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稻作》,民國期刊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稻作
- 書籍作者:中國稻作學會
- 圖書品相:7成品相
- 庫存量:1本
- 圖書標籤:中國民國資料全國民國期刊
- 上書時間:2008-11-25
- 印刷時間:1948-06-01
- 出版社:農業出版社
- 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稻作》,民國期刊 。
稻作習俗,流行於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的民間習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稻作習俗與萬年水稻耕作水乳交融、代代傳承,其涵蓋了農諺民謠、歲時節令、日常飲食等諸多方面。其中農諺民謠方面,萬年農民往往借物候預告農事,如“懵里懵懂,...
中國栽培的水稻屬亞洲栽培稻(Oryzasativa),其祖先種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O.perennis),在中國東起台灣桃園、西至雲南景洪、南起海南省三亞縣、北至江西東鄉的地區內都有分布。2016年11月,中國科協主辦的“2016年科技論壇—中國稻作...
《中國稻作》,民國期刊 。相關 柯象寅,水稻專家。安徽貴池人。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藝系。1940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稻作系主任,武漢大學農學院教授,中央大學農學院教授兼...
我國是稻作歷史最悠久、水稻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位於湖南道縣壽雁鎮玉蟾岩遺址出土的古栽培稻標本證實,中國的稻作栽培已有1.4萬年以上的歷史,是已知的世界栽培稻起源地。形態特徵 稻穀籽粒的外形結構主要由穎(稻殼)和穎果(...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洞穴遺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矽石標本,將浙江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萬年仙人洞由此成為世界稻作之源。萬年仙人洞、吊桶環...
中國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江西崇義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其中的尤溪聯合梯田開墾於唐開元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開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面積10717畝,最高海拔近900米、垂直落差600多米。經過一...
《中國栽培稻的起源與演化》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王象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通過巨觀與微觀、傳統方法與分子技術、國內與國外協作相結合,使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1.提出了長江中游—淮河上游為中國稻作起源地的新觀點;2...
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其實,中國是水稻的發源地,稻米是中國人一日三餐的主食,有數億的農民已種植水稻為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稻國,產量占世界稻米總產的1/3;同時,中國也具有悠久燦爛的稻文化,悠久的稻作歷史伴隨著中華民族幾...
本書首先介紹了土家族的概況,然後探討了圖騰崇拜、祭祀、生產、婚戀、喪葬、禁忌、飲食、節日等習俗,以及民間文體藝術、土家族服飾、土家族建築藝術等與稻作文化的關係。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中國稻作民族―土家族 土家族地域的歷史沿革 ...
上編 史前稻作 第一章 稻作起源與長江流域 第一節 普通野生稻與栽培稻 第二節 研究簡歷與主要理論學說 第三節 中國稻作起源與長江流域的歷史地位 第二章 史前長江流域稻作農業的發展與繁榮 第一節 長江流域各地新石器文化的譜系與...
中國史前時代與殷代的稻作 《中國史前時代與殷代的稻作》是花木蘭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鴻韻
《中國稻米》是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科學技術期刊,為雙月刊,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據2018年11月中國稻米網顯示,《中國稻米》編輯委員會由顧問3人、委員41人。據2018年11月5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稻米》共出版文獻4626篇...
同時本書也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水稻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梳理,因此本書具有重大的出版價值。圖書目錄 章 中國野生稻保存與利用研究的意義 節 野生稻在稻作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一、物種分類的實物依據 二、稻種起源研究的決定性種質...
在全國稻麥改進所等單位任職期間,他先後收集了10多個野生稻種,3000多個品種,豐富了中國水稻品種資源;他還通過大規模稻種比較實驗,確定了良種的適應範圍,對中國稻作區域的劃分,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首創了稻作檢定工作。赴台灣後發表...
在從事現代農學教學和科研的同時,致力於中國農業史的研究。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出版有《中國稻作史》(1995)、《農史研究文集》(1999)、《中國稻作文化史》(2010),擔任《中國農業通史·原始社會卷》(2008年)主編。《中國農業...
現任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農史研究會常務理事。曾雄生 江西新乾人。史學學士,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農業歷史與中國科學通史研究。著有《中國農學史》《中國稻作文化史》《中國農業通史·宋...
國內第一部稻作史《中國稻作史》作者、浙江大學教授游修齡在意見書後補充寫道:“‘粳’是形聲字,它的右邊‘更’是聲符,表示‘粳’應發(gěng)音。”中國科學院院士、副院長李家洋在簽名後寫道:“謝謝你們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