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所徽,所訓,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院直屬獨立單位),成立於1957年1月1日,是中國第一個專門的綜合性的科技史研究機構。
1962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代管。
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起初設有數學史、天工化物、生物地學史3個專業研究組。
1965年後,天工化物組中的工藝史部分單獨成立了工業技術史組。
1975年擴建為研究所後,所下設數學史組、天文學史組、物理化學史組、生物地學史組、技術史組和通史組。
1977年5月,哲學社會科學部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1978年1月1日,自然科學研究所重歸中國科學院。
1978年研究所將這些專業研究組合併為中國古代科學史研究室,並成立中國近現代科學史研究室。
1984年撤銷中國古代科學史研究室,成立中國科技通史、古代物理學化學史、古代生物學地學史、古代技術史、古代數學天文學史5個研究室。
1998年改變以往按學科史劃分研究室的辦法將研究室調整為4個:中國古代科學史研究室、技術與套用科學史研究室、中國近現代與世界科學史研究室、科技史理論與綜合研究室。
1999年12月被認定為科研基地型研究所。
2002年撤銷研究室,成立了研究部。科研人員由研究部統一協調。4月進入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
2006年成立“中國傳統科技文明研究中心”。4月進入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基地。6月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史研究室。
2010年4月成立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暨中國科學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2年底,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共有在職職工120人,研究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3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孫小淳、方在慶
研究人員 姓 名
主要研究方向
中國科學院院史
近現代技術史、航天史、技術經濟
技術史、數學史
中國古代科技史、地理史
中西科技交流史、力學史
農學史、環境史
牛頓研究,科學革命
冶金史,近現代技術史,比較科技史
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
物理學哲學,物理學史
STS,技術的社會史與科技政策
技術史與科技考古
中國近現代數學史、中國近現代科學社會史、中國科學院院史
古代阿拉伯數學史
中國古代醫學史
中國醫學史,人和動物的疾病防治史,藥物學史,醫學社會史,科學技術史文獻學等
中國科學史(明清數學史、明清天文學史、中國印刷史、科學社會史);明清史(中外科技、文化關係史,特別是中法、中英關係史,東亞科學交流史);明清天主教史。
科學文化
中國煉丹術,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文化學名詞
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國科技政策史;科技戰略
中國近現代科學史;地學史
日本社會經濟史 日本傳統工藝保護政策
生物學史
中國古代化學史、教育史等
天文學史
科技政策、科技戰略
醫學史
紡織史
物理學史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農業史
中國近現代科學史,法國科學與文化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口述史
科技發展戰略、科技史、科技與社會
物理學史
生物學史、環境保護史
科技社團史、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科學社會學
環境考古
天文學史
技術史、金屬史、冶金考古學、考古科學、文物保護科學技術藝術史、技術社會經濟史
物理學史、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STS;近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對James Clerk Maxwell及19世紀中葉英國電磁學史的研究上
明清科學史、中西科學交流史
技術史、中外科技發展比較;關注技術轉移、技術創新、工業化與現代化
天文學史, 科學史,科學史與科學社會學
數學史
主要從事地圖學史、中外科技交流史、中國科學思想史、中國科技通史和科技巨觀發展戰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國近現代技術史
中國天文學史
災荒史、科學社會史
科技戰略、STS
中國近現代科學史,中國科學院院史
中國近現代科學史、中國科學院院史
歷史地理學、藏學
中國近現代科學社會史、生物學史、教育史;口述歷史
徐丁丁
生物學史
天文學史 考古天文學
醫學社會史、中國近代生物學史、中美醫學交流史
中國古代造船技術、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與交流、中外造船技術交流、中國科技規劃與戰略研究
西方科技史、技術哲學
物理學史
西方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史理論
農學史
技術史與力學史;知識傳播史與比較史;科技發展戰略。
西方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科學革命,特別關注現代性的起源,科學與哲學、神學的關係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
地學史
科技考古
中國科學院院史;科技評估政策史;技術和工程哲學、
中國現代科學社會史、近現代化學史
中國古代紡織史及技術
數學史、科技戰略
明清史、軍事技術史
道家養生史、中西人體觀交流史、東西方心理學交流史
古代科技史、冶金史
中國數學史,中國傳統科學思想史
科研部門 截至2013年11月,研究所設有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國傳統科技文明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室(含中國科學院院史研究室)、西方科技史研究室三個研究室,以及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科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古天文聯合研究中心、中外科技發展比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學部學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
設施資源 截至2013年11月,研究所圖書館有藏書十四萬餘冊,其中線裝古籍三千八百餘種,近兩萬五千冊;西文、日文、俄文書二萬五千餘冊;中文期刊一千二百餘種合訂本八千餘冊;西文、日文、俄文期刊八百餘種,合訂本近八千八百冊。館內所藏的中國古籍中,包括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續修四庫全書》;《四庫未收輯刊》;《古今圖書集成》;經、史、天、算、醫和方誌等方面的善本珍本多種。
