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並非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史著作。回顧中國當代文學走過的60年歷史,孟繁華、程光煒、陳曉明三位學者以三篇長篇文章表達了他們不同的文學史觀,對當下缺乏新意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寫作提供了參照。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
- 作者:孟繁華、程光煒、陳曉明
- ISBN:9787301264553
- 頁數:248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2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民族心史: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孟繁華/
引言
上編紅色年代:社會主義的文學實踐
一文化領導權的確立
二海峽兩岸的“文學戰線”
三初期社會主義文學的實踐與“試錯”
四從“鄉土文學”到“農村題材”
五“紅色經典”的確立
六“青春寫作”與《青春之歌》
七激進時期的“邊緣”文學
八戲劇的“現代化”
九“一陣風雷驚世界”:“文革”時期的文學
中編激情歲月:新時期文學的變革
一1978年與新時期文學
二人道主義的話語實踐
三現代主義與東方化
四“歸來者”的文學
五潮流之外
六先鋒文學及其終結
下編千座高原:新世紀文學的狂歡
一世紀之交的文學景觀
二女性文學的崛起
三政治文化與“官場小說”
四鄉村中國的多重歷史
五被復興的“傳統”
六中篇小說
七網路文學與80後、90後文學
八文學與公共事務
當代文學六十年程光煒/
緒論
上編當代文學“前三十年”
第一章 文學與歷史的概述
第二章進入前沿的“解放區作家”
一趙樹理的小說
二柳青的《創業史》
三郭小川、賀敬之、何其芳等作家
第三章衰落或轉型的“國統區作家”
一郭沫若、茅盾的生活和寫作
二巴金、老舍、曹禺的生活和寫作
三沈從文的命運
四臧克家的成功“轉型”
第四章“紅色經典”的締造
一梁斌與《紅旗譜》
二羅廣斌、楊益言與《紅岩》
三楊沫與《青春之歌》
第五章崛起的工農兵作者
一李準和《李雙雙小傳》
二浩然和《艷陽天》
三蔣子龍和《機電局長的一天》
第六章“百花時代”青年作家
一王蒙和《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
二宗璞和《紅豆》
第七章孫犁等其他作家
一孫犁的小說
二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
第八章“文革”文學的展開方式
下編當代文學“後三十年”
第九章當代文學在80年代的“轉型”
一從“十七年文學”到“新時期文學”
二“中國作協”和“社科院文學所”
三“文學運動”的式微
四外國文學翻譯與先鋒文學思潮
一“《廢都》批判”與90年代文學
二“人文精神”討論
第十一章 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文學
一“傷痕文學”一代
二“爭鳴作品”及其作家
第十二章“1985”後文學的多種實驗
一“尋根小說”一代
二“先鋒文學”一代
三“新寫實小說”一代
第十三章90年代和新世紀文學
第十四章“後三十年”的重要作家
一賈平凹的小說
二王安憶的小說
三莫言的小說
四餘華的小說
五路遙小說的“邊緣化”
壯懷激烈:中國當代文學六十年陳曉明/
引言
上篇開創與清除:“新中國”文學的披荊之路
一革命文學方向的確立與主體建構
二開創與清除:文學的建制化與文化領導權
三革命與快感:農村階級鬥爭的文學圖譜
四宏大的建構:革命歷史敘事的展開
五邊緣處的遺漏:歷史之外的個人情感
六歷史中的個體:具體化的革命史及其傳奇化
七超我與小我:共和國的抒情主人公
八歷史化的極限:“文革”時期的文學
中篇恢復與變革:新時期的文學
一傷痕的展示:撥亂反正後的歷史反思
二朦朧詩:從地下到新的時代的號角
三重建主體的理想主義:改革文學與知青文學
四假想的超越:現代派與尋根派
下篇轉型與多元:後新時期之後的文學流向
一形式的突破:先鋒派小說及其後現代性
二中心的解體:從新寫實到晚生代
三語詞的烏托邦:90年代的詩歌
四女性主義寫作表征的文化與美學意向
五自在寫作的邊緣空間
六鄉土敘事的轉型與漢語文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