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結合中國近現代建築教育發展的整體脈絡,進一步提煉出設計思想和教學模式兩個核心因素,以它們作為分析複雜的教育歷史狀況的切入點,力求從巨觀層面把握建築教育歷史發展現象,並揭示其深層原因。
本書是對中國現代建築教育發展歷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但是,有關中國建築教育史、建築教育者、建築教育思想、中國現代建築思想等方面的研究領域仍非常廣泛,要從事的深入研究還很多。希望作者能夠繼續致力於該領域的研究工作,以此為起點,堅持不懈,不斷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
本書在系統展開中國建築教育歷史論述之前,回顧了西方建築教育整體發展情況,闡述了中國建築教育產生的世界背景,對於理解近代時期西方建築文化和思想如何影響中國社會和建築領域,促成其向現代模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從中考察到不同文化和思想在國際領域傳播和相互滲入的獨特現象。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近代中國院校建築教育制度產生背景
第一節 中國近代建築業及建築師職業的興起
第二節 中國建築院校教育出現之前培養建築師的途徑
(一)在外國建築機構中作學徒
(二)接受土木工學教育的工程人員逐步轉向建築設計領域
第三節 中國院校建築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中國近代大學教育體制的形成
(二)清政府頒布“新學制”中的院校建築教育制度(癸卯學制)
(三)民國政府改制後的院校建築教育制度(壬子癸丑學制)
小結
第二章 西方各國建築教育思想及體系綜述
第一節 西方各國建築教育體系
(一)法國的學院式建築教育體系
(二)英國的傳統建築教育
(三)德國的傳統建築教育
(四)美國的院校建築教育
(五)日本的建築教育
第二節 現代建築運動的興起及對各國建築教育的影響
(一)德國包浩斯學校
(二)現代建築運動影響下的法國
(三)現代建築運動影響下的美國
(四)現代建築運動影響下的日本
小結
第三章 中國現代建築教育的開端——1952年前院校建築教育
第一節 學校建築教育的序幕——蘇州工業專門學校建築科
(一)背景和概況
(二)注重技術與實用性的教學特點
(三)教學中的現代建築思想及其學院式的基礎模式
第二節 四所綜合大學建築系的出現及其自由探索(1927~1930年代初)
(一)綜合大學建築系興起的背景
(二)新成立各校建築系概況
(三)各建築院系在教學上的自由探索
(四)實用型學院式教學基礎模式
(五)教學中的民族復古主義思想與現代建築思想
第三節 中央大學建築系學院式教學思想的提升及其核心地位的形成
(一)中央大學學院式教學思想的提升
(二)中央大學建築教學核心地位的形成
(三)建築教學中的現代主義思想傾向
第四節 中央大學影響下其他學校的教學探索
(一)學院式教學模式影響下的之江大學建築系
(二)實用化與技術化的學院式教學方法——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等
(三)現代主義教育思想的短期探索——重慶大學建築系
(四)勷勤大學——中山大學建築系對現代建築教學思想的進一步探索
第五節 現代建築教育的興起
(一)帶有“包浩斯”教學特點的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
(二)梁思成在清華大學的教學新嘗試
小結
第四章 現代建築教育在挫折中發展(1952~1970年代末)
第一節 學習蘇聯浪潮下受衝擊的現代建築教育(1952~1957)
(一)全國高等院系調整。
(二)蘇聯學院式教學方法對中國的影響
(三)部分院校中現代建築教育的受挫及局部發展
第二節 1958年教育革命運動對現代建築教育的影響
(一)“大躍進”及“教育革命”運動的爆發。
(二)結合實踐的建築教學及復古思潮的再度興起
(三)現代建築思想在師生實踐中的體現
第三節 1960年代初現代建築教育的再發展
(一)1960年代初期院校教育制度的恢復和建築界思想理論討論的興起
(二)建築教育模式在1950年代初期基礎上的再續。
(三)各院校建築教學中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的發展
(四)同濟大學建築系現代建築教育模式的新實驗
第五章 建築教育的恢復和現代建築教育的再探索(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
第六章 總結和啟示
附錄
附錄A 部分建築院系課程設定及師資狀況檔案
附錄B 上海滬江大學建築學科課程設定及學科章程
附錄C 上海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畢業生名單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