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疆域沿革史·第六輯

中國疆域沿革史·第六輯

《中國疆域沿革史·第六輯》是2015年12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頡剛、史念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疆域沿革史·第六輯
  • 作者:顧頡剛、史念海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278 頁
  • 定價:45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011812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收錄晚清以迄20世紀80年代末,為中華學人所著,成就斐然、澤被學林之學術著作。人選著作以名著為主,酌量選錄名篇合集。
  《中國疆域沿革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6》入選著作內容、編次一仍其舊,唯各書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跡等。卷末附作者學術年表和題解文章,誠邀專家學者撰寫而成,意在介紹作者學術成就,著作成書背景、學術價值及版本流變等情況。
  《中國疆域沿革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6》入選著作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訂、校閱本為底本,參校他本,正其訛誤。前人引書,時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則不以原書文字改動引文;如確需校改,則出腳註說明版本依據,以“編者注”或“校者注”形式說明。
  《中國疆域沿革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6》作者自有其文字風格,各時代均有其語言習慣,故不按現行用法、寫法及表現手法改動原文;原書專名(人名、地名、術語)及譯名與今不統一者,亦不作改動。如確係作者筆誤、排印舛誤、數據計算與外文拼寫錯誤等,則予徑改。
  《中國疆域沿革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6》原書為直(橫)排繁體者,除個別特殊情況,均改作橫排簡體。其中原書無標點或僅有簡單斷句者,一律改為新式標點,專名號從略。
  《中國疆域沿革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6》除特殊情況外,原書篇後注移作腳註,雙行夾注改為單行夾注。文獻著錄則從其原貌,稍加統一。
  《中國疆域沿革史/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6》原書因年代久遠而字跡模糊或紙頁殘缺者,據所缺字數用“口”表示;字數難以確定者,則用“(下缺)”表示。

圖書目錄

重排本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中國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績
第三章 夏民族之歷史傳說及其活動範圍
第一節 大禹治水分州之傳說
第二節 從夷夏交爭與少康中興等傳說中
觀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節 晚夏之疆域範圍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來源及其活動區域
第一節 殷商民族起於東方說
第二節 殷商之建都與遷都
第三節 殷代之勢力範圍與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範圍及東周王畿之區域
第一節 周民族起於西方及其東侵
第二節 周滅殷後之東方封國
第三節 周室之東遷及東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國疆域概述
第一節 春秋時期華夏之疆域
第二節 春秋時夷蠻戎狄之分布
第三節 春秋時代諸侯之互相吞併及夷狄之同化
第七章 戰國疆域變遷概述
第一節 戰國之形勢
第二節 戰國時華夏疆域之擴張及民族之同化
第三節 郡縣之起源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區劃地域觀念
第一節 九州說及大九州說
第二節 十二州說
第三節 畿服說
第九章 贏秦統一後之疆域
第一節 六國之滅亡及秦之統
第二節 秦郡考略
第三節 長城
第十章 西漢疆域概述
第一節 漢初之封建制度
第二節 西漢之郡國區劃及其制度
第三節 西漢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節 西漢對外疆土之擴張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後之疆域
第十二章 東漢復興後之疆域
第一節 東漢初年郡國之省並
第二節 兩漢地理制度之比較與其疆域之消長
第三節 漢末九州制之復興
……
第十三章 三國鼎峙中之疆域
第十四章 西晉統一後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第十五章 東晉南北朝疆域概述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第十八章 五代割據時期疆域概述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章 遼國疆域概述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第二十五章 鴉片戰後疆土之喪失
第二十六章 民國成立後疆域區劃及制度之改革
顧頡剛先生學術年表
史念海先生學術年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