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據作者前言所述,這些文章,除第一篇是概論中國石窟寺之外,其餘22篇,依據內容可分作六組。
第一組兩篇,探討了中國現存兩處最早的石窟遺蹟--新疆克孜爾石窟和
甘肅涼州石窟。前者著重部分洞窟類型和年代的探討,最重要的是論述了龜茲石窟在佛教東傳中的地位;後者著重特徵的分析,認為“涼州模式”表現了佛教文化傳播中的曲折現象。第二組五篇,都是關於5世紀後期開鑿的武州山石窟(雲岡石窟)的討論文章。
《中國石窟寺研究》既是宿白先生50年(1947-1996)來從事中國石窟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他如何進行中國石窟寺考古的一個真實寫照,更是中國石窟寺考古學創建歷程的一部全面記錄。其
材料豐富、條理明辯、分析與綜合極其功力。先生對中國石窟寺嚴謹的區系研究與編年體系,充分確立了歷史考古學方法在石窟寺研究中的地位。借用陳寅恪先生“其著作可以轉移一時之風氣,而示來者以軌則也”一語來評價宿白先生的《中國石窟寺研究》,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此外,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
徐苹芳教授在《中國石窟寺考古學的創建歷程--讀宿白先生<中國石窟寺研究>》中一文特別指出:這是一部研究中國石窟寺考古學的專著。它既是當代中國考古學研究中的一項豐碩學術成果,也是近年中國考古學的重要著作"。宿白先生在建立中國石窟寺考古學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認為,他對中國石窟寺的研究實際上是反映著中國考古學在石窟考古研究方面的全部歷程。我們在評論他的《中國石窟寺研究》這本學術論著時,必須從這個角度出發,否則便不能真正把握這部著作的學術意義。我寫這篇文章便是要從闡明這部學術著作的意義上來作些評論,因為,它關係到中國歷史考古學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是中國考古學上的大事。
主要觀點
佛教石窟淵源於
印度,中國開鑿石窟始於3世紀,盛於5-8世紀,最晚的可到16世紀。中國的石窟可分七類:(一)窟內立中心塔柱的塔廟窟;(二)無中心塔柱的佛殿窟;(三)主要為僧人生活起居和禪行的僧房窟;(四)塔廟窟和佛殿窟中雕塑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五)佛殿窟內設壇置像的佛壇窟;(六)僧房窟中專為禪行的小型禪窟;(七)小型禪窟組成的禪窟群。根據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異,中國佛教石窟可分為新疆、中原北方、南方和西藏四大地區。雖然石窟寺考古學有其共有的宗教特徵,但由於各區域經濟狀況、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上的差異,石窟寺也同其它考古材料一樣,呈現出明顯的地方特徵。
新疆地區的石窟,分布在喀什以東的
塔里木盆地北沿一線,集中的地點有古龜茲(今庫車、拜城一帶)、古焉耆(今焉耆七格星一帶)和古高昌(今吐魯番附近)三區。新疆石窟多塔廟窟、大像窟、僧房窟、禪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構成的組窟,也有少量的禪窟群。5世紀以後,方形佛殿窟數量增多,出現了佛壇窟。焉耆、吐魯番一帶還有洞窟前面接砌土坯前堂和竟用土坯砌建的洞窟。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除一般僧房窟外,窟內都繪
壁畫,絕大部分原來還置有塑像。塑繪內容。6世紀以前主要有釋迦、交腳彌勒和表現釋迦的本生、佛傳和因緣等圖像。6世紀出現了千佛。8世紀以來,中原北方地區盛行的阿彌陀和阿彌陀淨土以及其他淨土,還有一些密教形象,都逐漸傳播到這裡,壁畫布局和繪畫技法也較顯著地受到了中原北方石窟的影響。
中原北方地區指新疆以東、
淮河流域以北以迄長城內外的廣大地區。這個地區石窟數量多,內容複雜,是中國石窟遺蹟中的主要部分,可以再細分為河西、甘寧黃河以東、陝西、晉豫及其以東等四區。中原北方石窟中,河西和甘寧黃河以東兩區多塑像壁畫,陝西和晉豫及其以東兩區多雕刻。四個地區中,除個別石窟外,多雜有摩崖龕像。
