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

中國科技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

中國科大校友新創基金會(簡稱新創基金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專業校友基金會,它是校友民間發起、民主運作的基金會。

新創基金會是為中國科大發展服務的教育類NGO。她作為中國科大之校友基金之一,旨在建設強大校友基金,服務科大發展。新創基金會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校友自發籌建、獨立於校方的高校校友基金,她將為凝聚校友對科大的長期、草根性支持做出探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技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
  • 外文名: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nitiative Foundation 
  • 成立時間:2006年 
  • 秘書長:劉志峰 
醞釀和籌備,願景,使命,運作理念,各方關係界定,推進項目,愛心獎學金,新創講席教授,“困學守望”獎教金,郭沫若獎學金,招生專項基金,

醞釀和籌備

新創基金會的醞釀在2006年初已開始,但建立正式組織的想法,起初並不明確。校友的想法經歷了由推動個別項目到成立專業機構的演變。
2006年8月1日,新創基金會第一次籌委會在北京美洲俱樂部聚會召開,參會校友有蔣華、周全、張雲飛、馬揚、郭勝利、張樹新、吳雪筠、蔣澄宇、楊光、許四清、章曉華、郭元林等人,卞學望(9911)做了會議紀錄。會議決定招聘專職人員,蔣澄宇等推薦劉志峰(9500)作為第一位全職員工並在會後通知本人。會議委託蔣澄宇向校友籌集30萬捐款,確保該組織兩年運轉。蔣澄宇提議當場募捐,在場校友承諾了31萬人民幣捐款。會議中,郭元林提出由他提供辦公地點與設備。
2006年9月29日深夜,新創基金會第二次籌委會在紫光集團召開。在場校友有王維嘉、郭元林、許四清、吳雪筠、蔣澄宇、劉志峰。在國外或外地的蔣華、周全、張雲飛、張樹新四位校友通過電話參加會議。會議提議由郭元林、周全、張樹新、蔣澄宇與劉志峰組成執行委員會,負責日常工作。並對籌款、PR、校友聯絡、與科大/USTCAF溝通進行了分工。
2006年12月1日,新創基金會第一位全職人員到崗,負責秘書處。12月4日,在北京永安里華彬大廈20層的張樹新辦公室,周全、郭元林、蔣澄宇、吳雪筠與許四清會面,布置了執委會與秘書處的工作任務。12月6日,新創基金會借用了無窗辦公室,秘書處開始運作。
第一張辦公桌(攝於2007年10月17日晚)第一張辦公桌(攝於2007年10月17日晚)
2007年4月27日,新創基金會確立郭沫若獎學金等作為首批項目,並開始籌款行動與項目實施。

願景

新創基金會定位於凝聚校友資源,服務科大發展。新創基金會與中國科技大學保持以“合作但獨立”的關係。
新創基金會的願景是支持中國科大“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之努力,促進中國科大創建教育、研究之卓越品牌。

使命

因此,我們的使命是:
—以專業團隊,通過可操作途徑籌集校友基金。
—以實質性資助,在招生與學生培養、一流師資建立與激勵、新學科設定和品牌傳播等方向促進科大發展。
—以校友捐贈為種子,以有效的項目設計與實施獲取高效成果,進而在條件成熟時多方面拓展資金來源,爭取成長為教育基金會,參與中國未來可期望之教育改革。

運作理念

新創基金會立志做“公益百分百”的專業校友基金。我們的運作理念是:
專業精神
新創基金會追求專業,指的是Efficiency,Transparency與Accountability。因此,
—通過專業調研來設計項目:以專業團隊,廣泛進行校友與校園調研,以深入了解校友與校方需求為基礎,與中國科大校方談判協調,精確設計項目。
—通過專業實施來獲取高效成果:在有效的項目設計基礎上,以專業團隊獲得高效的實施成果,最大限度發揮校友基金功效。
源於草根,民主決策
—新創基金會由校友民間發起,民主管理決策,對校友負責。
“合作但獨立”原則
—合作但獨立:新創基金會已與中國科大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並確認,新創基金會不隸屬於中國科大,但將與學校密切合作;新創基金所推動的項目,原則上應徵得中國科大同意。中國科大歡迎新創基金會之成立,並配合新創基金會凝聚校友資源、服務中國科大發展的努力。
“海納百川”的服務平台意識
—海納百川的平台:北京校友會對新創基金會籌備和初期運作時提供了大力支持。但新創基金會是面向全球校友的平台,我們服務科大,服務校友,不分地域。
財務公開、運作透明
—財務公開:根據公開而規範的財務制度運作,承諾接受校友與社會各界對財務狀況的監督,定期公布財務報告。
—獨立審計:年度財務報告將由權威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獨立的外部審計,審計報告公開發布。
—運作透明:籌備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與秘書處內部機構管理與監控迅速強化。新創基金會正致力於完善清晰的財務監控政策與流程。

