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志(1952-2002)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志(1952-2002)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志(1952-2002)》是宣明、孫成志、王永義、王彥祚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志(1952-2002)
  • 作者:宣明、孫成志、王永義、王彥祚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介紹:一、本志是記錄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的成長、發展歷史。主要人物活動,重要事件以及反映研究所對國家、社會所做貢獻的專志。 二、編寫《所志》堅持尊重史實,實事求是;力求全面準確地記述研究所的歷史;努力反映本所特色。 三、本志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長春光機所所志;第二部分為原長春物理所所志。第一部分編纂時限為1952-2001年;第二部分編纂時限為1958-1999年(激發態物理開放實驗室部分內容延續至2001年)。

作品目錄

封面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志
題詞
圖片
1958年10月27日毛澤東主席參觀長春光機所科研成果
1964年7月10日鄧小平總書記視察長春光機所
1991年1月12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長春光機所
2000年8月26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長春光機所
中國第一爐光學玻璃
中國第一台雷射器
高速攝影機
160A經緯儀
150電影經緯儀
718雷射紅外電視電影經緯儀
KM4太陽模擬器
260雷射電視電影經緯儀
662雷射電視電影經緯儀
912-2光電瞄準儀
三線陣立體測繪相機
高解析度成像光譜儀
機載攝像記錄系統
LD泵浦綠雷射器
超扭曲液晶顯示器
CIOMP-W1型雷射調阻機
極紫外光刻國際研討會
中國-以色列雷射光電國際會議
研究生畢業典禮
建所三十周年慶祝大會
建所四十周年慶祝大會
建所五十周年慶祝大會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所志》編纂委員會
凡例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自然概況
第二章 所史簡述
第二篇 機構沿革
第一章 研究所的變遷
第一節 研究所的組建與整合
第二節 援建與分建
第三節 研究所歸屬及所名稱謂的變化
第二章 研究室體制變革
第一節 早期的研究室設定
第二節 兩所合併前後的機構設定
第三節 “三定”時期的研究室機構設定
第四節 “文化大革命”前後與改革初期的機構設定變化
第五節 兩所整合前後的機構變化
第三篇 科研工作
第一章 光學技術基礎
第一節 光學材料
第二節 光學設計
第三節 光學工藝與檢驗
第四節 光學薄膜
第五節 光度、輻射度與大氣光學
第二章 信息光學與光電子學研究
第一節 光學信息處理技術與儀器
第二節 光電器件及其套用
第三節 雷射器與雷射技術套用
第四節 短波段光學
第五節 顏色和視覺
第六節 光計算
第三章 光學儀器
第一節 照相機、望遠鏡、顯微鏡與大地測量儀器
第二節 干涉儀器
第三節 光譜儀器
第四節 光學遙感儀器
第五節 光電位移感測器
第六節 電子印刷設備及計量測試和其它光學儀器
第四章 光電工程
第一節 電影經緯儀
第二節 跟蹤望遠鏡、彈道相機與光電瞄準設備
第三節 船體變形測量系統
第四節 RCG441雷射對抗武器系統
第五節 偵察攝影設備及核爆炸光測設備
第六節 太陽模擬器
第五章 常規國防光學儀器
第一節 常規靶場光學儀器
第二節 常規火控光電系統
第三節 偵察電視系統
第六章 機械學與精密機械
第一節 機械原理與機械強度
第二節 摩擦磨損與潤滑
第三節 精密齒輪傳動
第四節 金屬材料、加工工藝與熱處理
第五節 精密刻劃與線紋計量
第六節 衍射光柵刻劃
第七節 特殊專用的精密機械儀器
第八節 微電子機械系統
第七章 發光學和平板顯示技術
第四篇 科研成果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主要科研成果簡介
第三章 獲獎成果
第四章 科研成果推廣
第五章 著書立說
第六章 專利工作
第五篇 產品試製與產業發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科研產品的試製生產
第一節 早期的試製生產
第二節 0308廠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的所實驗工廠
第三章 科技開發及新產業的建立
第一節 早期的科技開發
第二節 新產業的形成
第三節 科技開發及產業的管理
第四章 企業改制
第五章 高技術企業簡介
第六篇 重點實驗室建設
第一章 套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第一節 應光室的籌建
第二節 應光室性質、管理機制
第三節 應光室重點研究領域及學術帶頭人
第四節 承擔研究項目及經費支撐
第五節 歷年獲獎成果
第六節 人才培養及措施
第七節 實驗室開放與實驗條件
第八節 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第九節 依託單位的支持
第二章 國家光學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中心的性質、任務和業務範圍
第三節 中心工作情況
第七篇 國際合作與交流、圖書情報與出版物
第一章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合作研究
第三節 學術交流
第四節 外事工作管理
第二章 圖書情報及出版物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圖書館
第三節 學術刊物與情報刊物
第四節 科技情報研究
第五節 光學文獻和科學家資料庫
第八篇 人力資源建設及研究生培養
第一章 人員構成及職工隊伍發展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人員構成與發展
第三節 職工隊伍結構變化及發展
第四節 科技人員考核與晉升
第五節 進入21世紀的人員結構與分布
第六節 職工隊伍管理
第二章 繼續教育與業務培訓
第一節 文化教育與業務培訓
第二節 崗位培養和重點培養
第三節 選派出國進修、留學
第四節 正規院校教育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研究生招生與培養
第三節 學科建設與發展
第四節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第九篇 科研條件
第一章 占地與基建
第一節 土地使用
第二節 基本建設
第二章 實驗室建設
第一節 建所初期的實驗室建設
第二節 變遷中的實驗室建設
第三節 改革開放初期的實驗室建設
第四節 1986—2001年期間實驗室建設
第五節 兩所整合後實驗室建設的變化(1999--2001)
第三章 儀器設備及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各時期購入的儀器設備情況
