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史可追溯於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瀾院士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成立時間:1953年1月
  • 人員:72人
  • 地址:北京
實驗室簡介,歷史沿革,

實驗室簡介

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史可追溯於1953年1月成立的以戴芳瀾院士為主任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在此基礎上,1956年12月成立中國科學院套用真菌學研究所,並成為於1958年12月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建所基礎,原“套用真菌研究所”成為微生物所的“真菌研究室”(簡稱“一室”),鄧叔群院士任主任,王雲章研究員任副主任。1985年8月,作為中國科學院首批開放實驗室之一,“真菌地衣系統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在“一室”的基礎上成立,魏江春院士任主任,莊文穎院士於1988年回國後任副主任。2001年11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真菌地衣系統學重點實驗室”。2011年10月,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設“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以我國真菌資源調查、收集和保藏為基礎,開展真菌的生物多樣性、系統分類、分子進化、生態功能、遺傳發育和代謝調控等基礎及套用基礎研究,促進我國生命科學進步和生物產業發展。在此基礎上,構建涵蓋標本、菌種、基因及代謝產物的真菌資源平台,為真菌生物資源的認識和利用、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72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研究員18人(含院士,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6人),副研究員16人,助理研究員23人,研究實習員15人;實驗室在讀研究生93人,在站博士後11人。現任室主任為劉杏忠研究員,副主任為白逢彥、郭良棟研究員。姚一建為中國菌物標本館館長。下設實驗室辦公室,陳玉文任行政主管,齊莎任學術秘書。實驗室實行依託單位領導、學術委員會指導、主任副主任提出方案、室務會決議、秘書實施,支部、工會和職代會監督的管理運行機制。

歷史沿革

1953年1月,前“中央研究院”與“北平研究院”的真菌部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真菌植物病理研究室”,戴芳瀾任主任兼真菌學組組長。
1956年12月3日,“中國科學院套用真菌研究所”成立,戴芳瀾任所長,鄧叔群任副所長兼真菌學研究組組長,王雲章任副所長。
1958年12月3日,“中國科學院套用真菌研究室”與“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研究組擴展為真菌研究室,簡稱一室。鄧叔群任主任,王雲章任副主任。
1985年8月12日,“中國科學院真菌地衣系統學開放研究實驗室”成立,並成為“中國科學院真菌地衣系統學重點實驗室”。魏江春任首屆院重點實驗室主任(連任兩屆)。
2011年10月14日,接科技部10月14日“國科發基【2011】517號”檔案,原“中國科學院真菌地衣系統學重點實驗室”申報的“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獲批准建設,劉杏忠研究員被聘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