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創新獎

中國社會創新獎

“中國社會創新獎”評選活動是由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等共同發起,意在為了激勵和推廣社會創新的先進經驗,加深對社會創新的理論研究,推進中國特色的社會建設事業。回響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社會創新獎
  • 發起單位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
  • 負責實施單位: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
  • 目的:激勵和推廣社會創新的先進經驗
背景介紹,宗旨與性質,目標與原則,評選範圍,申報條件,評選標準,評選程式,研究與推廣,組織機構,首屆影響,第二屆盛況,

背景介紹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創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潮流。在我國,自黨的十七大以來,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也越發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創新同樣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發現和鼓勵各類公民社會組織在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創造社會價值、促進社會進步中的創新行為,總結並宣傳推廣中國社會創新的先進經驗,促進和推動社會公平與社會善治,在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北京華夏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的支持下,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發起了“中國社會創新獎勵與研究計畫”。

宗旨與性質

1、宗旨
“中國社會創新獎”是“中國社會創新獎勵與研究計畫”的主要組成部分,旨在發現和鼓勵各類公民社會組織在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創造社會價值、促進社會進步中的創新行為,總結並宣傳推廣社會創新的先進經驗,促進和推動社會公平與社會善治。
2、性質
“中國社會創新獎”是一項民間獎,由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發起,由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負責實施,由專家委員會依據科學的評審程式和評估標準對申請項目進行嚴格評選,並最終產生優勝獎。

目標與原則

1、目標
(1)發現和鼓勵各類公民社會組織在解決社會問題、提供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的創新行為,總結並宣傳推廣社會創新的先進經驗;
(2)鼓勵和引導公民社會組織以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的方式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促進社會公平和推動社會善治;
(3)建立一套客觀、科學的社會創新評價體系,對公民社會組織的社會創新行為進行獨立的評估和獎勵,推動公民社會的健康發展;
(4)對公民社會組織的社會創新行為進行研究和理論總結,積累社會創新知識,推動建立社會創新的國際國內交流平台。
2、原則
(1)非營利。該項目不以營利為目的。
(2)獨立。該項目採取科學、客觀和學術的標準獨立評價社會創新行為。
(3)公正。整個評價和選拔過程是公正的。
(4)透明。整個活動的運作公開透明。

評選範圍

凡是由社會組織、社會企業及其它公民社會組織在社會領域中採取創新的、有效的、可持續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創造社會價值、促進社會進步的項目均屬於評選範圍。

申報條件

1、組織性。申請項目必須是中國境內合法的社會組織所從事的公益項目。
2、創新性。申請項目必須在相應活動領域提出新的創意,或將新理念付諸行動在業界處於領先地位。
3、公益性。申請項目必須是旨在促進社會公益的非營利活動。
4、時效性。在申請期限之前該項目已實施6個月以上,並產生效果。

評選標準

1、創新程度。該項目在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推動社會建設和促進和諧社會發展方面具有相當的創新性。
2、效益程度:該項目在相關領域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益,且已被事實充分證明或得到受益者廣泛認可。
3、參與程度。該項目本身體現了多元合作、廣泛參與和透明等特徵,有助於提高公民參與,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
4、重要程度。該項目在推動公民社會參與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公正、促進社會善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推廣程度。該項目具有一定的示範和推廣意義,能為其他社會組織所效仿和借鑑。

評選程式

1、啟動與公告
首屆“中國社會創新獎”擬在6月份正式啟動,屆時將在“中國社會創新網”上發布評選公告。
2、項目申報
(1)自願申報:在“中國社會創新網”自行下載申請書並郵寄給組委會。
(2)邀約申報:組委會郵寄申請書,邀請申報。
(3)推薦申報:專家推薦,申請書可自行下載或由組委會郵寄。
9月30日為截止日期。從啟動之日起至截止,項目申報可隨時進行,錯過本屆截止日期自動視作下一屆的評選對象。
3、項目初選與公示
組委會對申報項目進行資格審查和初選,產生20個入圍項目,在“中國社會創新網”公示15天。
4、入圍項目實地調查
組委會派出調查組,對入圍項目進行初步評估,寫出評估報告。實地調查歡迎學者、專家和媒體參與。
5、專家委員會選拔
專家委員會依據評估報告,選拔產生不多於10個優勝獎和若干提名獎。選拔過程除邀請媒體參加外,還對外開放,邀請有關人員參加。
6、發布與頒獎
最終獲獎名單將在“中國社會創新網”公布,並頒獎。

