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態災害預警技術分會,是中國海洋學會下屬分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態災害預警技術分會
- 主管單位:中國海洋學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態災害預警技術分會,是中國海洋學會下屬分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態災害預警技術分會,是中國海洋學會下屬分會。發展歷史2024年6月,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態災害預警技術分會成立。組織體系主任委員:黃海波顧問:張偲學術委員會:14名專家組成12...
中國地理學會是由全國廣大地理工作者自願組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依法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公益性、學術性的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發展地理科學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學會掛靠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會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國地學會,和1934年在南京...
(2)基於光纖壓差測量的深海底沉積物孔隙水壓力原位長期監測系統,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省部一等獎,第1位,2018 (3)國際首套複雜深海工程地質環境原位長期監測裝備研製成功,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科技進展,第1位,2022 (4)黃河水下三角洲地質災害成生機制及防治關鍵技術,中華...
中國太平洋學會河口海岸研究與管理分會 成立於2016年,是中國太平洋學會分支機構之一,依託單位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主要在河口海岸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水下地形探測、水環境污染及監測、工程規劃設計與建設、海洋災害預警與防治、海岸帶管理與生態修復等方面組織開展科學研究、諮詢及技術交流活動。建設成就 中國太平洋...
海洋災害主要指風暴潮災害、巨浪災害,海冰災害、海霧災害、大風災害及地震、海嘯災害等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引發海洋災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氣的強烈擾動,如熱帶氣旋、溫帶氣旋等;海洋水體本身的擾動或狀態驟變;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縫等。海洋自然災害不僅威脅海上及海岸,有些還危及自岸向陸廣大縱深...
7.1 渤海海洋污損生物概況 7.2 渤海海洋生物污損現狀 7.3 海洋污損生物的危害及處置技術 8 海洋溢油的生態災害及其應急處置 8.1 溢油的行為歸宿 8.2 溢油的生態危害 8.3 溢油的損害評估 8.4 溢油污染治理方法 8.5 海洋溢油污染應急處置措施及建議 9 減少渤海海洋生態災害的政策及措施 9.1 政策方面 ...
海洋(赤潮)災害立體監測技術與套用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固著綠潮藻脫落後漂浮機制及影響因素研究,主持,2015.1-2016.12;上海市教委高校優秀教師選拔啟動基金,綠潮藻漂浮機制研究,主持,2015.1-2016.12;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研究經費,漂浮滸苔培養,主持,2016.1-2016.12;上海海洋大學博士科研啟動...
1963年,地理研究所協助西南分院籌建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經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由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地貌、經濟地理、地圖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員調整到成都,與西南地理研究室合併組建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後獨立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90年代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
《第九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論文集》是201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海洋學會、中國太平洋學會。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是2018年中國海洋學會和中國太平洋學會主辦的以“新時代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策略、措施與實踐”為主題的第九屆海洋強國戰略論壇的論文彙編,共收到論文38篇,論文內容涉及到海洋政治與戰略、海洋...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簡稱中國科學院空天院,是光電工程、航天航空和套用科技等三個主要領域兼具總體管理與技術總體職能的研究單位。 [65]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始建於1956年的電子學研究所,1979年遙感套用研究所成立,2003年光電研究院成立,2007年對地觀測中心成立,2012年遙感套用研究所和對地觀測中心...
第四篇“數字海洋”上海示範區(第一階段)建設 附錄 作者簡介 徐韌,男,1964年12月生,1985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專業,現任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環境監測、調查與評價,海洋生態災害立體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海洋監測信息化技術研究。主持國家高...
兼任《藍色經濟》雜誌主編、山東省海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基地——海洋經濟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海洋學會理事、中國太平洋學會理事、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經濟分會副秘書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山東生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海洋經濟技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
第3篇農業減災技術各論 第7章農業災害監測技術 7.1農業災害監測的作用與原則 7.2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技術 7.3農業生物災害與農業地質災害的監測技術 7.4農業災害監測資料的加工與套用 參考文獻 第8章農業災害預測技術 8.1農業災害預測與預警技術 8.2農業氣象災害的預測技術與套用 8.3農業生物災害的預測技術與...
監督陸源污染物排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海洋自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負責海洋開發活動、海洋傾廢對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防治工作。負責漁業資源、水生野生動植物、水產種質資源的保護。組織開展海洋與漁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五)承擔海洋災害預警預報、海洋與漁業防災減災的責任。組織開展海洋環境...
(齊魯工業大學海洋技術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孫繼昌評)王軍成是中國大型海洋浮標的開拓者和技術領導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腐蝕與防護專家侯保榮評)王軍成不忘初心的擔當和堅守是中華民族歷經千年綿延不息的精神源泉,是每一個中國人始終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的代表,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豐碑...