第三節 引進的國內、外大型儀器設備情況
第四節 部分自製測試設備
第五節 1990—1998年設備研製、更新、改造及功能開發
第四章 經費來源與支出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資金來源結構分析
第三節 財務管理
第四節 歷年的收入與支出
第十篇 質量體系建設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質量體系的建立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建立過程
第三節 質量體系的逐步完善
第四節 質量體系的成效
第十一篇 黨群組織及活動
第一章 黨組織
第一節 黨支部階段
第二節 黨總支階段
第三節 黨委階段
第二章 職工代表大會與工會組織
第一節 職工代表大會
第二節 工會組織
第三章 共青團組織
第四章 民主黨派組織
第十二篇 行政、科研管理及支撐系統
第一章 行政管理
第一節 制度建設
第二節 文秘工作
第三節 檔案管理
第四節 綜合協調
第五節 對外接待
第六節 安全保衛
第二章 科研管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方向、任務、課題
第三節 計畫管理及其他
第三章 後勤服務工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住宅建設及小區改造
第三節 基礎設施及大修改造
第四節 環境綠化、美化
第五節 輔助系統
第十三篇 大事記
附錄
附錄1 蒞臨本所視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附錄2 歷屆所行政領導
附錄3 歷屆所務會議(所務委員會)成員
附錄4 歷屆所學術委員會
附錄5 歷屆學位評定委員會
附錄6 榮獲省級以上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人員名單
附錄7 中國科學院、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名單
附錄8 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名單
附錄9 享受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
附錄10 歷年晉升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名單
附錄11 所長簡介
附錄12 黨委書記簡介
附錄13 在所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簡介
附錄14 在所工作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簡介
附錄15 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蔣築英同志生平簡介
第二部分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自然概況
第二章 所史簡述
第二篇 機構沿革
第一章 研究所的變遷與職能部門的設定
第二章 所的研究方向與研究室設定的變化
第一節 建所初期所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室的設定(1958—1965)
第二節 研究所調整與“文化大革命”中所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室的設定(1965—1976)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研究方向及研究室的設定(1977—1999)
第三篇 科研工作
第一章 建所初期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發展時期的研究工作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發光學基礎研究
第三節 發光材料研究
第四節 發光器件液晶顯示及其他器件研究
第五節 套用研究
第六節 測試儀器及設備研製
第七節 電子技術
第八節 集成光學
第三章 科研管理
第四篇 科研成果
第一章 各時期科研成果概述
第二章 主要科研成果
第三章 歷年鑑定科研成果
第四章 專著、譯著、專利、論文
第五篇 企業發展
第六篇 開放實驗室建設
第一章 開放實驗室的組建與管理
第一節 組建過程
第二節 開放實驗室性質及管理
第二章 開放實驗室的運行
第一節 開放實驗室重點研究領域
第二節 承擔的研究項目及經費支撐
第三節 成果及論文
第三章 開放實驗室的隊伍建設與條件
第一節 人員培養及措施
第二節 開放實驗室重點實驗條件
第三節 國內外合作及學術交流
第四節 本所對開放實驗室的支持
第七篇 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
第一章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一節 國際合作與交流
第二節 外事工作管理
第二章 國內外學術會議
第八篇 人事、教育與研究生培養
第一章 人事、教育管理
第一節 人事、教育概況
第二節 職工隊伍建設及發展
第三節 科技人員考核及晉升
第四節 人員獎勵
第五節 人員調配及人才招聘
第六節 行政人員與工人的考核及晉升
第七節 離、退休人員管理
第八節 待聘人員管理
第二章 繼續教育與業務培訓
第一節 文化教育及業務培訓
第二節 崗位培養及重點培養
第三節 選派出國進修、留學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
第一節 研究生招生及培養
第二節 研究生管理
第三節 研究生教學
第四節 研究生學位授權
第五節 博士後流動站
第九篇 科研條件
第一章 占地與基建
第二章 實驗室建設
第三章 儀器設備
第一節 儀器設備的供應及管理
第二節 大型儀器設備引進
第四章 財務與經費
第一節 財務管理
第二節 經費來源及支出
第五章 圖書情報與編輯出版
第一節 圖書情報
第二節 編輯出版
第六章 附屬工廠
第十篇 黨群工作
第一章 黨的工作
第一節 初期黨組織
第二節 建立黨委
第三節 黨務工作重點轉移
第四節 整黨工作及黨員登記
第二章 群團與民主黨派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民主黨派組織
第十一篇 大事記
附錄
附錄1 蒞臨本所視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附錄2 歷屆所行政領導
附錄3 歷屆所務委員會
附錄4 歷屆學術委員會
附錄5 歷屆學位評定委員會
附錄6 榮獲吉林省勞動模範、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稱號人員名單
附錄7 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名單
附錄8 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名單
附錄9 享受國家級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
附錄10 歷年晉升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名單
附錄11 所長簡介
附錄12 黨委書記簡介
參考文獻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