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名家散文書系:巴金散文

《中國現代名家散文書系:巴金散文(鑑賞版)》在精選名家名作的同時,對每位作家的生平以及藝術風格都有簡明扼要的分析介紹,使讀者徜徉於書林美苑之間,在閱讀中感悟人生的真諦。名家名作往往因其清新優美的文筆、情趣盎然的題材、含蓄深遠的思想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品讀經典,就像穿越時光的隧道,與大師進行靈魂的碰觸、思想的交流。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現代名家散文書系:巴金散文
  • 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
  • 頁數:374頁
  • 開本:32
  • 品牌:太白文藝出版社
  • 作者:巴金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1303286, 978755130328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名家散文書系:巴金散文(鑑賞版)》由巴金所著,巴金散文最大的特點是真摯親切,以情動人。這主耍得益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寫作。巴金傾述感情不藉助熱情熾烈的語言和華麗鋪陳的辭采,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與你促膝談心,真情流露於字裡行間,自然地感染讀者。

作者簡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等,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被讀者們稱為“時代的良心”,曾榮獲但丁文學獎等多種國際獎項。1927年初,巴金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筆名“巴金”。1928年,他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此後,創作了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雜記》、《憶》、《短簡》等散文集。新中國成立後,巴金筆耕不輟。1962年出版的《巴金文集》(14卷)收入了其新中國成立前的作品。進入耄耋之年,巴金先生還寫出了《隨想錄》等富於哲理的巨著。在七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巴金共有一千萬字的著作和數百萬字的譯著。其著作先後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海內外廣為流傳。2003年,國務院授予他“人民作家”的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我的幼年
我的心
我的夢
一個回憶
愛爾克的燈光
“再見罷,我不幸的鄉土喲!”
繁星
吉布的
海上的日出
海上生明月
鳥的天堂
桂林的微雨
在瀘縣
黑土
傷害

重來馬賽
義到兩湖
朋友
生命


靜寂的園子




廢園外

大度與寬容
“封”和“禁”
“獨立思考”
論“有啥吃啥”
談《望鄉》
一顆桃核的喜劇
小騙子
灌輸和宣傳
再論說真話
說真話之四
願化泥土
漢字改革
“創作自由”
“從心所欲”
“文革”博物館
沒有神
《滅亡》序
《骷髏的跳舞》譯者序
《我的自傳》譯本代序
《前夜》譯者序
《激流》總序
《復仇》序
《光明》序
《春天裡的秋天》序
《海的夢》序
《新生》序
《旅途隨筆》序
《點滴》序
《神·鬼·人》序
《夢與醉》序
《蛻變》後記
《冰心著作集》後記
《憩同》後記
《巴金文集》前記
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紀念友人世彌
紀念憾翁
懷陸聖泉
懷念蕭珊
紀念雪峰
趙丹同志
懷念胡風
懷念從文
懷念曹禺
懷念振鐸
我的眼淚
我的呼號
囈語
耶穌和他的門徒
紅海不紅
鄉心
香港的夜
海珠橋







長夜
尋夢
最初的回憶
家庭的環境
我的幾個先生
我的故事
關於《家》
悼魯迅先生
秋夜
一個秋天的早晨
懷念老舍同志
鑑賞

序言

巴金(1904一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巴金。祖籍浙江嘉興。清光緒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門正通順街。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中國文壇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於上海。
“巴金”這一筆名源自他在法國留學時認識的一位同學——巴恩波,以及這位同學自殺身亡時巴金所翻譯的克魯泡特金著作。他把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為他的筆名。
巴金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僚地主家庭。父親曾在四川廣元縣做縣令,為官清正,辛亥革命後辭官歸隱。1914年母親去世。1917年父親也去世。自幼在家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1920年舊曆年底,祖父去世,巴金慶幸“家裡再也沒有人可以支配”他的行動了。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四川大學前身之)攻讀英語,參加進步刊物《半月》的編輯出版工作,參與進步團體“均社”的組織和籌劃,進行反封建的宣傳活動。1922年在《時事新報·文學旬刊》發表《被虐者的哭聲》等新詩。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畢業後,經常發表論文和譯文,宣傳無政府主義。1927年赴法國,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1928年冬回國,定居上海,數年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赴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天東渡日本。次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學叢刊”、“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作家靳以創辦《文季月刊》,同年與魯迅等人聯名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和《文藝界同仁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曾任《吶喊》周刊(後改名《烽火》)發行人、主編,擔任歷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三部曲”。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神》、《鬼》等篇目著名。抗戰勝利後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出版工作。巴金的長篇小說創作在我國現代小說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譯著也很多。新中國成立後,他寫了許多優美的散文,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文聯常委。1950年擔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曾兩次赴朝鮮前線訪問,輯有《生活在英雄們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兩部散文通訊集。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
巴金散文最大特點是真摯親切,以情動人。這主要得益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寫文章。巴金傾述感情不藉助熱情熾烈的語言和華麗鋪陳的辭采,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與你促膝談心,真情流露於字裡行間,自然地感染讀者。他的語言水靜沙明,一清到底,自然流暢,毫不造作,於平淡中見文采,通脫之處出意境,自然之中求嚴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