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氣勘探·第1卷:總論》主要論述了中國油氣地質背景,油氣勘探成就、勘探歷程、經驗及展望,並附大事紀要。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油氣勘探•第1卷:總論
- 作者:邱中建 龔再升
- 出版日期:1999年9月1日
- ISBN:9787502127169
- 品牌:石油工業出版社
- 外文名: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China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開本:16
- 定價:65.00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石油天然氣形成的地質構造背景
第一節 中國基本地質條件的特殊性
一、區域地質結構的特殊性
二、板塊構造演變的複雜性
三、盆地類型和沉積建造的多樣性
四、中、新生代中國大陸構造活動的強烈性
五、陸相盆地熱結構的差異性
第二節 中國地質構造背景的特殊性對油氣藏形成和勘探工作的影響
一、大型盆地少、小型盆地多對中國特大型油氣田的形成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板塊構造強烈的活動性不利於古生界海相油田的保存
三、盆地類型和沉積建造的多樣性導致中國油氣資源在時代上分布有明顯差異
四、烴源岩類型多樣但以中、新生界陸相烴源岩為主
五、沉積盆地中常規與非常規儲集層並存既保證了油氣儲量、產量的增長又給油氣田勘探和開發造成困難
六、古板塊構造演化的活動性影響古生代礁塊油氣田的發育
七、形成了多種類型、豐富多彩的含油氣圈閉和油氣聚集帶
八、複雜的地貌景觀造成了困難的勘探環境
第三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中國油氣勘探的巨大成就及石油地質理論的新進展
第一節 油氣勘探的巨大成就
一、新中國建國以來油氣產量的迅速增長
二、油田規模及分布
三、陸相大油田在地質時代上的分布
四、近海大陸架油氣勘探的重要成果
五、面向國際合作開拓海外市場的新突破
六、職工隊伍建設和技術裝備的發展
第二節 石油地質理論的新進展
一、陸相生油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二、源控論及富生油凹陷理論
三、陸相盆地複式油氣聚集帶理論
四、陸相湖盆沉積學及儲集層研究的理論
五、天然氣地質理論的建立與發展
六、含油氣系統的研究與發展
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中國油氣勘探歷程
第一節 初創年代(19501959年)
一、第一次重大突破―克拉瑪依油田的發現
二、第一次成效不大的勘探會戰―川中會戰
第二節 勘探戰略東移石油產量高速增長(19601985年)
一、發現大慶特大油田、創建陸相成油理論
二、攻克渤海灣及其外圍複雜油氣區、形成複式油氣區(帶)理論
三、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會戰―江漢三線找油大會戰
四、老油區遲到的發現―陝甘寧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獲重大突破
第三節 穩定東部、發展西部加速擴大後備儲量(1985年以後)
一、塔里木油氣區
二、吐哈油氣區
三、準噶爾油氣區
四、柴達木油氣區
五、河西走廊油氣區
六、西部新區侏羅系盆地
第四節 中部油氣區天然氣勘探獲重大進展
一、鄂爾多斯盆地發現我國陸上第一個大氣田
二、我國最大的天然氣區―四川氣區不斷發展
第五節 廣大南方地區油氣勘探收效甚微
第六節 中國近海已成為重要油氣勘探開發區
一、早期自營勘探時期(19571978年)
二、對外合作與自營勘探並舉時期(19791997年)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油氣勘探新技術的套用與發展
第一節 油氣勘探技術發展歷程
一、50年代的勘探技術水平
二、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的勘探技術
三、8090年代的勘探技術
第二節 地震技術在油氣勘探中的重要貢獻
一、光點技術勘探階段
二、模擬技術勘探階段
三、數位技術勘探階段
四、地震勘探技術發展趨勢
第三節 非地震勘探技術
一、重、磁力勘探技術
二、電法勘探技術
三、地面化學勘探
四、油氣遙感技術
第四節 井筒技術
一、探井鑽井及井筒技術
二、鑽探技術的發展趨勢
三、油氣勘探測井技術
四、測試技術
第五節 實驗分析技術
第六節 計算機技術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油氣勘探的經驗和體會
第一節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推動理論發展的源泉
第二節 油氣勘探工作是發展石油工業的首要問題
第三節 油氣勘探工作必須遵循必要的勘探程式
第四節 要十分重視含油區內主要斷裂及二級構造帶的解剖
第五節 要注意克服思想認識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第六節 不斷學習和掌握油氣勘探新技術
第七節 發揚技術民主集中群體智慧提高勘探成效
第八節 要全面地總結石油勘探會戰的經驗正確地套用於當前的勘探工作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中國油氣勘探前景與展望
第一節 中國油氣資源仍具有巨大潛力
第二節 堅持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方針
第三節 21世紀應加速天然氣勘探
第四節 中國沿海大陸架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第五節 開展非常規的油氣勘探
第六節 積極合作勘探開發國外油氣資源
附錄中 國油氣勘探大事紀要(截至1997年)
第二卷 西部油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