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曝光第九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國特產採購協會在名單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特產採購協會
- 屬性:組織
- 主要工作:政府部門授權及會員委託的事項
- 地區:中國
- 性質:非法社會組織
組織章程,業務範圍,組織結構,主要工作,
組織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是一個以中國特產流通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專業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
第二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由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特產生產(經營)者(企業、個人)自願組成。
第三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的宗旨是: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觀重要理論思想,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決策,從事中國特產的相關科技、文化、經濟、教育的綜合發展研究。
第四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的基本工作方針是:實現我國特產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特色鄉鎮和特色城鎮,促進中國經濟進步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發展。
第五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國家有關發展特產事業的戰略方針、政策,通過對各地特產科研調查、信息研究、人才培訓、特產宣傳等活動,為振興中國特產經濟、發展中國特產事業做出積極貢獻。團結國內外企業、社會團體、新聞媒體、諮詢中介機構、各行業協會、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熱心中國特色產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加強地方特產參與國內外科研、文化、貿易等的廣泛交流與合作,尊重智慧財產權,維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本會的住所設在北京市。
第二章 組織
第七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由名譽會長、顧問、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常務理事、理事(若干)、會員(若干)等組成。
第八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常設機構為理事會,內設辦事機構8個部門和分支機構13個委員會及一刊一網,即:行政管理部(辦公室)、會員服務中心(會員部)、特產調研部、編輯出版部、網路服務部、學術品牌部、會議展覽部、國際交流部以及專家服務工作委員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特產文化專業委員會、投融資工作委員會、教育培訓工作委員會、採購供應專業委員會、設計包裝專業委員會、連鎖經營專業委員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品牌行銷專業委員會、國際貿易專業委員會、物流配送專業委員會、專業合作社工作委員會和特產採購網、《中國特產採購》雜誌。協會日常工作由秘書處負責。
第九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下設秘書處,秘書處設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6人、幹事若干人。秘書處負責協會日常工作。
第三章 工作職責
第十條主要任務:
1、遵照黨和國家發展我國特色經濟的方針政策與工作部署,與各級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展開中國特產相關的活動,整合特產資源,普及特產知識,發展特產流通,弘揚特產文化。
2、做好特產新品種、新技術和特產流通、供求信息等宣傳工作,彰顯中國特產的獨特魅力,引導特色消費新潮流,努力使中國特產體系化、規範化、科學化、國際化,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3、豐富中國特產網路平台,促進中國特產經濟發展,加強中國特產的研究、培育、引導、服務、推介、保護工作,為中國特產的健康發展提供暢通的交流渠道,建立健全中國特產市場。
4、積極幫助特產相關企業、個人搞好申請國內(外)馳名商標認定、國際名牌認定以及有關質量獎項的認定諮詢服務工作,同時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向國內(外)發布特產名牌成果報告。
5、會同國內(外)有關特產的市場調查、經濟理論、行銷策劃等專業機構,為實施中國特產的名牌戰略、資本運營、品牌經營、技術創新提供諮詢服務和策劃方案。
6、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與中國特產有關的討論會、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特產研究專家、經濟學家、成功企業家等對各地特產進行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和經驗交流,推動地方特產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交流合作。
7、為中國特產提供策劃、諮詢、培訓、會展、行銷等全方位服務,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實事求是,加強特產的開發利用。
