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韞美

董韞美

董韞美,1936年3月生於中國雲南省。我國早期計算機軟體工作者之一。從50年代後期起從事計算機軟體的研究開發。60年代初、中期,主持和作為主力研製出我國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和有關計算機上的編譯器,其後的工作包括形式語言理論、編譯技術。從50年代後期起從事計算機軟體的研究開發,曾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工作。目前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韞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雲南
  • 出生日期:1936年3月
  • 職業:我國早期計算機軟體工作者之一
  • 畢業院校:美國Stanford大學
  • 信仰:無
  • 主要成就: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代表作品:語言BCY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個人成就,研究方向,研究內容,

人物簡介

董韞美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教授。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軟體研究學者之一。目前主要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研究形式規約的獲取與復用,提出基於復用的文法推斷方法,並提出一種新的遞歸函式理論:上下文無關語言上的遞歸函式CFRF.先後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多人。
198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工作。1978年赴美國Stanford大學進修。1983年起為研究員,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計算機科學開放實驗室(後稱重點實驗室)首屆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曾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工作。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式及其它系統軟體,曾在實際中長期套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先於國際上的一些著名工作,在形式文法、語法檢查和程式測試等方面解決了相同的問題。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方法及實現技術。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體復用技術研究。目前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曾先後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曾長期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和《計算機學報》主編等職。

人物經歷

195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數學系,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新成立的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
1978年赴美國Stanford大學進修。
1979年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參量圖形學方法,解決了有關的實現技術。
1983年起為研究員,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5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工作。
80年代中期以來,研究軟體復用技術。
90年代以來,研究形式規約的獲取與復用,提出基於復用的文法推斷方法,和提出一種新的遞歸函式理論:上下文無關語言上的遞歸函式CFRF.1993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式及其它系統軟體,曾在實際中長期套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先於國際上的一些著名工作,在形式文法、語法檢查和程式測試等方面解決了相同的問題。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方法及實現技術。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體復用技術研究。

個人成就

董韞美是中國計算機軟體先驅者之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了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式及其他系統軟體。其後的工作包括形式語言理論、編譯技術和軟體工具。1978-1980年,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參量圖形學方法,解決了有關的實現技術並建立了實驗系統,並發展成漢字字形設計系統。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體復用技術研究。目前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多人。曾獲1991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6月受聘為吉林大學教授。董韞美,我國計算機軟體先驅者之一,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1936年3月生於雲南昆明,195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1983年起為研究員,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1985年起到軟體所工作。1990年被授予“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已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20多人。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發表論文30餘篇。

研究方向

曾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工作。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式及其它系統軟體,曾在實際中長期套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曾先於國際上的一些著名工作,在形式文法、語法檢查和程式測試等方面解決了相同的問題。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出了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並在119機、109機、015機等機器上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程式及其他系統軟體。其後的工作包括形式語言理論、編譯技術和軟體工具。1978-1980年,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參量圖形學方法,解決了有關的實現技術,建立了實驗系統,後又發展成漢字字形設計系統。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體復用技術研究。在形式規約知識的獲取與復用研究中,提出通過機器學習獲取規約的MLIRF方法和有關的實現技術,提出上下文無關語言上的遞歸函式理論。目前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
他曾經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進行研究工作。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參量圖形學方法,解決了有關的實現技術,建立了實驗系統,進而發展成漢字字形設計系統。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體復用技術研究。目前主要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研究形式規約的獲取與復用,提出基於復用的文法推斷方法,並提出一種新的遞歸函式理論:上下文無關語言上的遞歸函式CFRF.先後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多人。

研究內容

董韞美通過按推導樹高度對句子分層,建立了句子集合中的分層詞典序。進而發展出一種基於文法的,依分層詞典序的,CFL句子計數和枚舉方法,獲得句子枚舉的多個高效算法。對於無二義CFG,首先提出一個基礎算法N2L,時間複雜度為O(n·lg(n)),n是被枚舉句子的長度。對N2L進行改造,得到兩個算法TD和BU,時間複雜度均為O(n)。對任意CFG,利用其推導樹文法為工具後,文法無二義的限制被去除。對於一般的CFG,不論是否二義文法,也得到了依分層詞典序的,時間複雜度為O(n)的枚舉算法,同時枚舉出句子及其推導樹。該文的結果,從正面圓滿回答了D(o)m(o)si提出的未決問題,即是否有按詞典序,時間複雜度為O(n)的枚舉算法?以及是否時間複雜度僅依賴於文法結構,及被枚舉字之前同樣長度的字的個數?本文給出的解答甚至比原問題所期望的更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