新疆沒有鐵路的歷史,一條連線蘭州和烏魯木齊的鐵路正式動工,這便是蘭新鐵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艾中信被這項“全國建築鐵路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所吸引,創作出油畫《通往烏魯木齊》。他將中國山水畫一種意象的構思方法轉用到風景畫創作裡面,將風景寫實與山水寫意有機統一。
幕後製作
《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在每集開篇套用3D建模、XR等技術手段,讓靜態的藝術作品演繹出動態的視覺呈現,或讓觀眾真正走進美術作品,帶來沉浸式體驗,或讓藝術作品在光影、聲效等營造的場域中,釋放直指人心的力量。該片根據每集藝術工作者和作品的不同特徵,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視覺風格。主創團隊引入火、鏡面、水、漢字等等元素,根據不同畫作設計不同視覺創意拍攝方案,營造出一個個視覺的幻境。同時,該片又以影像的藝術創造讓畫家腦海中的創作過程變得可觸可感。比如讓楊柳在大地上飄飛、楚辭在人影上舞蹈、鯨魚在天空中游弋,讓人和自然在同一個空間內對話。
主創團隊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片尾字幕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播出平台
首播日期 | 完結時間 | 播出時間 | 播出頻道 | 網路播放平台 | 播出情況 |
---|
| | | | | |
| | | | |
觀看數據
截至播出完成,《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電視端首重播累計收看達1.18億次;央視網多終端和聯合承辦平台累計觸達1.57億人次,總瀏覽及播放次數達2823.6萬。
作品評價
《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以20世紀中國藝術為基礎,展開了一幅豐盈、絢爛、生動而頗具深意的畫卷,藉由對多維度的連結以激發營造出充滿個性的可感的藝術新境。(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評)
《美術里的中國第三季》甄選藝術工作者的作品,講述作品中涌動的真摯情感,迴蕩的人民心聲,映照的時代律動。創作以每幅美術作品為點,以畫家的創作過程為線,以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歷程為面,從點到線再到面,讓更多觀眾理解了不斷發展的中國何以如此動人。該片不僅講解經典畫作,還圍繞經典畫作的創作歷程展開,通過解說詞的引導和美術評論家的解讀,講述畫家的人生故事。從生活的磨礪到從藝的艱辛,觀者能從這些真實故事中感受到藝術工作者作為人的真實性,進而感受其作品的真實性。
(清華大學教授代大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