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改革開放30年

中國科技改革開放30年

《中國科技改革開放30年》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萬鋼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科技改革開放30年
  • 作者萬鋼 
  • ISBN:9787030232441 
  • 類別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自然科學總論
  • 頁數:863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中國科技改革開放30年》立足科技社會發展全局,從歷史的角度全方位回顧和再現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科技的發展變化;關注科技體制改革、科技政策與法制建設的歷程,對前言技術和高技術產業發展,進行理論探索和經驗總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感。
《中國科技改革開放30年》客觀真實地記錄了改革開放30年農村科技的進步,全面回顧了30年科學技術的普及,總結了我國30年間與國際科技合作的豐碩成果。

目錄

導論——從科學的春天到建設創新型國家
一、黨中央準確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對我國科技發展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
二、我國科技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
三、科技發展與改革取得輝煌成就
四、科技發展與改革的基本經驗
五、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第一章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
第一節 撥亂反正,迎來科學的春天
一、改革的時代呼喚
二、撥亂反正,恢復重建,第一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三、科研能力基本恢復,科技工作明確了發展方向
第二節 以“面向、依靠”為指針,推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
一、經濟發展要求科技進步
二、實施科技體制改革,貫徹“面向、依靠”方針
三、我國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科技管理及研發逐步適應市場經濟要求
第三節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科技發展戰略提高到國家戰略層次
一、科技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核心推動力
二、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三、推動經濟社會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
第四節 確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科技創新能力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二、實施《規劃綱要》,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
三、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鬥
第二章 科技體制改革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第一節 30年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歷程
一、第一階段,改革醞釀(1978-1984年)
二、第二階段,改革全面啟動(1985-1994年)
三、第三階段,深化及試點(1995-1998年)
四、第四階段,系統結構調整(1999-2005年)
五、第五階段,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2006年至今)
第二節 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
一、30年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二、30年科技體制改革的基本經驗
第三節 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第三章 科技政策與法制建設
第一節 科技政策發展的歷程
一、第一階段,科學春天(1978-1985年)
二、第二階段,以深化改革推動科技事業全面發展(1985-1992年)
三、第三階段,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1992-1999年)
四、第四階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1999至之今)
第四章 基礎研究
第五章 前沿技術
第六章 高技術產業與高新區發展
第七章 農村科技進步
第八章 科技支撐社會發展
第九章 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第十章 科學技術普及
第十一章 科技投入
第十二章 科研條件
第十三章 區域科技發展和地方科技工作
第十四章 國際科技合作
·收起全部<<

前言

從鴉片戰爭開始,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力圖探索出一條引領中華民族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這一理想體現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始終。從太平天國運動到戊戌變法再到義和團運動,中華兒女始終在苦苦探索著。辛亥革命結束了沿襲數千年的封建帝制,為近代中國革命進步打開了新的一頁,但很快又陷入軍閥混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闢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創造了前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30年前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啟動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得到鞏固和完善的偉大革命,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探索了一條真正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偉大道路。正如胡錦濤同志強調的,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