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始於1996年成立的“開放系統與中文信息處理中心”。長期致力於知識驅動的自然語言理解前沿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始於1996年成立的“開放系統與中文信息處理中心”。長期致力於知識驅動的自然語言理解前沿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始於1996年成立的“開放系統與中文信息處理中心”。長期致力於知識驅動的自然語言理解前沿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研究方向主要圍繞網際網路環境下的自然語言理解這一中文信息處理領域的核心問題,開...
所屬實驗室:並行軟體與計算科學實驗室、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人機互動技術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網際網路軟體技術實驗室、基礎軟體測評實驗室 所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衛星導航套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 所屬研究室及研究中心:量子軟體研究室、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智慧型軟體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機構領導 實驗室領導:陳熙霖、山世光、蔣樹強 學術委員會:朱文武、周志華、周明、查紅彬、王佐仁、王海峰、芮勇、劉成林、高新波、傅小蘭、陳熙霖、鄭南寧、林惠民、李國傑、戴瓊海、高文 科研條件 重點實驗室設6個實體:數字媒體研究中心...
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實驗室成立於1993年,1994年由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為中國科學院開放實驗室,2001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在2002年全國信息領域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計算機科學實驗室被評為優秀實驗室。2005年經科技部批准開始進行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2007年完成建設並通過驗收。研究...
劉偉 劉偉,現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人機互動技術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副主任。人物經歷 2020年9月,擔任重慶大數據產業研究院服務團專家。
王宏安,博士,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人機互動技術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主任、創建並任人機互動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委員,ISO/IEC SC35技術委員會委員; 曾任英國Brunel ...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基礎軟體領域的核心技術進行研究、攻關和開發,旨在為國產基礎軟體產品研製基礎軟體平台體系,同時面向新的計算平台和計算環境開展軟體工程、系統工程、中文信息處理、系統安全等基礎軟體前沿技術研究。研究方向 1、基礎軟體及平台體系 (1)作業系統...
吳健,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人物簡介 職稱: 研究員 性別: 男 主要研究方向及簡介 系統軟體與中文信息處理 學習經歷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北京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軟體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97年9月~1998年7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研究生院進修碩士院研究生課程,已修完35學分,並完成了碩士論文研究...
計算智慧型與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是依託山西大學,順應國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及其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智慧型信息處理研究所的科研資源整合而形成的實驗室。研究方向 本實驗室現有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計算智慧型與數據挖掘技術、中文信息處理、智慧型軟體與智慧型電子產品 。重點開展粗糙集...
張振峰,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博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博士。中科院軟體所副總工程師、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實驗室主任 。基本信息 張振峰 男 博導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研究領域 可信計算與信息保障,密碼學與安全協定,網路信任 教育背景 1998-09--2001-06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通過與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的合作開發,將本實驗室建設成為智慧型信息處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為國際一流的智慧型信息處理研究和套用中心。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 (NKU,IIPLab)成立於1998年,隸屬於南開大學軟體學院。實驗室主任為黃亞樓教授,研究人員包括孫鳳池博士、殷愛茹博士...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二級 研究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擔任ACM SIGCHI中國分會主席(2011-2019)、中國...
調入中國人民大學之前,在中國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任中國科學院軟體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科學院軟體所開放系統與中文信息處理中心主任。曾任中國科學院軟體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軟體高技術分學術委員會主任。於北京大學獲計算機軟體理學學士學位,於中國科學院獲計算機軟體工學碩士學位、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工...
《中文信息學報》於1986年創刊,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和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合辦的學術性刊物,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會刊。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及時反映中國中文信息處理的學術水平,重點刊登中國中文信息處理基礎理論與套用技術研究的學術論文,以及相關的綜述...
2008~2010: 中科院計算所 網路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網際網路挖掘與搜尋研究組組長,副研究員 ;2006~2008: 中科院計算所 信息智慧型與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網際網路挖掘與搜尋研究組組長,副研究員;2003~2005: 中科院計算所 軟體研究室 信息分析課題組組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 Web挖掘與搜尋,文本分類與聚類,信息過濾,...
1995-今在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員、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000-2002年任所長助理,2002年8月任副所長,2002年10月任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2006年 10月起任黨委書記。 還在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並行計算與軟體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兼任實驗室主任。2015年7月免去其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副所長職務;研究...
