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3年2月,按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的決定,成立了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1955年劃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改稱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文學研究所,地址由北大遷往中關村。1958年10月底,研究所搬到城內建國門內大街五號,和學部機關與哲學、歷史等所同院。
1968年12月,研究所進駐了工人、解放軍宣傳隊領導所的工作。1969年11月學部到河南辦“五七”幹校,文學所編為幹校第五連,先到羅山落腳,後到息縣東嶽進行生產和清查“516”,最後遷到明港軍營。
1972年,學部遷回北京。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文學研究所即歸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1978年至1981年,按照中央和社科院的布置,研究所對所內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冤假錯案,進行了複查和落實黨的政策。
方針任務
文學研究所的方針任務是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文學理論﹑中國文學的現狀和歷史進行有計畫的系統的研究、總結經驗,建設和發展文學的各個學科,探索文學規律,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並通過研究工作培養新的文學研究人才。
學科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作為國家最高的文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規模最大的研究所之一。
本所學者陣容強大、學科門類齊全、學術資源豐富、學科優勢明顯。所內有多位在學界享有聲望的專家,有二十八位博士生導師和102位碩士生導師;有文藝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比較文學、民間文學 、台港澳文學與文化七個研究室;主辦有《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中國文學年鑑》三種學術刊物 ,以及“中國文學研究”大型學術網站。
人才培養
文學所2000年初設立了博士後流動站,成立了博士後工作領導小組(楊義、包明德、黨聖元、劉躍進、郭一濤、嚴平),博士後工作專家小組(楊義、黨聖元、
劉躍進、
趙園、劉揚忠、錢中文),制定了《博士後 工作暫行規定》。
本博士後流動站旨在擴大文學研究所與國際、國內學術界的合作與交流,擴大學術影響,利用文學所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現有的科研平台和學術資源,吸引、吸收中青年學術骨幹參與文學所的科研生產活動和課題研究,培養使用高層次人才,進一步推動文學所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
博士後工作站自設立起,招收了五批共23名博士進站工作。其中,招收計畫內博士後4人,裴登峰、劉方喜、胡博、劉為欽,劉方喜、胡博出站後留所工作;招收計畫外博士後19人,黃科安、王毓紅出站後回原單位工作,湯江浩、劉鋒燾、郝桂敏仍在站工作;張文利、張震英、馬茂軍、王澤強、艾麗輝、金雅、章輝、袁盛勇、劉忠、劉進才、歐陽文風、常彬、李洲良系2004年招收進站的計畫外博士後,計畫於2006年出站。2005年本站擬招收2名計畫內博士後和15名計畫外博士後,歡迎有志加盟的博士積極申請進站工作。
館藏圖書
文學所現有藏書50萬冊,文學藏書之豐富,為國內學術機構之冠。其中 ,珍貴的善本、孤本和近代出版發行的各種報刊和文學雜誌,以及通過幾代資料工作人員50餘年收集整理的中國文學研究方面成系統的剪報資料為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是國家級的哲學社會科學圖書情治單位。館藏圖書180萬冊,中文期刊2218餘種(含港台期刊89種),外文期刊953種,電子出版物600多種。它是我國館藏最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圖書館,並且是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指定的國家社會科學博士和碩士學位論文收藏點之一。
碩果纍纍
研究所成立後出版的集體編寫的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文學史》(三卷本)、《中國現代文學史》(三卷本,唐弢主編)、《文學概論》(蔡儀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三卷,毛星主編)等。另外,還編輯出版研究﹑選本﹑資料叢書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