各方關係界定

A) 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基金會與中國科大校方的關係是“合作但獨立”。新創基金會不隸屬於中國科技大學,但將於校方密切溝通與合作;新創基金會不推動任何校方不樂見之項目。
B) 與中國科大(海外)校友基金會(USTCAF):新創基金會與USTCAF的關係是“合作但獨立”。
新創基金會可視為海外校友基金會(USTCAF)在中國的延伸;USTCAF是新創基金會之美國合作夥伴,新創基金會美國捐款從USTCAF進入。海外校友基金會承諾為新創基金會在美國提供籌款渠道、會員免稅與減稅利益。

推進項目

愛心獎學金

90年代後期,海外校友基金會(USTCAF)湯曉鷗博士(859)等人自費考察中國貧困生狀況,決定設立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愛心獎學金”。在短短數月內,科大海外校友迅速行動,張化一、李驍軍等人將股票捐出幫助貧困學生。1999年,代表USTCAF出征的張宏校友跑完波士頓國際馬拉松大賽全程,為愛心獎學金贏得了超過兩萬美元的捐款。
愛心獎是科大校友倡導的最成功資助項目,截至2007年初,愛心獎學金共發放約600份。2005年前後,上海交大與清華大學也推出了類似愛心勵學金計畫。——而科大校友關愛貧困學生的愛心已延續多年。
從2007年開始,新創基金推出“愛心獎學金”。在海外校友基金會(USTCAF)的愛心獎基礎上,新增100名資助名額。受到資助的科大貧困學生每年將獲得3000人民幣“愛心獎學金”。

新創講席教授

2008年3月底,新創基金會與中國科大簽約,推出“新創講席教授”。“新創講席教授”開創了人才引進計畫的嶄新模式。校友組織在一流高校設立“講席教授”乃至人才引進計畫,中國科大校友在國內開創了先例。
“新創講席教授”的條件是“國際同行公認的知名學者”“已取得國際公認的研究成果,已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大發明專利等,且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學者。
講席教授的評定由新創基金會與校方共同組建專家評審委員會負責。
截至2010年3月,新創基金會已在中國科技大學推出三個講席教授職位:除潘建偉、畢國強教授作為首批講席教授受聘之外,2010年,“凱傑-新創講席教授”已在生命學院設立。

“困學守望”獎教金

2006年,中國科大774校友劉亞東為支持中國科大長期保持高質量的基礎課程教學水平,慷慨解囊捐資60萬元人民幣,設立“困學守望”教學獎,獎勵在中國科大承擔數學、物理基礎課教學的優秀教師。該獎涉及20多門基礎課程,獎項包括:“困學守望”育人終身成就獎,每年1-2名;“困學守望”傑出教學獎,每年5-8名;“困學守望”優秀教學獎,每年10-15名。
“困學守望”獎教金頗具深意:“困學”出於《論語》“困而學之”,意為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學習。“困學”是治學的境界;“守望”是則是劉亞東校友設立獎項的願望,希望“老師尤其是教基礎課的老師們,能夠靜心守護在教書育人的神聖崗位上”。
創立困學守望獎教金之後,該獎一直用於獎勵“潛心鑽研、清心治學、為本科基礎教育事業盡心盡力的老師”。2009年,劉亞東校友決定繼續通過“困學守望”支持中國科大,開始“困學守望”第二期。 經協商,從2009年起,新創基金會加入“困學守望”管理,第二期“困學守望”教學獎每年額度30-40萬元。新創基金會每年將匹配人民幣10-20萬支持困學守望基金。2009年9月,趙厥超(831)等多位校友通過新創基金會捐贈“困學守望”教學獎。

郭沫若獎學金

郭沫若獎學金”是中國科學院利用任科大校長20年之久的郭沫若院長生前交給院黨組的15萬元稿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用以激勵莘莘學子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學校每年僅使用這筆稿費的銀行利息。“郭沫若獎學金”每年設15個名額,獲獎者可獲得一枚“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銀質獎章和200元現金。
中國科技大學校友新創基金會
1980年,國務院批准中科院在中國科大設立郭沫若獎學金。
第二任科大校長嚴濟慈在任時創立了郭沫若獎學金,他也是第一位簽發郭獎證書的校長。

招生專項基金

新創基金會從2007年起設立“招生專項基金”,結合科大行政資源和執行能力,切實支持科大提升高招市場競爭力。
2007年,招生專項基金在北京、江蘇、江西、浙江等四省市試點,並且初見成效。在招生專項基金試點的四個省份中,北京、江西取得重大突破,江蘇浙江招生質量穩中有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