研究與推廣

配合“中國社會創新獎”評選活動,本項目還將建立起中國社會創新案例和數據資料庫,為推動和深化社會創新領域的研究做出貢獻。預期主要成果有:
1、設立“社會創新網”。
2、編輯《社會創新觀察》。
3、出版《中國社會創新案例研究報告》。
4、出版《中國社會創新藍皮書》。
5、舉辦“社會創新國際論壇”。

組織機構

該項目由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負責實施。
1、指導委員會
指導委員會是最高決策、諮詢和監督機構。指導委員會職責包括:(1)審議批准組委會的工作計畫;(2)審議批准預算方案;(3)籌措資金;(4)聘請專家委員會;(5)對項目改進提出建議,幫助協調各種關係。
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由中共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何增科教授擔任。指導委員會特聘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擔任總顧問。
2、全國專家委員會
中國社會創新獎專家庫由來自公民社會、社會組織、創新、治理、企業社會責任等研究領域的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每年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產生,人數在15人左右,且為奇數,負責選出20個入圍項目。
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教授擔任。
3、全國選拔委員會
全國選拔委員會負責項目的最終選拔和頒獎,由對公民社會具有密切關注和強烈責任感的知名人士組成,其人員結構將充分考慮性別、職業、地區等因素。全國選拔委員會負責從20個入圍項目中最終選出不多於10個優勝獎項目。
4、組委會
主任:周紅雲博士
副主任:丁開傑博士
主任助理:莊明龍寧麗
組委會為執行機構,“中國社會創新獎”一切文字的解釋權和智慧財產權歸組委會。

首屆影響

首屆“中國社會創新獎”評選活動在北京啟動。這項活動得到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學術界、媒體和廣大社會創新實踐者的大力支持和鼓勵,反響良好。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共收到161個社會創新申報項目,首屆“中國社會創新獎”的申報活動具有五個顯著特點:一是申報項目眾多,凸現了社會創新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二是社會創新項目地區分布廣泛,161個項目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三是社會創新項目主要集中在弱勢群體保護,社會事業,公益支持,社區服務,扶貧濟困和環境保護六大領域。其中弱勢群體保護類的項目高達52個。四是161個申報項目中有122個,約占3/4,來自各級登記註冊的社會組織,其它項目主要來自工商註冊的公益組織,這凸顯出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日益成為中國社會創新的主力軍。五是申報的社會創新項目凸顯出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媒體和企業跨界合作的特點。

第二屆盛況

2012年12月22日,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第二屆“中國社會創新獎”(2012)選拔頒獎大會隆重舉行。來自中央編譯局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黨政部門和學術機構的官員、學者,以及24個入圍項目代表和媒體代表約200人參加了會議。第二屆“中國社會創新獎”於2012年7月12日在深圳慈展會上正式啟動,截至2012年9月30日,中國社會創新獎組委會共收到249個社會創新申報項目。
與第一屆相比,本屆申報項目表現出以下顯著特點:一是申報項目眾多,增幅明顯。與首屆161個相比,申報數量增加了88個,反映出社會創新在中國的蓬勃發展趨勢。二是申報社會創新獎的地區分布更加廣泛。249個申報項目覆蓋面涵蓋了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三是社會創新的領域不斷拓寬,但創新的重點則相對集中。社會創新的領域包括弱勢群體保護、社會事業、公益慈善、社區服務、扶貧濟困和環境保護六大領域,其中弱勢群體保護類的項目高達74個,接近申報項目的三分之一。四是除了社會組織外,越來越多的社會企業參與申報中國社會創新獎,這表明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開始成為中國社會創新的主力軍。五是社會創新成為整合各方資源的重要平台,有更多的項目是以包括政府、社會組織、媒體和企業等主體在內的多元跨界合作形式展開的。六是信息、通訊和網路技術尤其是新媒體技術在社會創新中的套用日益廣泛,科技成為撬動社會創新的有力槓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