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成立於2009年6月,是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直屬研究院,是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工程院定位是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業務發展的參謀部、石油工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和國內外石油工程技術支持中心。

工程院以井筒技術為主,從事石油鑽井、完井、測井、錄井、測試、儲層改造及海洋石油工程等專業的發展規劃研究、科研攻關、產品研發和推廣套用。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工程院擁有2個國家科研平台,1箇中國石化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本部設在北京,設立6個職能部門、8個研究所、4個技術中心,京外設1個直屬單位、2個分院。截至“十二五”末,工程院用工總數525人(院本部371人,德州大陸架公司154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外文名: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 簡稱:工程院
  • 創辦時間:2009年6月
  • 屬性: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直屬研究院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石油工程業務發展的參謀部
    石油工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
    中國國內外石油工程技術支持中心
  • 主管部門: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 現任領導:院長:路保平
    黨委書記:趙金洲
  •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8號北辰時代大廈10層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組織部門,人員編制,設備資源,科研成就,研究成果,學術期刊,人才培養,資質證書,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65年6月9日,地質部石油鑽探技術研究隊成立。
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1984年4月4日,發展為地質礦產部石油鑽井研究所。
1997年2月,更名為中國新星石油公司石油鑽井研究所。
2000年3月,更名為中國石化新星公司石油鑽井研究所。
2000年7月,經過合併重組的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成立,以中國石化新星公司石油鑽井研究所為基礎建立以德州石油鑽井研究所。
2009年6月,以德州石油鑽井研究所為基礎組建了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科研條件

組織部門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工程院擁有2個國家科研平台,1箇中國石化重點實驗室;本部設在北京,設立6個職能部門、8個研究所、4個技術中心;京外設1個直屬單位、2個分院;以陽坊實驗室為核心,建設有岩石力學實驗室、鑽井液完井液實驗室、儲層保護實驗室、固井實驗室、完井實驗室、測量與儀器實驗室、儲層改造實驗室、測錄井實驗室、非常規油氣工程實驗室、物理模擬實驗室以及數字鑽井實驗室等11個實驗室;在德州建設有井下工具實驗室與產品中試基地,在新疆輪台、四川德陽、伊朗雅達建有駐外實驗室,在中石化沙特研發中心、休斯頓研發中心建有聯合實驗室。
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工程院為中國石油鑽采設備與工具標準化委員會井下工具工作部、中國石化石油工程標準化委員會秘書處掛靠單位。
國家科研平台:頁岩油氣富集機理與有效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頁岩油研發中心
中國石化重點實驗室:中國石化固井與完井重點實驗室
職能部門:院長辦公室、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科技管理部、計畫財務部、技術推广部
研究所:戰略規劃研究所、鑽井工藝研究所、鑽井液研究所、固井研究所、完井研究所、儲層改造研究所 、測錄井研究所、信息與標準化研究所
技術中心:實驗中心、完井技術中心、工具與材料研發中心和海外石油工程技術中心
京外直屬單位:德州大陸架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暨德州石油鑽井研究所
分院:石油工程勝利分院、中原分院
研究院實驗室:岩石力學、鑽井液與完井液、固井、測錄井、儲層改造等

人員編制

截至2016年7月,工程院擁有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集團公司高級專家8人,國家智庫研究員1人,省部級突出貢獻專家3人,集團公司學術技術帶頭人9人,聘外籍專家3人,閔恩澤、孫越崎獎12人,中國石化優秀創新團隊4個。
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截至“十二五”末,工程院用工總數525人(院本部371人,德州大陸架公司154人)。院本部博士、碩士人員比例達82%,擁有高級職稱229人,占本部人數68%,其中正高級職稱49人。
百千萬人才工程丁士東、曾義金
國家突出貢獻專家:丁士東、路保平
千人計畫:湯才木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牛新明、馬開華、路保平、林永學、胡群愛、侯緒田、丁士東、曾義金

