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內

《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內科學》的內容按我國傳統的內科學內容分為十個部分,每部分冠以總論,簡要介紹該部分疾病的共同要點。每一疾病的編寫由病例引導,內容包括概述、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鑑別診斷、治療、預後和預防等內容。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中一個涉及面廣、整體性強的學科,既是臨床各科的基礎,又與臨床各科有密切的關係。近年來,隨分子生物學技術、醫學影像技術、介入治療技術等快速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醫學正快速發展,內科學也同樣處在一個飛躍發展的新時期。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內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948頁
  • 開本:16
  • 定價:88.00
  • 作者:劉世明 羅興林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201041
  • 品牌: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內科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二篇 呼吸系統疾病
第1章 總論
第2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第一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節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第3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細菌性肺炎
第二節 非典型病原體所致肺炎
第三節 病毒性肺炎
第四節 肺部真菌病
第五節 其他
第六節 肺膿腫
第4章 支氣管擴張
第5章 肺結核
第6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7章 支氣管哮喘
第8章 肺血栓栓塞症
第9章 肺源性心臟病
第三篇 循環系統疾病
第四篇 消化系統疾病
第五篇 泌尿系統疾病
第六篇 血液系統疾病
第七篇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八篇 化謝疾病和營養疾病
第九篇 結締組織病和風濕性疾病
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文摘

第二篇 呼吸系統疾病
第1章 總論
臨床醫學近年來發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出現,新的理論不斷提出,發病機制不斷豐富、完善並得以進一步證實,診斷和治療技術不斷變化及提高。當然,呼吸內科也不例外,尤其是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制,社區與醫院內獲得性肺炎的新認識,支氣管肺癌的放、化療技術,以及機械通氣治療方法改進等取得明顯突破。呼吸重症監護病房(RICU及內科重症監護病房(MICU)的建立,監測技術及治療技術的改進及發展,明顯提高了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由於呼吸系統疾病仍然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及多發病,且個別病種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應引起高度重視。
呼吸系統的基本結構
呼吸系統是由鼻、咽、喉、氣道和肺等器官組成,其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呼吸道以環狀軟骨下緣為界,分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兩部分。上呼吸道由鼻、鼻竇、咽、喉構成,其功能除傳導氣體外,還有吞咽,濕化、加溫、淨化空氣,嗅覺及發音功能。傳導氣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段支氣管、細支氣管及終末細支氣管組成,氣管以下部分為下呼吸道。氣管分叉角度取決於胸腔形態、橫膈高度及體位,小兒分叉角為70°-80°,成人分叉角為55°-60°。分叉角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角度過大,可能是由於器官分叉下有腫大的淋巴結;角度過小,則有可能因一側支氣管受壓移位所導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