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市政治與城市化》是2018年9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欣欣。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的城市政治與城市化
- 作者:郭欣欣
- ISBN:9787508758619
- 頁數:200頁
- 定價:36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中國的城市政治與城市化》是2018年9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欣欣。
《中國的城市政治與城市化》是2018年9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欣欣。內容簡介《中國的城市政治與城市化/山西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叢書》共分九章,介紹了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分了對城市管理形成挑戰的因素,分析了城...
中國城市化進程即中國農村轉化成城市的過程。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中葉,由於受到世界列強的侵略,以及受到軍閥割據的困擾,導致中國城市化的發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後建立了城鄉二元分割的社會結構,使得城市化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城市化進程才明顯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續發展理論,積極穩妥地...
2010年起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實現人口、空間結構的兩次轉變,建設城鄉平衡社會。 新型的城市化戰略將實現10個協調發展,目標是使人口與空間實現兩次轉變,即第一次轉變是從農業人口變成城市人口,第二次轉變是城市人口變為郊區人口,實現城鄉平衡。我們認為,理想的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是以郊區化為主,即郊區人口占50%,...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是指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其社會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村型社會向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產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逐漸轉變的歷史過程。城市化的概念也不盡相同。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
《城市力量:中國城市化的政治學考察》是2016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道雷。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作者採用比較歷史分析與執行研究方法,對下述三個假設進行了推論:(1)城市力量是城市推動國家轉型的重要機制;(2)城市力量推動國家轉型的邏輯在先發展國家與後發展國家的表現方式是不同的;(3)後...
全域城市化是指一個地區依據所承載的使命和責任,對地區的全域進行城市化的整體規劃,準確定位城市的發展目標和功能,探索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的城市化發展新路徑,通過新城和新市鎮的最佳化布局,適應功能區和行政區融合發展的要求,經過一定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市場擴張和政府推進,在中心和主城區增長...
我們的城市化發展要用城市文明去改造傳統的農民,要從改變千百年來形成的生活方式入手。借鑑深圳的做法,就是建農民公寓和統建樓,讓農民上樓。這種做法好處很多:一是節約土地;二是改變農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三是引導農民走向城市化,走出一條舊村改造和新城鎮建設的新路子。三、經營城鎮,市場運作。城市化發展...
《中國城市化模式、演進機制和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劉霞輝,張平,張自然編著的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2016年。內容簡介 2012年,中國城市化水平已達到52.57%,跨過 了城市化率50%這一重要臨界點。根據國際城市化經 驗,在這個臨界點之後,城市化進程將從量變轉向質 變,主要標誌是經濟成長動力因素髮生了根本轉變: ...
1、“城鎮化”體現中國特色 2、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村勞動力轉移 3、推動中國城鎮化要依靠兩種力量:市場和政府 4、中國的城鎮化要走以人為本的城市化道路 5、中國的城鎮化要走資源節約型的城市化道路 四、城鎮化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城鎮化帶來的機遇 2、城鎮化帶來的挑戰 3、如何提高應對城鎮化...
最後,該書分析了城市性與城市治理的關係,提出了面向城市治理的政治學理論建構方向。圖書目錄 第一章 城市治理:城市政治學的中觀維度 第一節 巨觀維度:政治體系中的城市 第二節 中觀維度:現代化治理中的城市 第三節 微觀維度:城市化進程中的社區治理 第二章 中國城市治理的雙重維度:歷史與空間 第一節 歷史...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人口的劃分是從戶籍上予以承認的人口數量。主要影響 積極方面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誌,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人口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誌。人口城市化是人類進步必然要經過的過程,是...
這實際上是以城市消費者出資的形式對農業進行隱形補貼。同時,為保障城市低收入階層人群的基本生活,日本政府通過補貼等方式使國內市場雞蛋、牛奶和麵包等基本食品的價格處於較低水平。按照人口和國土比例,日本的人口密度約為中國的3倍,且其國土山地多平原少。在這種基本國情下,日本不僅實現了城鄉共同富裕和高度城市...
第三篇,中國城市化機理。從歷史基礎、人口系統、社會系統、經濟系統、生態系統、土地系統、快速交通系統、巨型工程、全球化與區域化、文化系統、區域創新系統、政治與管治等多角度進行中國城市化機理研究。第四篇,中國城市化趨勢。由中國城市化系統動力學分析、全球化與重建國家城市體系組成。目錄 前言 第一篇 中國...
