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農地制度、農地流轉和農地投資》是2012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的農地制度、農地流轉和農地投資
- 作者:黃季焜、郜亮亮、冀縣卿
- 出版時間:2012年11月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 頁數:269 頁
- ISBN:9787543221567
- 類別:農業經濟
- 定價:26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中國的農地制度、農地流轉和農地投資》是2012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的農地制度、農地流轉和農地投資》是2012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中國的農地制度農地流轉和農地投資》是“當代經濟學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分為改革30多年農地使用權演變;農戶農地使用權預期對農戶投資的影響;農...
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願,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以下簡稱“三權”)分置並行:1.有利於推進農業現代化,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2.“三權分置”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產關係...
農用地流轉是指農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權,將經營權或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行為,是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通過土地流轉,可以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是指農用土地的利用要由低效低值向高效高值轉化。農用地流轉從流轉模式上看包括了農用土地的所有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是一部關係億萬農民切身利益、關係國家經濟社會安全的重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確立的以土地公有制為基礎、耕地保護為目標、用途管制為核心的土地管理基本制度總體上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實施以來,為保護耕地、維護農民土地權益、保障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
一是落實“三權”分置制度,採用了新名稱。按照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並行要求,新《辦法》聚焦土地經營權流轉,將規章名稱修改為《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主要就平等保護經營主體依流轉契約取得的土地經營權,增加了一些具體規定,有助於...
第四十三條 經承包方同意,受讓方可以依法投資改良土壤,建設農業生產附屬、配套設施,並按照契約約定對其投資部分獲得合理補償。第四十四條 承包方流轉土地經營權的,其與發包方的承包關係不變。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範制度。工商...
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是土地法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土地使用權是中國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體現,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有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而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是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並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
改革開放前,中國城鎮國有土地實行的是單一行政劃撥制度,國家將土地使用權無償、無限期提供給用地者,土地使用權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間流轉。1979年中國開始以場地使用權作為出資興辦中外合資企業或向中外合資企業收取場地使用費。土地使用權可作為合資企業的中方合營者的投資股本。從80年代起,中國開始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
第十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長期穩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方式、期限、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和流轉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
堅持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並保持長久不變,實行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放活經營權,鼓勵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 堅持有序流轉、規模經營的原則。按照形式多樣化、運行市場化、程式規範化、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完善相關制度和程式,鼓勵農村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第四十六條【社會資本參與】 國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耕地保護和修復,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保護社會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四十七條 【耕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國家支持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開展多樣化的耕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探索。第八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八條【黨政同責】 國家實行耕地保護黨政...
第三十九條【土地經營權流轉價款】第四十條【土地經營權流轉契約】第四十一條【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登記】第四十二條【土地經營權流轉契約單方解除權】第四十三條【土地經營權受讓方依法投資並獲得補償】第四十四條【承包方流轉土地經營權後與發包方承包關係不變】第四十五條【建立社會資本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等制度】...
調查顯示:1978年以來,有95%的村對土地進行過調整。調整一次的占22.55%,調整兩次的占22.7%,調整3次的占30.6%,調整4次的占20.8%,調整5次的占13.9%,平均調整3.10次,最高的8次。由於土地承包關係的頻繁變動,嚴重影響了廣大人民對土地進行投資的動力,反而可能導致濫耕濫用,從而嚴重破壞地力。這種粗放...
③進行土地登記,頒發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證書,以確認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鞏固和穩定土地使用的範圍和秩序,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調動土地經營者合理利用土地、投資改造土地的積極性;④建立和健全土地統計制度,以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為基層統計單位,按土地利用類別進行統計,逐級匯總,每年上報一次;⑤加強...
推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有利於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化,有利於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集體建設用地是指鄉(鎮)村建設用地,鄉(鎮)村建設用地是指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個人投資或集資,進行各項非農業建設所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鄉(鎮)村公益事業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以及農村居民住宅用地。集體建設用地流轉,...
在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基本建設投資和重大工程上馬,都是靠國家計畫來組織實施的,其間國家公共資本的注入也難以再延續原先的非國有化地權。於是,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的“副產品”是大量土地所有權由私向公、由集體向國有單向轉移。變更土地所有權涉及到許多敏感的社會矛盾,國家征地也不言而喻地染...
5.2 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分析 5.3 農地承包經營權分析 6 中國的農地制度與農地流轉 6.1 農地流轉的意義 6.2 農地流轉的狀況與問題 6.3 農地流轉的農戶決策模型構建及流轉的需求和供給方決策分析 7 中國的農地制度與農戶投資行為 7.1 農戶投資的作用 7.2 農戶的投資狀況 7.3 我國現行農地制度產權不穩定性...
《中國農地制度和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研究》是2020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回顧了新中國農地制度、農業經營方式的變革演進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歷程,論述了農地流轉、農業規模經營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必要性及其方式的正確選擇,批評了農地私有化的主張,分析了中國“三農”與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相互關係及協調推進,...
《新中國農地制度研究》是2011年9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令秋,胡健敏 。內容簡介 本書涉獵了新中國成立後與農地制度相關的諸多方面的內容,從新中國農地制度變遷,到農地所有權、農地使用權、農地保護、政府相關職能等都有詳盡分析,並有一定的獨到見解。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和...
在目前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制度的條件下,可以允許由轉入戶為轉出戶提供一定數量的平價口糧。對農民向土地的投資應予合理補償。可以通過社員民主協商制定一些具體辦法,例如給土地定等定級或定等估價,作為土地使用權轉移時實行投資補償的參考。對因掠奪經營而降低地力的,也應規定合理的賠償辦法。——1984年1月1日中共...
第7章 中國農地轉用制度改革探索與思路 7.1 本章引言 7.2 地方改革探索與經驗 7.3 改革的基礎條件 7.4 改革的基本框架 7.5 改革基礎:明晰集體土地產權 7.6 改革核心:農地市場流轉與征地制度改革 7.7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語 8.1 本章引言 8.2 主要結論 8.3 創新之處 8.4 局限與不足 ...
該“生死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開始。(1)包乾到戶。各承包戶向國家交納農業稅,交售契約定購產品以及向集體上交公積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餘產品全部歸農民自己所有。(2)包產到戶。實行定產量、定投資、定工分,超產歸自己,減產賠償。絕大部分地區採用的是包乾到戶的形式...
二是要加快完善農地流轉機制和新型農民的培育,促使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成為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要順應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推進,農村勞動力進一步向二三產業轉移和向市民穩定轉化的新趨勢,在落實好長久穩定家庭承包經營這一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的基礎上,通過深化農地制度改革,明確農戶承包農地永久不變,並賦予完整...
就是這些有限的投資,也主要用於大江大河治理工程、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等。這些投資受益的是全社會,對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作用有限。( 二) 穩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經營的政策建議 第一,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家庭承包經營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前提。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土地的大規模流轉,大大擴展了農業生產的經營規模,也需要大規模的集中投資,這就需要比較穩定的預期,與此相適應,也就需要有較大的市場半徑和市場規模,如果是一種狹小的地區市場,分散投資不會形成太大的衝擊,而大規模的投資必然帶來對市場的衝擊,形成預期價格和實際價格的巨大波動,最終必然造成投資的失敗。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