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自動報警、地質災害的提前預警、專家系統管線維護、可視應急救援……”將人們能想到的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統統用在管線上,給管線安上“雲大腦”,這正是繼“智慧型油田”和“智慧型工廠”建設之後,中石化將在管線上套用的又一智慧型化管理系統。
產生背景,發展歷程,主要功能,
產生背景
我國陸上油氣管道總里程已經達到12萬公里,可以繞地球三圈,截至2014年5月底,據國家安監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這些管道共排查隱患29436處,平均每10公里就有2.5處隱患,我國管線的智慧型化管理還處於發展初期。
發展歷程
2014年年8月1日,中石化成立了智慧型管線管理系統建設領導小組;8月29日,確定了燕山石化、鎮海煉化和茂名石化等7家試點單位;10月22日,通過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評審,明確了項目建設範圍、主要建設內容和技術實現路線。
主要功能
智慧型管線將實現“油氣流、信息流”一體化融合。中石化智慧型管線是以油氣管道為基礎,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電子標籤(RFID)、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通過採集、獲取、動態分析管線的各類空間、屬性和生產數據,為管理決策、風險監控和現場操作提供支持,實現“油氣流、信息流”一體化融合的現代化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