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跡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跡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跡研究》是楊暉創作的法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7月。

該書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條件、形成模式、形成標準等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其形成軌跡問題,總結概括該法律體系形成的基本規律,歸納提升中國法律體系建設的基本經驗,反思探討該法律體系形成後仍存在的問題及完善路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跡研究
  • 作者:楊暉
  • 首版時間:2017年7月
  • 字數:19萬字
  • 類別:法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探討法律體系形成的一般問題,厘定相關概念,梳理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體系形成問題的相關思想;其次,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基礎,即該法律體系的歷史淵源是什麼,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趨於形成的,選擇了何種形成模式,其形成標準是什麼等等;再次,描述形成軌跡,梳理該法律體系的形成脈絡;最後,對形成軌跡進行理論分析,概括其形成規律,總結該法律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同時審視法律體系形成後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完善思路。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法律體系形成概述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基礎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法律體系
(二)法律體系的形成
(三)法律體系的形成軌述
二、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體系形成的基本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法律體系的基本觀點
(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關於法律體系建設的相關思想
三、影響法律體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政治對法律體系的其體構建起主導作用
(三)文化對法律體系形成也有重要影響
(一)經濟對法律體系形成起決定作用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歷史淵源
(一)中國古代法律體系
(二)新民主主義法律體系
(三)蘇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條件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推進為其形成奠定了實踐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法學的蓬勃發展為其形成提供了法理依據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與完善為其形成提供了制度條件
(四)立法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為其形成提供了技術保障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模式巡擇——政府推進型
(一)後發國家法律體系形成的必由之路
(二)我國加速法制現代化的必然途徑
(三)中國國情的歷史選擇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標準
(一)法律部門齊全
(二)法律基本齊備
(三)結構嚴謹、內部協調
第三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軌跡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理論分析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探索(1949年—1978年)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法律體系建設的曲折歷程
(二)社會主義新型法律體系初步確立
(三)該階段法律體系建設的教訓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莫基(1978年—1998年)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實質展開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基本確立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1998年—2010年)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進一步深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架構和特徵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重大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述的比較分析
(一)與我國歷史上法律體系發展的自主品格一脈相乘
(二)是對蘇聯社會主義類型法律體系的超越與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類型法律體系的超越與發展
(一)其形成主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二)其歷史進路是一個能動建構的過程
(三)其演進結構是一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
(一)法律體系建設理念層面的經驗
(二)法律體系建設操作層面的經驗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的完善發展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尚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法律體系的要求沒有完全契合
(二)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還不完全適應
(三)法律體系自身的系統性、協調性有待提高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近年來的新發展
(一)2011年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情況
(二)該階段法律體系的發展特點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一)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原則
(二)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路徑

創作背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法律體系的形成是中國法律體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中國法律發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其對中國法制建設進程的意義是非同一般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法制建設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該法律體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過程呈現出怎樣的規律?通過探究其形成軌跡,又將對中國未來的立法實踐產生怎樣的指導作用?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基於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跡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研究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歷史淵源、形成條件、模式選擇、形成標準等方面的內容。作者首先討論了該法律體系形成的歷史淵源。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歷史淵源主要是中國古代法律體系、新民主主義法律體系和蘇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接著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是該法律體系形成的實踐基礎。此外,馬克思主義法學的蓬勃發展是其形成的法理依據,人民代表大會制的確立和完善是其形成的制度條件,立法技術的改進和提高是其形成的技術保障,以上各方面因素構成了該法律體系形成的條件。在法律體系的形成方面,中國選擇的是“政府推進型”模式,這是後發國家法律體系形成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加速法制現代化的必然途徑和中國國情的歷史選擇。作者最後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標準,即法律部門齊全,主要法律齊備,結構嚴謹、內部協調。
該書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問題進行了理論分析。作者首先對該法律體系與中國歷史上法律體系以及前蘇聯法律體系的形成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中國歷史上法律體系的自主發展品格一脈相承,超越了前蘇聯社會主義類型法律體系的固有模式,開闢了中國特色的法律發展道路。其次,總結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基本規律,即其形成主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其歷史進路是一個能動建構的過程,其演進結構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之後,作者分兩個層面探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從法律體系建設理念層面看,中國法律體系建設堅持了“四個統一”,即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統一、服務大局和統籌兼顧的統一、傳承與創新的統一、自主發展與借鑑的統一;從法律體系建設操作層面看,中國法律體系建設堅持了統一性與靈活性兼顧、原則性與操作性的統一、穩定性與適時變動性的統一、數量與質量的統一。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軌跡研究》
2017年7月
河北人民出版社
978-7-202-1218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