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中國石油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以石油為特色的高等學校,成立於1953年,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被譽為“石油科技人才的搖籃”。建校50多年來,為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15萬名各類畢業生,走出了14位兩院院士,湧現出了吳儀、周永康等一大批傑出校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創辦時間:1953年
  • 所屬地區:山東
  • 學校屬性:實驗教學中心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石油工程學院是中國石油大學的龍頭學院,擁有“油氣井工程”和“油氣田開發工程”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和“流體力學”3個碩士點。石油工程專業為全國排名第一的A++專業、教育部特色專業和山東省品牌專業。近年來,中心建成了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
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伴隨著學科和專業的發展而不斷壯大。1953年,在前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建成了我國最早的石油工程類專業實驗室。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體現中國石油大學辦學特色、在國內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的實驗教學中心。2008年,中心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發展歷史

第一階段——辦學初期,創業起步階段(1953~1968)
1953年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係為基礎成立北京石油學院,開始組建新中國第一個鑽井工程專業和採油工程專業。鑽井、採油專業的教師由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等院校的部分教師和油田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開展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教材建設。“鐵人”王進喜的師傅田大連從油田調到專業實驗室,加強了實驗室力量,研製了一系列實驗設備和教具,直接為實踐教學和油田生產服務,在教學中注重“鐵人”精神的傳承。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經過十餘年的建設和發展,鑽采專業實驗室初具規模。同時,為了支援兄弟石油院校的建設和發展,一大批北京石油學院的教師和畢業生充實到兄弟石油院校的教師隊伍中,為這些學校開設課程、建立實驗室起到帶動作用。
第二階段——遷校油區,恢復重建階段(1969~1993)
1969年,學校遷校勝利油田,開始了新的創業歷程。在文革那個特定的年代,學校招收的工農兵大學生半工半讀,在荒蕪的鹽鹼地上建起了學校的基本設施,參加了勝利油田大會戰,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錘鍊成長。特別是恢復高考以後,學校的實驗室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憑藉靠近油區的優勢,在油田兄弟單位的大力幫助下,開設了水泥實驗、環空水力學實驗、岩石硬度實驗、油層物理實驗等,各專業實驗室紛紛成立,完成了大量實驗教學任務,實驗教學設備的研製成果顯著,滿足了實驗教學的需要,並且在油田得到廣泛套用。1993年,孫士孝等人完成的《常規岩心分析儀器研製 》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獎。1996年,該項目又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三階段——系統規劃,加速發展階段(1994~2004)
1994年,為了適應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整合了油層物理、採油工程、鑽井工程、油田化學和流體力學等實驗室的優勢資源,組建了石油工程中心實驗室,統籌實驗室建設、規劃和發展,1998年被評為山東省高校一類實驗室。
2001年更名為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了“實驗教學改革和建設指導委員會”,由院士、教授、院領導和實驗技術專家組成,負責實驗室建設總體規劃。實驗室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石油工程專業改革與建設”項目1999年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石油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研究”項目2001年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第四階段——資源整合,提高水平階段(2005~)
2005年,隨著石油工程專業本科生入住青島校區,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重點轉移至青島校區。在青島校區實驗室建設過程中,注重打造現代化的多功能實驗室,增加綜合設計型和研究創新型實驗的比例,提升實驗儀器的性能和功能,加大實驗室開放的力度,並將教學和科研實驗室統籌建設,相互支持,中心的硬體條件及軟體環境顯著改善。針對兩校區的特點,對兩校區的實驗室功能進行了劃分:青島校區作為實驗技能訓練基地,東營校區作為礦場實驗基地,功能互補,完善了教學體系,走出了一條石油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之路。2008年,中心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