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成為溫帶(東北)次生林生態系統資源、環境、生態功能等要素長期、系統觀測基地,森林生態領域研究基地,林業可持續發展技術研發、集成與示範推廣基地,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基地,森林生態領域的高端人才培養和科普教育基地及大數據網路信息示範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

研究方向

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以我國東北(溫帶)典型次生林生態系統為對象,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到景觀/流域尺度,開展次生林生態系統的長期野外定位觀測與試驗;結合室內模擬試驗、景觀模型,採用多方法印證、多過程融合和模型模擬等技術手段,進行長期定位觀測、研究及基礎數據積累;同時,注重林下資源開發、試驗示範和技術推廣,為東北溫帶次生林生態系統研究提供研究平台。主要研究方向:
(1)次生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調控;
(2)干擾條件下次生林生態系統主要生態過程;
② 干擾條件:自然干擾與人為干擾。其中,自然干擾包括極端氣候事件、全球變化等;人為干擾指促進正向演替干擾和導致逆向演替干擾。
(3)次生林生態系統功能提升與資源高效利用。

發展歷史

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始建於2003年,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大蘇河鄉長沙村(41º51′ 9.94″ N,124º56′ 11.22″ E)的龍崗山下(屬長白山余脈)。清原站建站之初為中科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所級站”,2012年被正式批准為中科院“院級站”,2014年成為中國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CERN)站;現為我國東北溫帶次生林生態系統 集野外監測、研究、試驗、示範、教學和科普於一體的綜合支撐平台。

科研條件

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圍繞如何實現溫帶次生林生態系統保護、恢復與資源利用等科學問題,開展了系統、長期的定位監測、試驗示範及科普培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我國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速生豐產林建設以及區域生態建設等重大林業生態工程提供重要的理論與技術支撐。近15年來,承擔了包括“ 973”計畫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課題、國家林業公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青” /“優青”項目、重點項目、面上/青年項目,遼寧省科技特派項目以及中科院“百人計畫”項目等課題;發表論文220餘篇(SCI收錄130餘篇),獲授權專利18項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遼寧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遼寧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獲國際林聯(IUFRO)科學成就獎等個人榮譽獎20餘項。

科研成就

①突破林分/林窗結構精準量化新技術並確定了結構調控基本原理,確定森林光環境計算及林窗上、下限確定的新方法,實現了方法學創新,建立了基於林分結構精準量化的次生林恢復結構調控和林下參培育技術體系;②探明自然干擾過程及其生態學意義,提出人為干擾度劃分新方法,明確干擾對次生林生態系統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生物多樣性變化、主要種群或群落更新演替等過程的影響規律,提出人工模擬自然干擾(林窗)促進森林恢復和林下中草藥栽培利用技術方案;③揭示了次生林建群樹種共存機制,闡明次生林生態系統主要樹種更新與共存之間的關係,建立促進次生林生態系統正向演替的結構調控途徑及林下山野菜複合經營模式;④闡明了次生林生態系統中落葉松人工林地力衰退、水源涵養林功能低下、長期生產力維持的凋落物等機制,提出防止地力衰退及生態功能提升的凋落物保護、結構調控對策與措施,以及提高林蛙養殖存活率/保存率的凋落物調控技術。

人才培養

現有2 7名研究人員,其中固定研究人員19人,外聘研究人員8人;另有監測技術人員5人,後勤及服務人員5人。近年來,圍繞森林生態學研究的不同領域,逐漸形成了包括“ 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中科院特聘研究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和遼寧省領軍人才等一批中青年科研隊伍。建站以來,清原站培養研究生、博士後累計89人,其中出站博士後3人,獲博士學位40人,獲碩士學位46人;在站博士後4人,在讀博士生14人,碩士生22人。其中,1人獲得中科院院長獎學金,2人獲得國家獎學金,2人獲得“三好學生”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