第十一條 探索特產生產和經營的基本規律,深入分析和研究國內外有關特產經濟發展的經驗,為特產經營者(企業、個人)提供實用的指導經驗。具體內容有:
1、研究特產文化以及生產和經營現狀,為國家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2、全面調查特色經濟在國民經濟和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3、探索各地特產的生產和市場運作規律,提高特產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4、開展特色經濟的理論普及工作,提高特產的知名度,尊重智慧財產權,維護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總結推廣國內外特產生產和經營的典型經驗:
1、總結推廣國內特產生產和經營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2、引導各地相關企業和個人,全面理解生產和經營特產“特色”的重要性。
3、促進各地方企業和個人進行全方位合作,整合各種資源,實現優勢互補。
4、培育和保護地方特產,提高社會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第十三條 為全國各地特產生產者和經營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提高全社會對特產經濟的了解和認識,以比優創新為導向,以開拓市場為契機進行資源配置和最佳化組合,全面挖掘中國特產事業的市場潛力。
2、建立特產生產、管理和經營的整體經濟結構,充分展示各種特產特色。
3、通過信息資源共享的整合,加快特產的市場運作和科學管理。
4、為全國各地特產生產經營者提供策劃、諮詢和培訓服務。
5、利用本會資源對各地特產進行調查研究、市場推廣,大力宣傳各地方特產,提高特產的知名度、美譽度和信譽度。
6、組織跨地區、跨國度、跨部門、跨行業的特產科技、文化、經濟交流活動。
7、建立統一、多渠道的市場網路,減輕或避免特產經營和投資的風險。
8、在全國各地創造條件建設特產科技、人才、貿易的中心,形成龐大的特產市場。
9、在全國各地舉辦各種特產展示、展覽會。
第四章 活動
第十四條 每年一次定期召開協會理事會議,遇有特殊需要可隨時召開。
第十五條 年度理事會議要有明確的主題,會議結束要行成文字決議。
第十六條 協會秘書處要針對各分支機構委員會職責,組織和安排委員會成員參加與中國特產相關的科技、文化、經濟等研究課題,並寫出研究報告。
第十七條 對有突出貢獻的會員,實行表彰獎勵。
第十八條 對違紀違法會員給予批評,嚴重者開除。
第五章經費
第十九條 協會經費來源:
1、資助
2、捐贈
3、有償服務(如諮詢、培訓、代理等)
4、其他收入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條 本章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中國特產採購協會。
第一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是一個以中國特產流通為主要工作內容的專業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
第二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由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特產生產(經營)者(企業、個人)自願組成。
第三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的宗旨是:堅持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觀重要理論思想,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決策,從事中國特產的相關科技、文化、經濟、教育的綜合發展研究。
第四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的基本工作方針是:實現我國特產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特色鄉鎮和特色城鎮,促進中國經濟進步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發展。
第五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國家有關發展特產事業的戰略方針、政策,通過對各地特產科研調查、信息研究、人才培訓、特產宣傳等活動,為振興中國特產經濟、發展中國特產事業做出積極貢獻。團結國內外企業、社會團體、新聞媒體、諮詢中介機構、各行業協會、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熱心中國特色產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加強地方特產參與國內外科研、文化、貿易等的廣泛交流與合作,尊重智慧財產權,維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六條本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本會的住所設在北京市。
第二章 組織
第七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由名譽會長、顧問、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常務理事、理事(若干)、會員(若干)等組成。
第八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常設機構為理事會,內設辦事機構8個部門和分支機構13個委員會及一刊一網,即:行政管理部(辦公室)、會員服務中心(會員部)、特產調研部、編輯出版部、網路服務部、學術品牌部、會議展覽部、國際交流部以及專家服務工作委員會、法律服務工作委員會、特產文化專業委員會、投融資工作委員會、教育培訓工作委員會、採購供應專業委員會、設計包裝專業委員會、連鎖經營專業委員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品牌行銷專業委員會、國際貿易專業委員會、物流配送專業委員會、專業合作社工作委員會和特產採購網、《中國特產採購》雜誌。協會日常工作由秘書處負責。
