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第一路
- 修建時間:1885年
- 別名:龍南公路
歷史由來,整修,專家釋疑,考古發掘,舉辦比賽,
歷史由來
龍州至鎮南關道路早在清光緒十一年底(1885年)曾由蘇元春作為軍路動工修建,光緒二十二年竣工。其中鴨水灘至鎮南關路段,在清末民初雖常有法國小汽車行駛,但路面未經修理。至民國4年(1915年)龍州鐵橋建成後,於民國5年將建橋餘款修築和擴建公路。但這次整修,大里城至鴨水灘地段,因沿河懸崖陡壁,工程艱巨,仍未開通路線仍須繞行山頂。為了改善路況,民國10年,廣西省政府撥款10餘萬元,將該路再次進行擴建和整修,炸通鴨水灘地段沿河懸崖石壁,在大里城附近砌築護牆,提高路基,降低坡度,線路盤繞山岡坳口過南間門。路基修通後,加鋪砂石路面,並修建了鋼筋混凝土橋兩座,石箱涵八十孔, 石拱涵十孔,石面泥牆涵六孔。至民國12年2月17日才正式作為公路舉行通車典禮。龍南公路全長55公里,其中縣內路長30公里。
龍州地處廣西西南邊陲,與越南高平、諒山省接壤,邊境線長184公里,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邊關商貿歷史文化名城,是紅八軍的故鄉、中國天琴藝術之鄉。龍州風光秀麗,有壯民族文化瑰寶左江花山壁畫、小連城等名勝古蹟和弄崗國家自然保護區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中國第一路”即龍憑(即龍州至憑祥)公路,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即1885年),是廣西最早修建的公路,也是中國第一條具有國防和經濟、貿易、旅遊交流往來的現代意義上的公路。
整修
解放後,龍州至龍憑界路段於1953年、1958年和1977年,先後三次進行整修擴建,改窄為寬,改急彎,降陡坡,修建涵洞和加固沿江路段護牆等,經過三次整修擴建後,路基寬度8.5米至9米,路面寬度6米至6.5米,山間地段路基寬度8米,路面寬度6米,丘陵平原地段路基寬度9米, 路面寬度6.5米,最大縱坡9%,最小彎道半徑20米。1988年改砂石路而為柏油路面,共投資787萬元,其中鋪設柏油路面投資180萬元。
專家釋疑
在龍州縣博物館,記者查閱了館藏的《龍州縣誌》。縣誌記載,龍憑公路從龍州至鎮南關(即憑祥友誼關),原名龍南公路,全長55公里,建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底,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竣工。
“廣西第一路是專家也到龍州進行調查和考證。最終,“中國第一路”的名號確定下來。
據介紹,根據《廣西通志》等史料記載,龍憑公路雖然還不是真正意義的近代公路,但質量高於原有驛道。其中上降鄉鴨水灘至鎮南關一段長39公里,路幅較寬,能夠通行6匹馬牽引的馬車,略具早期公路的規模。光緒末年,此路段常有法國小型汽車從越南駛入,到憑祥至鴨水灘一帶從事客、貨運輸。
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一份材料也稱,龍憑公路標誌著“廣西公路的萌芽”,被視作“各省築路之始”,是廣西乃至中國最早通行汽車的道路。
一個爭議是,我國第一輛汽車公認是清朝慈禧太后的座駕,曾在北京的驛道上行駛過,那裡算不算中國第一條公路?當時專家們討論後否決了這一觀點。
考古發掘
在上降鄉鴨水村,龍憑公路穿村而過。村民對這條公路的記憶,隨著百年時光流轉,已漸漸消融。63歲的村民黃美花說,從她父親記事起,這條公路就存在了。她本人只記得,小時候,這條公路還是砂石路面,常見馬車運來泥砂,修繕路面。
“中國第一路的說法,可能是從我口中流傳出去的。”龍州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黃茵稱,之前,國內一名知名考古專家從北京到龍州考察時,提出“中國最早的公路在廣西”觀點。“在考古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廣西最早的公路是龍憑公路。如果前一個觀點成立,龍憑公路就是全國最早的”。
黃茵說,其實,龍憑公路最早是一條國防軍用道路,又被稱為龍南軍路。清朝末年,法國殖民者吞併越南後,不斷向中國雲南、廣西擴張。為鞏固邊防,兩廣總督張之洞撥銀10萬兩,委派廣西提督蘇元春兼任廣西邊防督辦,啟動了邊防重建工程,包括修築沿邊軍路,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龍南軍路。當時,從德國購進的克虜伯大炮,就是通過這條路運送。
2010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間,黃茵和同事在龍憑公路沿線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當初修路時留下的一件石碑——“通衛門”石刻。出土的石碑等文物,印證了史料的記載。
此外,根據考古發現,早在1920年代,就有僑商在龍州開辦汽車公司,當地還成立了龍州汽車站,通過龍憑公路進行客貨混運,每年僅客運量就有上萬人。
另一項統計或許也能佐證當時的汽車運輸情況。記者翻閱《龍州縣誌》查詢到,在龍憑公路上,從1925年和1926年,先後發生過4起汽車被劫案,一些商人的貨物被劫走。
舉辦比賽
龍州縣於2011年在該路段舉行了首屆“中國第一路”腳踏車公路挑戰賽,2014年已是第四屆。前三屆的成功舉辦,有效擴大了該項賽事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前來參賽的選手一年比一年多,整體水平逐年提高,該賽事也逐漸成為全區、全國乃至東協國家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山地腳踏車精品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