《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顧朝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項目摘要 西方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論是建立在依附理論框架下的,相關理論框架和方法論均不適合中國國情和城市化研究。中國城市化研究起步較晚,且多偏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實證研究。近年來國際城市化研究注重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響,...
第二節 中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過程分析/127 第三節 本章小結/155 第五章 中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影響機制研究/157 第一節 中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制約關係分析/157 第二節 中國新型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形成機制分析/172 第三節 本章小結/188 第六章 城市與城市化包容性發展的國際情況與政策啟示...
該書首先從歷史的角度探索中國城市化的階段、思想演進、規律及城市化模式,從城市化規律和思想演進中我們得出城市化模式應該為大、中城市為主,並帶動中、小城市(鎮)發展,進而論證中國城市的最大最優規模,並分析中國超大城市轉型升級的驅動因素,並研究城市化與城市聚集...
第11章 中國的城鎮化戰略及相關政策研究 第12章 中國城市化發展道路的探討 第13章 城市化是解決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的根本出路 第14章 關於我國城市發展和農村現代化的幾點看法 第15章 土地資源短缺背景下中國城市化發展模式的戰略選擇 第16章 我國城市化道路選擇的實證分析 第17章 中國需要大城市圈發展戰略 ...
中國城市化異於西方城市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政府主導”的因素大於“市場自然演變”的因素,政府是城市化戰略的制定者,城市化制度的供給者,城市化進程的執行者,城市化績效的評定者。《中國城市化公共政策研究》主要論述政府主導型城市化的界定、農村勞動力轉移政策分析、城市增長政策分析、城市化進程中的政府職能...
二 中國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將可能是一種長期狀態/261 三 進城農民工融入城市將是一個漫長過程/261 四 城市化將對拉動消費發揮重要作用/262 五 白領就業和藍領就業形成就業市場分割/263 六 中產階層持續擴大有利於消費和經濟成長/264 附錄A 城市化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核心問題【何 蓉】/266 附錄B 小城鎮依然...
我們期待以本書為媒介,與社會各界攜手推動中國城市化深度前行,為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增磚添瓦。圖書目錄 目 錄 總報告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城市化 001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化的發展 002 第二節 城市化發展經驗和存在問題 020 第三節 城市化發展面臨外部條件的轉變 026 第四節 未來...
《城市政治——正義的供給與權利的捍衛》的主要內容涉及城市政治學的中國立場、城市權力、城市權利、城市結構與城市過程,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制度性困境及其解決方案,初步構建了中國的城市政治理論體系,是當前國內研究城市政治的開創性、前沿性著作。圖書目錄 導論 城市政治研究的中國立場 第一章 城市...
中國城市化的反思與未來方向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半城市化”現象透析 城市規劃向公共政策的轉型及其完善策略 二、開發中國家城市產業結構研究專題——“結構升級”與“結構陷阱”“服務業趕超”批判 成本衝擊與珠江三角洲產業升級:以深圳、東莞為例 我國內陸地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和對策 中國加工貿易梯度...
儘管在現象上二者有相似之處,但概念並不一致,城市郊區化是城市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結果,而郊區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個層面,是城市化尚未實現的過程。這是人口、就業崗位和服務業從大城市中心向郊區遷移的分散化過程。所謂的郊區指中心城市行政邊界以外的鄰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區核心以外的城市邊緣。郊區城市化具體是...
第三章在國際視野中考察中國城市化/36 一、引言/36 二、城市化水平與速度/36 三、城市化方針與城市形態/39 四、城市緊湊度:面積與人口/44 五、城市病:如何避免貧民窟/46 第四章重構城市體系:論中國區域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52 一、引言/52 二、全球化、地理與城市體系的演化/52 三、扭曲的城市化:政...
中國的城鎮化道路目錄新型城鎮化推動的城鄉一體化——浙江慈谿市的實踐李淑梅/188 無土安置移民:城鄉一體化的創新模式探索敖華/197 農民自主城市化模式探索王棟/204 新疆與兵團“兵地”城市化融合發展研究黃志宏/215 當前中國小城鎮發展問題研究劉曉華/227 城鎮化與加工貿易發展——城鎮化中的三種悖論組合——許軍/...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定居,城市在各個層面將面臨世界上最大的挑戰。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全世界同心協力,精誠合作。——全球人居環境論壇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和高級代表安瓦爾·喬杜里 影響因素 一國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如地理和氣候狀況,基本經濟和政治制度、發展水平等,會影響其城市化和城市發展模式。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