張文博, 陳寧江,魏峻,黃濤. QoS獲益驅動的中間件調度框架研究. 《軟體學報》, 2006,17(6):1381-1390.張勇,黃濤, 魏峻,陳寧江. 基於容器中間件的組件系統體系結構性能評價. 《軟體學報》, 2006,17(6):1328-1337.花磊, 魏峻, 牛春雷, 鄭浩然. 動態模板驅動的高性能SOAP處理. 《計算機學報》,2006,29(7):...
和自動化所共同管理的。經過10 多年的建設與積累,面向全世界收集和開發了84 個語料庫。覆蓋漢字處理、語音識別與合成、機器翻譯、智慧型信息檢索等研究領域,其中還包括詞典和工具軟體。數據規模達到近500G。內容簡介 中文信息處理基礎資源庫是國際上最大的支持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研發的語料庫,是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
1999年起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參與實驗室共建。2012年起依託於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實驗室於199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實驗室擁有包括三個園區在內總計38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已建成網路安全實驗環境;擁有進口和國產各類先進的計算機、伺服器群、網路處理器開發平台、網路分析測試儀等科研設備1065台(套...
時不僅包括簡體漢字、繁體漢字,也包括藏文、蒙文、壯文、維吾爾文等大量少數民族的文字,周邊國家的日本假名、諺文,還包括古漢語文字、西夏文、契丹文等各種不同的文字。中文信息處理可以從硬體及軟體兩方面去看,以下詳述中文信息處理的發展歷史、現況及未來發展等多方面的面貌。範疇 基礎研究:漢字字頻統計、詞頻統計...
2020年9月29日,為了表彰吳志林博士在自動機理論和程式驗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CCF與IEEE CS決定授予他2020年“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教育背景 2002-09--2007-06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碩博連讀、博士 1998-09--2002-06 中南大學套用數學與軟體系 本科、學士 工作簡歷 2014-06~...
1991年湘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本科畢業,1994年湘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與中科院計算所CAD室聯合培養碩士畢業。1999年~2011年12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 先後在CAD室、國家智慧型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軟體研究室工作,擔任項目研究人員,室主任助理、副室主任,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
1991-至今 中國自動化學會計算機圖形學和CAD專業委員會主任。1992-至今 中國計算機學會CAD和計算機圖形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4-至今 國家八六三計畫CIMS主題專家組專家。1995-至今 浙大CAD和計算機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1995-至今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總工程師。1995-至今 中科院計算所CAD開放...
現擔任國家“863”計畫信息技術領域責任專家,國家文化部動漫產業技術專家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組成員,同時擔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科技委委員、中國聲學學會和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自動化學報》和《中文信息處理學報》編委等學術任職。第十三屆全 國 政協委員 學術...
由於文檔是信息的重要載體,文檔格式的國際標準之爭也就是信息資源控制權之爭,影響著世界軟體的前途。基本介紹 “標文通”由3家科研院所和5家單位共同起草。“標文通”是以中文辦公軟體的普遍需求為出發點,體現中文辦公特色的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性標準。該標準合理解決了不同辦公軟體間信息處理的差異性,規定了中文...
專家組成員;還先後擔任《計算機學報》《軟體學報》《自然科學進展》《Journal of Symbolic Computation》等雜誌的編委;中國軟體行業協會顧問;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武漢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工業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北大學、貴州大學等校兼職教授;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根據2019年12月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網站顯示,董韞美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多人。教育成果獎勵 1990年,董韞美被授予“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人物評價 董韞美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評)董韞美為中國計算機...
中文詞法分析是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與關鍵。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多年研究工作積累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漢語詞法分析系統ICTCLAS(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Lexical Analysis System),主要功能包括中文分詞;詞性標註;命名實體識別;新詞識別;同時支持用戶詞典。先後精心打造五年,核心升級6次,已經升級...
宋新航,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工作。人物簡歷 2019年9月 — 今: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 2017年6月 — 2019年8月:中科院計算所,博士後 2011年7月 — 2017年7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 2007年9月 — 2011年7月: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學士 研究方向 場景...
2009/09–2012/06,西北大學,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工學博士,導師 耿國華、周明全 教授 2006/09–2009/06,西北大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工學碩士,導師 華慶一 教授(期間:2007/10–2008/08,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人機互動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訪問研究人員,指導專家組:戴國忠、田豐研究員,張鳳軍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