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叢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叢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叢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由陳佳貴主編: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成形並逐步成熟;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進程在加速;中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顯著提高:經濟的總體規模和國際影響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與此同時。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而國內外經濟環境又在發生著迅速的變化。這些因素相互交織在一起,使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面臨重大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叢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主要著眼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圍繞經濟結構調整這個重大問題進行了研究,集中分析了經濟結構調整所取得的進展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叢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
  • 外文名: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 作者:陳佳貴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621240 
  • 品牌:經濟管理出版社
  •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 頁數:305頁
  • 開本:16
  • 定價:68.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叢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涉及中國的分配結構、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調整中的進展、問題和進一步調整的思路、政策建議,以及為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巨觀環境、財政支持、金融支持,等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總報告
第一章新時期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結構調整
第二部分經濟結構調整分析
第二章我國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份額變動及調整思路
第三章中國三次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第四章中國工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問題分析
第五章城鄉二元結構背景下的城鎮化進程及其問題
第六章中國經濟的區域結構演變與調整戰略
第三部分營造轉變發展方式的良好環境
第七章投資巨觀調控的效應分析與結構調整
第八章中國金融體系結構調整與改革
第九章我國經濟所有制結構調整問題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三)加快個人收入所得稅制度改革,提高個稅起征點
作為調節收入分配的制度,個人所得稅在已開發國家收入分配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些已開發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占總稅收的30%。但是,中國當前經濟成長階段和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使我們在思考個人所得稅問題時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講,作為向勞動者所得徵收的稅種,徵收個人所得稅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惡化了我國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的收入分配格局。以2007年為例,個人所得稅(3815億元)會使我國勞動收入份額再下降1.2個百分點。且由於近幾年個人所得稅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個人所得稅對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徵收個人所得稅對調節收入差距、確保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向高收入人群徵稅,可以降低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但也必須看到,在現階段我國勞動收入份額較低的情況下,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過低實際上使勞動收入份額下降的收入分配格局進一步惡化。
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經過兩次調整(2006年從800元上調到1600元,2008年又從1600元上調到2000元),但目前調整過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3000元(2011年)]仍然明顯低於全國職工平均工資(2008年職工平均工資為2436元),也就是說大量中等以至於中等偏下收入的勞動者都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對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者徵收個人所得稅當然會導致勞動收入份額下降,但可能對縮小收入差距影響甚微。因此,我們認為,目前向中等收入人群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條件並不成熟,個人所得稅徵收的主要對象應該是中等偏上收人人群,起征點應該在職工平均工資之上,且隨平均工資的增長而動態調節。
除了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之外,還需要加強高收入和收人多樣化群體的監控機制、加大對偷逃個人所得稅行為的處罰力度,建立一個綜合協調配合,覆蓋居民收入運行全過程的稅收調控體系,從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既充分發揮稅收在個人收人分配調控中的職能作用,又避免個人所得稅對勞動收入份額帶來大的不良影響。
除了改革個人所得稅制度,還需要改革資本所得稅制度,特別是國有資本所得稅制度,設立國民年金專門賬戶,建立國有資產收益全體國民公平分享的機制。勞動收入份額下降意味著資本收益份額上升,但資本收益份額上升對我國而言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我國存在大量國有企業,資本收益上升也意味著國有企業盈利增加。理論上講,國有資產的盈利應被全體國民公平地分享。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尚未建立國有資產收益被所有公民公平分享的機制。我們的建議是利用國有資本的部分盈利設立國民年金賬戶,讓全體國民公平地享受國有資產的收益。
2008年我國國有企業的利潤超過1萬億,如果將利潤的30%上繳國家,並將其中的一半(1500億元)用於國民年金賬戶,則國民人均可得110元;而由於該年金賬戶每年能存入110元,它就可以為解決中國未來的養老問題提供極大幫助。如果將該年金用於投資,假設年收益率為5%(拉美國家和已開發國家職業養老金的收益率普遍高於5%),每個國民在60歲退休時賬戶資金將累積達到44700元。年金賬戶的資金可以作為最基本的養老金,這將極大地緩解現行養老金制度的不足,我國老齡化社會的養老需求也會得到基本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