第4章 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程式 第5章 “塔斯曼海”輪溢油生態索賠案件概況 第6章 溢油生態損害評估等級判定 第7章 污染源診斷 第8章 海洋生態環境現場監測 第9章 生態損害對象確定 第10章 溢油生態損害程度判定 第11章 “塔斯曼海”輪溢油生態損害評估 第12章 海洋溢油災害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
積極開展紅樹林栽培移種、珊瑚礁移植保護、濱海濕地退養還灘等海洋生態恢復示範工程。開展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等海洋災害的觀測預警工作,有效降低了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開展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海水入侵和土壤鹽漬化監測、調查和評估工作,對沿海94個驗潮站的基準潮位進行了重新核定。開展中國近海...
2018 年以來,適應氣候變化工作不斷推進,在農業、水資源、森林和其他生態系統、海岸帶和沿海生態系統、人體健康、綜合防災減災、氣候災害的風險防控與預警、適應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一)農業領域 發布《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 年)》等政策檔案,積極應對由氣候變化誘發的地區旱澇不均、病蟲...
專題篇從非傳統安全視角對我國海洋經濟安全所面臨的環境安全、生態安全、航道安全以及海洋災害等形勢進行了分析量化,對我國海洋經濟周期波動、景氣指數進行了分解和監測預警,對沿海地區藍色經濟領軍城市的發展水平、差異化特徵進行了分析比對,設計全球沿海主要G8國家的海洋經濟發展指數,對全球主要沿海國家的海洋經濟發展...
現為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系主任、數量經濟學和金融學學科帶頭人;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山東省金融學會副秘書長;教育部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專家,山東省政府採購招標評標委員會專家,青島市信用評級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數量經濟分析與建模、金融市場與金融工程、風險管理與控制、海洋經濟規劃與最佳化、海洋災害經濟評估...
跨國科技合作的重要性愈發突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國雄在會議上強調了國際合作對災害早期預警的重要性,並指出國際次季節至季節氣候預測計畫便是一個全球合作的典範。中國、英國、美國、日本等共同參與該計畫,可實時比較各國模式預測結果,共同提升應對氣候災害的能力。
因此,在大力發展氣象雷達的同時,適當建立一些民眾性的觀測網,乃是提高龍捲風預報準確性及減輕龍捲風災害的一個有效途徑。在監測與預警方面,如果大範圍織密觀測網成本過高,那么在龍捲風高發區,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特點局地織密‘小網’,則更具有可行性。龍捲風探測專項科學試驗已在龍捲風多發地蘇北、皖北開展。在建設...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 國際環境法醫學會(INEF)會員 國家科技部專家庫專家 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 山東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工作業績 出版專著和論文:《生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法律法規與標準彙編》;《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研究》;《綠潮災害發生條件與防控技術》;《海上溢油生態損害賠償的法律與...
一是對防禦海嘯和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作用巨大。2004年12月26日,發生在印度洋的海嘯災難,舉世震驚,短短數小時內所造成的巨大損失,發人深省。這場災難引起了世界範圍內關於防禦海洋自然災害的廣泛討論。起初,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地震預報、海嘯預警、海防設施建設等工程措施上,但隨著對這次海嘯教訓的深入探尋,...
[2]. 《中國典型海域赤潮災害發生規律》,2010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副主編。[3]. 《赤潮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理論方法》,2013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副主編。[4]. 《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方法培訓教材-遙感分冊》,2018年,北京:海洋出版社,主要執筆人。4.專利 一種基於雙邊濾波的水平集SAR溢油提取方法,專利...
6.“南麂海域赤潮生物監測、預警與災害評估研究”溫州市科學技術局S2006A007 2005--2007年 7.“麻痹性貝毒和腹瀉性貝毒快速監測技術”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海洋技術領域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方向 2006AA09Z153 2007—2009年 所授課程:生態毒理學 環境毒素與水產品安全 社會職務:南中國海赤潮學會常務理事 榮譽...
地下資源真實信息的最終確定和獲取,地質災害治理都必須通過地質的手段來實現。人類一直在進行著四大科學探索工程--"上天、入地、下海、登極",它們都與地球科學技術有深厚的聯繫。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名稱由來 教育部"地礦學科教學...
徐韌,男,1964年12月生,1985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專業,現任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環境監測、調查與評價,海洋生態災害立體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海洋監測信息化技術研究。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我國近海海洋...
徐韌,男,1964年12月生,1985年畢業於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專業,現任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環境監測、調查與評價,海洋生態災害立體監測與預警系統研究,海洋監測信息化技術研究。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我國近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