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文選

中國社會學文選

《中國社會學文選》是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編者是應星,周飛舟和渠敬東。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社會學文選
  • 作者應星(編者), 周飛舟(編者), 渠敬東(編者)
  • ISBN:9787300140827
  • 類別:社會學
  • 頁數: 969頁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學文選(套裝上下冊)》內容有:1.1 中國社會的傳統品質、鄉土中國、宗法制度下的婚姻與家族、中國人的面子觀、中國法律之儒家化、1.2 中國傳統社會的瓦解與出路、鄉村建設理論、基層行政的僵化、第四種國家的出路、1.3 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新趨勢、從總體支配到技術治理——基於中國30年改革經驗等。

作者簡介

應星,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院長,社會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從“討個說法”到“擺平理順”》、《村莊審判史中的道德與政治——1951-1976年中國西南一個山村的故事》、《“氣”與抗爭政治一當代中國鄉村社會穩定問題研究》等。
周飛舟,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制度變遷和農村工業化:包買制在清末民初手工業發展中的歷史角色》、《以利為利:財政關係和地方政府行為》等。
渠敬東,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作有《缺席和斷裂:有關失范的社會學研究》、《現代社會中的人性及教育》、《組織變遷的社會過程》等。

目錄

導論
第一編 現代中國社會的形成
編 前言
1.1 中國社會的傳統品質
鄉土中國
宗法制度下的婚姻與家族
中國人的面子觀
中國法律之儒家化
1.2 中國傳統社會的瓦解與出路
鄉村建設理論
基層行政的僵化
第四種國家的出路
1.3 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
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社會結構演變的新趨勢
從總體支配到技術治理——基於中國30年改革經驗的社會學分析
第二編 經濟改革與社會變遷
編 前言
2.1 農業改革
小城鎮,大問題
半個世紀的農村制度變遷
村莊邊界的多元化——經濟邊界開放與社會邊界封閉的衝突
土地使用規則的不確定:一個解釋框架
低層政府干預下的軟風險約束與“農村合作基
2.2 非國有企業改革
占有制度的三個維度及占有認定機制——以鄉鎮企業為例
產權怎樣界定——一份集體產權私化的社會文本
逃避、聯合與表達:北京“浙江村”的故事
跨國勞動過程的空間政治:全球化時代的宿舍勞動體制
2.3 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轉變的三個命題
為什麼內部市場機制會失敗——對一個國有企業組織形態的經濟社會學分析
社會轉型與工人階級的再形成
第三編 政治治理與社會結構
編 前言
3.1 單位政治
單位: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形式
資源與交換——中國單位組織中的依賴性結構
單位:制度化組織的內部機制
3.2 政府間關係
分稅制十年:制度及其影響
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
作為制度運作和制度變遷方式的變通
3.3 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
中國政府在社會福利中的角色重建
老工業基地的失業治理:後工業化和市場化——東北地區九家大型國有企業的調查
自願性與強制性之間——中國農村合作醫療的制度嵌入性與可持續性發展分析
3.4 鄉村治理
“軟硬兼施”:正式權力非正式運作的過程分析——華北B鎮定購糧收購的個案研究
村莊自治與國家政權建設——華北西村案例分析
集體上訪中的“問題化”過程——西南一個水電站的移民的故事
3.5 城市治理
中國的社會中間層:社團發展與組織體系重構
國家、權力與街區空間——當代中國街區權力研究導論
行動力與制度限制:都市運動中的中產階層
第四編 社會生活與社會階層
編 前言
4.1 家庭與人口
當代中國家庭結構變動分析
近期中國農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一個社會學的視角
代際關係中的公平邏輯及其變遷——對河北農村養老事件的分析
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
4.2 生活方式與社會關係
從禮儀看中國式社會理論
消費制度、勞動激勵與合法性資源——圍繞城鎮職工消費生活與勞動動機的制度安排及轉型邏輯
中國社會的求一助關係——制度與文化的視角
“自己人”:信任建構過程的個案研究
4.3 社會階層與流動
“丁字型”社會結構與“結構緊張
制度轉型與分層結構的變遷——階層相對關係模式的“雙重再生產階層地位對城市居民社會網路性質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