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11月,1980年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以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為掛靠單位,先後主辦過數十次國際和國內的綜合或分學科科技史學術會議。大型國際會議-第22屆國際科學史大會的組織工作即由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共同承擔。該所有人擔任國際科學史學會副主席、國際東亞科學技術醫學史學會主席等職,對團結國內科技史界力量,加強同國際科技史界的聯合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英國已故李約瑟博士、日本藪內清教授、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內的8名外國科學史家先後被該所聘為名譽教授。
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同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不斷進行科技史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後與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所、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柏林工大、愛爾朗根大學、圖賓根大學、義大利研究理事會、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法國遠東學院、韓國建國大學、俄國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日本九州大學、日本國寶聯盟、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葡萄牙科技部等中國國外機構均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並進行雙邊的人員互訪和圖書資料交換。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1月,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共發表學術論文約38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400餘部,*獲得近20項國家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多項部委科技成果獎以及中國圖書獎。近年來的突出成果包括編撰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10卷50分冊)、《中國文化通志 · 科技典》(10卷)和《中國近現代科學史》與《中國近現代技術史》等,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天文斷代研究,對世界著名實驗室的研究,對近百年來科學與技術發展歷程和創新規律的研究,關於印刷術起源和傳播的研究,參與製作《龍騰》大型系列片等。已經完成的重大課題有《中國天文學史大系》、《中國物理學史大系》、“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中國傳統技術綜合研究》(2系列共30餘卷)、《中國科學技術史》(30卷)等。
學術期刊 《自然科學史研究》(季刊)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科學史集刊》,是中國在科學史、技術史和醫學史領域惟一國家級的多學科綜合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致力於學術創新,支持學術自由和平等的方向,反映中國海內外科技史的最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發表科學技術史領域的綜合性研究、科技史理論和各學科史的論文、研究討論、評論、書評和學術信息等。
《中國科技史 雜誌》1980年5月創刊,為原《中國科技史料》,是中國惟一系統匯集中國科技史料的學術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中國近現代、尤其是近100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為主,在蒐集、搶救和整理史料的基礎上,推進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的研究。
《科學文化評論》創刊於2004年,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規劃戰略局主辦。主要登載科學與人文、科學與社會以及科技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科學文化評論》的欄目設計,基本上依照國際學術刊物的通行規範,按論文、評論(包括爭鳴、筆談、訪談等)和書評等加以分類,主要欄目包括專題、科技中國、科學與人文、科技與社會、學術前沿、人物訪談、讀書評論、機構簡介等。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11月,研究所設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並擁有科學技術哲學二級學科博碩點。
博士後流動站: 科學技術史
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 科學技術史
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 科學技術史
教學建設 截至2013年11月,研究所培養博、碩士研究生200餘名,在站博士後3人,在學研究生60餘人。
該所久保輝幸同學先後兩次參加本所的學生年終論文報告會,兩次均得獎,其中2008年得二等獎(本年度一等獎空缺)。在學習期間曾發表過一些論文;另外還有兩篇與畢業論文主題相關的論文分別被英國的《Asian Medicine——Tradition and Modernity》和本所的《自然科學史研究》接受,在近期發表。在2008年11月的第四屆亞洲醫學史大會上,他提供的論文曾獲獎勵。
文化傳統 所徽 所徽設計創意來自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算經《周髀》所保留之日高圖和勾股圓方圖:“圓出於方,方出於矩”;“度高者重表”,“雖天圓穹之象猶曰可度,又況泰山之高與江海之廣哉?”(後兩句出劉徽《九章算術序》)。一條地平假設,兩根量桿就導出測量太陽高度的方法,充分代表了公元紀年前後中國科學和技術的水平。
所徽 此圖如果著色,以橙紅塗圓形代表太陽,以綠色塗方形象徵科學史事業的繁榮,三個藍色的英文字母分別代表“歷史”、“科學”與“技術”。紅、綠、藍三原色又象徵事物的本原。對三原色的認識源於西方近代光學,而三原色同人類生命機理的關係乃由近代生理學直到當代基因理論所揭示。
所訓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語出太史公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籍此表達中國科技史工作者的抱負以及該所研究人員所肩負的使命。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所長:張柏春
黨委書記:袁萍
副所長:韓琦
歷任領導 職 務
姓 名
任 期
室主任
李 儼
1957—1963年
黨支部書記(負責人)
章一之 (兼室副主任)
1957—1958年
吳品三
1958—1964年
段伯宇
1964—1966年
所負責人
段伯宇
1975—1978年
黨支部書記(負責人)
夏 榮
1975—1976年
陸懷發
1976—1978年
所 長
倉孝和
1978—1981年
黨委書記
魯 琦
1978—1980年
張晉儒
1980—1982年
所 長
1983—1987年; 1987—1988年
黨委書記
孟繁順 (1984年前任臨時黨委代理書記)
1982—1987年
所 長
陳美東
1988—1993年
黨委書記
吳 昭
1987—1993年
所 長
廖 克
1993—1997年
黨委書記
吳 昭
1993—1995年
李根群
1995—1997年
所 長
劉 鈍 (兩屆)
1997—2001年;2001—2005年
黨委書記
李根群
1997—2005年
所 長
2005年—2009年12月
黨委副書記 (主持工作)
所 長
張柏春
2009年—2015年
黨委書記
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