第九條 中國特產採購協會下設秘書處,秘書處設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6人、幹事若干人。秘書處負責協會日常工作。
第三章 工作職責
第十條主要任務:
1、遵照黨和國家發展我國特色經濟的方針政策與工作部署,與各級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展開中國特產相關的活動,整合特產資源,普及特產知識,發展特產流通,弘揚特產文化。
2、做好特產新品種、新技術和特產流通、供求信息等宣傳工作,彰顯中國特產的獨特魅力,引導特色消費新潮流,努力使中國特產體系化、規範化、科學化、國際化,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3、豐富中國特產網路平台,促進中國特產經濟發展,加強中國特產的研究、培育、引導、服務、推介、保護工作,為中國特產的健康發展提供暢通的交流渠道,建立健全中國特產市場。
4、積極幫助特產相關企業、個人搞好申請國內(外)馳名商標認定、國際名牌認定以及有關質量獎項的認定諮詢服務工作,同時利用自身優勢積極向國內(外)發布特產名牌成果報告。
5、會同國內(外)有關特產的市場調查、經濟理論、行銷策劃等專業機構,為實施中國特產的名牌戰略、資本運營、品牌經營、技術創新提供諮詢服務和策劃方案。
6、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與中國特產有關的討論會、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特產研究專家、經濟學家、成功企業家等對各地特產進行多方面的科學研究和經驗交流,推動地方特產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交流合作。
7、為中國特產提供策劃、諮詢、培訓、會展、行銷等全方位服務,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實事求是,加強特產的開發利用。
第十一條 探索特產生產和經營的基本規律,深入分析和研究國內外有關特產經濟發展的經驗,為特產經營者(企業、個人)提供實用的指導經驗。具體內容有:
1、研究特產文化以及生產和經營現狀,為國家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2、全面調查特色經濟在國民經濟和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
3、探索各地特產的生產和市場運作規律,提高特產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4、開展特色經濟的理論普及工作,提高特產的知名度,尊重智慧財產權,維護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總結推廣國內外特產生產和經營的典型經驗:
1、總結推廣國內特產生產和經營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
2、引導各地相關企業和個人,全面理解生產和經營特產“特色”的重要性。
3、促進各地方企業和個人進行全方位合作,整合各種資源,實現優勢互補。
4、培育和保護地方特產,提高社會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第十三條 為全國各地特產生產者和經營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1、提高全社會對特產經濟的了解和認識,以比優創新為導向,以開拓市場為契機進行資源配置和最佳化組合,全面挖掘中國特產事業的市場潛力。
2、建立特產生產、管理和經營的整體經濟結構,充分展示各種特產特色。
3、通過信息資源共享的整合,加快特產的市場運作和科學管理。
4、為全國各地特產生產經營者提供策劃、諮詢和培訓服務。
5、利用本會資源對各地特產進行調查研究、市場推廣,大力宣傳各地方特產,提高特產的知名度、美譽度和信譽度。
6、組織跨地區、跨國度、跨部門、跨行業的特產科技、文化、經濟交流活動。
7、建立統一、多渠道的市場網路,減輕或避免特產經營和投資的風險。
8、在全國各地創造條件建設特產科技、人才、貿易的中心,形成龐大的特產市場。
9、在全國各地舉辦各種特產展示、展覽會。
第四章 活動
第十四條 每年一次定期召開協會理事會議,遇有特殊需要可隨時召開。
第十五條 年度理事會議要有明確的主題,會議結束要行成文字決議。
第十六條 協會秘書處要針對各分支機構委員會職責,組織和安排委員會成員參加與中國特產相關的科技、文化、經濟等研究課題,並寫出研究報告。
第十七條 對有突出貢獻的會員,實行表彰獎勵。
第十八條 對違紀違法會員給予批評,嚴重者開除。
第五章經費
第十九條 協會經費來源:
1、資助
2、捐贈
3、有償服務(如諮詢、培訓、代理等)
4、其他收入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條 本章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第二十一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中國特產採購協會。
業務範圍
學術交流、產業流通、產業規劃、專業培訓、行業會展、書刊編輯、諮詢服務。
組織結構
協會常設機構為理事會,內設8個日常工作部門、5個省級服務中心、專家工作委員會、法律工作委員會、《特產採購》雜誌、特產採購網,下屬企業北京全球商源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全球商源貿易有限公司,協會日常工作由秘書處負責。
主要工作
圍繞特色產業教育、科研、開發、 生產、流通、使用的全過程,挖掘中國特色產業的“理(理論、學說),藝(工藝、技術),史(史志、傳記、民族),德(道德、風範),法(法規、制度)”的文化內涵,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舉辦論壇講座,展覽展會介紹推廣經驗;開展行業政策法規、發展趨勢、科研動態、市場信息、現代化管理等方面的諮詢;為地方政府在特色產業規劃、專家服務、廣告宣傳、產品策劃、產品推廣、招商引資等方面提供服務;組織專業培訓及出國考察;編印專業書刊,攝製影視作品;在全世界宣傳推廣特產文化、品牌文化,讓各地特產走遍全國,走向世界;以多種形式展示現代特色產業發展成果,擴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完成政府部門授權及會員委託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