設備資源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工程院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岩石三軸應力測試系統、壓裂裂縫測斜儀、耐高溫無線隨鑽測量儀等大型試驗裝備300餘台套,設計分析軟體60多套。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 科研綜述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工程院累計承擔國家973、863、重大專項以及中國石化等重大項目242項,其中,25項成果經鑑定均達到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獲國家級重點新產品3項,申請專利154項(發明專利110項),發表論文416篇,出版專著6部;制修訂標準35項;形成了深井超深井鑽完井、複雜地層條件固井等特色技術和高端產品系列。
  • 核心技術
工程院針對中國複雜地質特性與山地地表條件,建立了頁岩氣一體化鑽完井及網路壓裂設計方法,制定了頁岩氣“井工廠”作業流程與水平井快速鑽井技術,研製了油基鑽井液和彈塑性水泥漿體系,開發了滑溜水壓裂液和分段壓裂工具,形成了一套網路壓裂、裂縫檢測和壓後評價技術等,具備了2000米水平段水平井鑽完井及20段以上分段壓裂技術支持能力,全面支撐了中國石化頁岩氣勘探突破和產能建設。
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工程院針對西部複雜地層和川東北高溫高壓高含硫油氣藏等,建立了鑽井地質環境因素描述、複雜故障預測及超深井最佳化設計方法,配套了控壓鑽井裝置,完善了超深井提速提效鑽井技術,開發了高溫高密度鑽井液體系及高密度防氣竄水泥漿體系,形成了巨厚鹽膏層鑽井、高壓酸性氣藏完井及測試、防漏堵漏及安全控制等複雜地層鑽完井關鍵技術,保障了中國石化海內外超深井安全高效鑽完井作業和深層油氣勘探開發。
工程院針對塔河及外圍、普光、元壩和東部老油藏等提高單井產量和採收率的技術難題,攻克了大位移井及超深水平井軌跡設計及控制方法,研製了隨鑽測量儀器及隨鑽壓力測試裝置,形成了超深水平井鑽完井和大位移防磨減阻及軌跡控制技術等,具備了依靠自主技術支撐中國石化超深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鑽完井技術能力,在元壩創出了井深7971m、垂深6956m兩項世界紀錄。
工程院針對碳酸鹽岩、緻密砂岩、薄油藏等特殊儲層,研發了特殊儲層測井解釋方法與軟體、水平井測井解釋技術及隨鑽地層測井評價技術,開發了碳酸鹽岩耐溫交聯酸體系和替代瓜膠聚合物清潔壓裂液體系,研製了射流式和滑套式水平井分段壓裂工具與技術,在塔河、鄂爾多斯等油田規模化套用,儲層識別精度85%以上、改造有效率100%;五是深水鑽完井技術,針對南海和海外深水作業區塊,初步建立了深水鑽井風險評估與控制、淺層地質災害識別評價技術,開發了低溫鑽井液和水泥漿固井技術、基本形成了深水安全鑽井等配套技術,現具備了2000米水深鑽完井設計及技術支持能力。
  • 品牌技術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工程院開發了超高密度(3.0 g/cm3)、低密度(0.5 g/cm3)、耐高溫(240 ℃)、強抑制等SM系列鑽井液體系及關鍵處理劑,研製了惡性漏失堵漏技術及材料,創出了密度2.87g/cm3的套用世界紀錄,鑽井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依據“三防一保,系列配套”的思路打造固井技術品牌,即形成高壓防竄、低壓防漏、酸性防腐固井技術,確保井筒密封性和壽命。研製了膠乳防氣竄水泥漿體系、超高密度水泥漿體系(3.0g/cm3)、低密度水泥漿體系(0.8g/cm3)、防腐水泥漿體系和常規水泥漿等系列水泥漿體系及系列處理劑,開發了一套提高固井質量和延長油氣井壽命的技術方法,整體技術保持了國內領先優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依據“行業引領,特色分明”的思路打造鑽完井工具品牌,即固井工具要引領發展,完井工具要緊跟國際前沿,鑽井工具要有特色。研製並形成了“Shell”牌系列工具,超高壓尾管懸掛器和旋轉尾管懸掛器為代表的固井系列工具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分段壓裂工具等完井工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衝擊器等提速工具特色鮮明。

學術期刊

石油鑽探技術》創刊於1973年,被美國《化學文摘》、美國EBSCO學術資料庫、俄羅斯《文摘雜誌》(AJ)、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CAJ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石油文摘》、《中國地質文摘》等收錄。

人才培養

2010年8月,國家人保部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准工程院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並於2011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工作站主要招收鑽井、鑽井液、固完井、鑽井信息、測錄井、儲層改造、工具研發等專業的博士研究人員。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累計進站博士後30人,出站11人,其中2015年進站5人,出站3人,在站博士後19人。
2015年,在全國博士後工作會議上,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資質證書

據2018年4月工程院官網顯示,工程院具有中國工程諮詢甲級資質、中國石化鑽井工程設計和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甲級資質、井下工具API產品認證,通過了QHSE管理體系認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資質、質量/安全/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資質。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logologo
S:Sustainable,可持續發展;I:International,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N:National,奉獻國家;O:Oil,每一滴油都是承諾;P:People,回報股東,服務社會,造福員工;E:Environment,關注環境;C:Cooperation,合作共贏。
標識由朝陽圖形、中文簡稱和英文簡稱(SINOPEC)三部分構成。代表中國石化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上中下游產業鏈,肩負起社會責任、關注環境、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的神聖使命。
紅色圓圈將中文與英文和諧的連線為一個整體,寓意中國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經濟運行的血脈,是朝陽工業,正朝著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遠景目標邁進。

精神文化

發展戰略:保障化、差異化、低成本、國際化和一體化
目標:建設世界一流研究院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黨委副書記
路保平
黨委書記、副院長
趙金洲
副院長
曾義金
副院長
馬開華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賈士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