中原北方窟龕的發展演變,大體可分為四期:第一期即5-6世紀,是這一地區開鑿石窟的盛期,洞窟形制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廟窟,也有少量禪窟和禪窟群。主要造像有三世佛、釋迦、交腳彌勒、釋迦多寶對坐、千佛和思維像,其次有本生、佛教和維摩文殊對坐像。七佛、無量壽(阿彌陀)、倚坐彌勒、
觀世音和騎象的普賢像等出現較晚。第二期即7-8世紀,主要盛行佛殿窟、大像窟,較晚出現佛壇窟。除釋迦造像外,阿彌陀、彌勒、藥師等淨土圖象和觀世音像逐漸複雜起來,出現了地藏像,密教形象也開始盛行。第三期即9-10世紀,石窟開鑿漸趨衰落,石窟形制摹擬地上佛殿的情況日益顯著,佛殿窟後面鑿出了背屏,窟前接建木構堂閣的作法開始流行。窟內壁畫盛行排列多種經變的新形式。佛龕兩側流行文殊、普賢相對的布局。
文殊似乎受到更多的重視,敦煌莫高窟和富縣石泓寺都出現了“文殊窟”。對觀世音的崇拜更為普遍。許多地點出現了觀世音的各種變相。天王的形象也在這個階段逐漸盛行。第四期即自11世紀以後,開鑿石窟的地點愈來愈少。造像題材除前期習見者外,羅漢群像逐漸盛行,還出現了羅漢群像與佛傳結合的場面。出現了布袋和尚。儒釋道合流的形象也在石窟中出現。慶陽平定川石窟中1095年雕造的“三教諸佛”,是現知中原北方地區這類題材的最早實例。13世紀太原龍山開鑿了全真道教石窟。13-14世紀莫高窟、榆林窟開鑿藏傳佛教的“秘密堂”。16世紀初開鑿的平順寶岩寺石窟出現了水陸道場的連續浮雕,有的窟內外全部雕出了仿木結構。石窟摹擬地上佛殿的作法,年代愈晚愈突出。
南方地區指淮河以南地區。這個地區
石窟數量不多,布局分散,除個別地點外,摩崖龕像多於洞窟。鑿於5-6世紀之際的南京棲霞山龕像和新昌剡溪大佛,原都前接木構殿閣。廣元一帶6紀的石窟,形制多屬佛殿窟,少數為塔廟窟。這時期的主要造像除釋迦外,多無量壽(阿彌陀)和
彌勒倚坐像,還有釋迦多寶對坐像。自8世紀以後,四川岷江、喜陵江流域諸窟龕盛行倚坐彌勒、淨土變相和各種觀世音造像。10-11世紀多雕地藏和羅漢群像。11世紀大足石篆山出現了最早的儒釋道三教石窟。12世紀大足大佛灣造像內容更為龐雜,除佛傳、經變、觀世音等形象外,還有祖師像和藏傳佛教形象。杭州西湖沿岸的窟龕開鑿於10-14世紀,13世紀末以前多雕阿彌陀、觀世音和羅漢像,13世紀以後多雕藏傳密教形象。開鑿於9-13世紀的大理劍川石窟都是佛殿窟,9世紀造像主要有彌勒和阿彌陀,10世紀以後主要造像有觀世音、毗沙門天王和密教的八大明王,最具地方特色的是南詔王及其眷屬為主像的窟龕。
西藏地區石窟多不具造像的禪窟和僧房窟。摩崖龕像分布廣泛,題材多釋迦、彌勒、千佛、十一面觀音和各種護法形象,並多附刻六字真言。以上窟像的雕鑿時間,大都在10世紀以後,即藏傳佛教所謂的後弘期。拉薩藥王山是西藏窟龕較集中的一處。山南麓密布摩崖龕像,東麓的札拉魯浦石窟,是現知西藏惟一的一座吐蕃時期開鑿的塔廟窟,塔柱四面各開一坐佛龕,窟壁雕像多後世補鐫。該窟右上方鑿出附有石床的僧房窟。山南扎囊、乃東等地的天然溶洞,有不少相傳是吐蕃時期高僧的禪窟。扎囊查央宗山溶洞內。後世建有經堂和附有右繞禮拜道的佛殿,殿內奉蓮花生塑像,傳文該洞原是蓮花生的禪窟。後弘期這類禪窟窟前有的還接建木結構,如薩迦北寺夏爾拉康。窟形規整、四壁滿繪佛像的佛殿窟,似多見於西部的阿里地區。
作者簡介
宿白,1922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宿白先生長期從事歷史考古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範圍廣博,在宗教考古、建築考古、印刷考古和版本學等領域的造詣為學界所公認,尤其專長漢唐考古、宋元考古和佛教考古,在歷史考古學上是一位集大成者。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他重視遺址發掘,同樣重視文獻考據和田野調查實習,主張文獻考據同考古發掘資料分析相結合。講授的課程有魏晉南北朝隋唐考古、古代建築、古代陶瓷、古代葬書、中國考古學(下)、中國佛教考古學、從考古發現看中西文化交流、漢文佛籍目錄和《歷代名畫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