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栽培稻的起源與演化》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王象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栽培稻的起源與演化
- 依託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 項目負責人:王象坤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批准號:39330160
- 申請代碼:C1307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1994-01-01 至 1997-12-31
- 支持經費:55(萬元)
《中國栽培稻的起源與演化》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王象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中國栽培稻的起源與演化》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王象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通過巨觀與微觀、傳統方法與分子技術、國內與國外協作相結合,使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1.提出了長江中游—淮河上游為中國稻作起源地的新觀點...
中國野生稻的馴化、品種和栽培技術的進步,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起源和產區 野生稻被馴化成為栽培稻由來已久。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桐鄉羅家角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穀遺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歷史。這些遺址的先民都已營相對...
起源、演化與傳播 栽培稻起源 於野生稻。世界上栽培稻有兩個種,即亞洲栽培稻,又稱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前者普遍分布於全球各稻區,後者現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這一支起源於鄭和下西洋時在...
中國是水稻的原產地之一。中國南方地區農田多以水田為主,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稻是亞洲熱帶廣泛種植的重要穀物,中國南方為主要產稻區,北方各省也有栽種。種下主要分為2亞種,秈稻與粳稻。亞種下包括栽培品種極多。以成熟穎果入藥。...
美國研究人員在一項通過大規模基因重測序分析稻米進化史的研究中確認,亞洲栽培稻起源於中國,最早可能8000多年前就出現在中國長江流域。 此前曾有研究認為,亞洲栽培稻有兩個起源地——印度和中國。但2011年5月2日刊登在美國《國家...
栽培稻起源於野生稻。有普通栽培稻(O. sativa,亦稱“亞洲栽培稻”)和光稃稻(O. glaberrima,亦稱“非洲栽培稻”)。前者原產於中國南部、東南亞與南亞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現廣泛分布於全球各稻區。有秈稻、粳稻兩個亞種。按生育期,...
我國是稻作歷史最悠久、水稻遺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位於湖南道縣壽雁鎮玉蟾岩遺址出土的古栽培稻標本證實,中國的稻作栽培已有1.4萬年以上的歷史,是已知的世界栽培稻起源地。2023年稻穀種植面積2895萬公頃,減少50萬公頃,稻穀產量...
[編輯]稻的品種起源爭議 有關稻的起源,依然成為科學界長期的爭辯議題。科學家對首批稻的出現時間、地點至始爭論不休。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韓斌為首的研究團隊,匯集出巨大資料庫,用來比對稻米基因體(基因組)序列之細微變化。
節 水稻遺傳改良回顧 一、國際水稻遺傳改良回顧 二、我國水稻遺傳改良回顧 第二節 水稻遺傳改良成就 一、國際水稻遺傳改良成就 二、我國水稻遺傳改良成就 第三章 水稻起源、演進和分類 節 水稻起源 一、栽培稻起源的野生稻祖先 二...
丁穎教授一生撰寫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論文,這些論文已由農業出版社出版了《丁穎稻作論文選集》,其中《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中國水稻品種對光溫反應特性的研究》、《水稻分櫱、幼穗發育的研究》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代...
中國農業大學張文緒教授對兩次發現的稻穀進行電子顯微鏡分析鑑定認為“玉蟾岩出土稻穀是一種兼有野、秈、粳綜合特徵的從普通野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類型,定名為‘玉蟾岩古栽培稻’”。北京大學考古系原主任嚴文明教授指出...
栽培稻是從野生稻演化發展來的,在中國有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三種。現在科學家仍然利用野生稻來培育新品種。中國是栽培水稻的起源地,7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產大國。稻米是亞洲人的...
在刊登於《國家科學院學報》的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早先公布的一些數據集(其中一些曾被用於支持粳稻和秈稻起源不同這種論點)重新評估了栽培稻的進化史或者說是種系發生史。然而,在使用更為現代化的計算機算法後,研究人員斷言,這兩...
1957年7月,李富春副總理指示,要在全國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化肥實驗示範研究工作,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負責組織全國化肥實驗網。1957年8月,丁穎教授在《農業學報》發表了《中國栽培稻種的起源及其演變》論著,論證了我國栽培稻起源於華南。195...
後來,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距今約一萬年的湖南道縣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一些學者認為,我國是水稻的發源地。而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中國和印度都應是亞洲稻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乾欄式的房子 河姆渡居民住在乾欄式房子裡。這是一種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