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珠算始於漢代,至宋走向成熟,元明達於興盛,清代以來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流傳。至遲從宋代開始,珠算逐步取代其他各種計算技術和用品,成為中國特有的計算工具。至明代,算盤在計算領域獨領風騷,使用方法益加完善,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
傳承保護
珠算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發明,在人類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知識和獨特實踐方式,珠算仍有其歷史文化價值,急需大力搶救和保護。
珠算文化涵蓋了與珠算相關的數學科學、數學教育、套用技術及智慧型開發等內容,在文學、歷史、音樂、美術等相關文化領域也有一定的作用。珠算適用面廣,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這一特點促進了它的推廣和普及,使它在中華大地代代相傳,承沿至今。珠算文化不僅深深植根於中國,而且16世紀時還傳播到周邊國家和地區,對其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珠算是中華民族祖先的重大發明,它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貢獻不亞於“四大發明”的任何一項。目前,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普及,珠算已失去了原來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日漸邊緣化,瀕臨滅絕,急需各有關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搶救保護。
社會影響
明代以後,中國珠算先後傳到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近年又逐漸流行於美洲。進入信息化時代以後,珠算開始走向衰落,其計算功能已由電子計算機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