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2年,四川省氣象局科研辦公室成立。
1973年,在四川省氣象局科研辦公室基礎上組建四川省氣象局科研所。
1978年,擴建為四川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1984年,被賦予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名稱。
2002年,經國家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批准成為非營利國家公益性科研機構。
2004年,由省級研究所成為國家級研究機構。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科研平台
據2019年4月高原所官網資料顯示,高原所設有高原天氣研究室、高原氣候研究室、高原氣象觀測研究室、數值預報中心、高原氣象套用研發中心、高原氣象觀測試驗基地(拉薩分部)。
研究所與四川省氣象台、四川省氣候中心、四川省氣象探測數據中心(原四川省氣象信息中心)聯合申報了高原與盆地暴雨旱澇災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學術資源
截至2014年3月,高原所氣象科技情報中心(圖書情報室),占地面積680平方米,擁有中外文圖書4萬餘冊。中文期刊130餘種,外文期刊40餘種,報刊15種。2006年底建成了數字圖書館,涵蓋了國內外地球科學領域的科技文獻資料。
硬體設施
據2019年4月高原所官網資料顯示,高原所建成了青藏高原主體
獅泉河、東北
曲麻萊、東坡
理塘、東側
溫江大氣邊界層觀測,雲南
蒼山立體大氣觀測,高原東部地基GPS水汽觀測構成的固定觀測站網,以及車載風廓線雷達、GPS探空、
L波段探空、通量觀測、
AWS構成的移動觀測平台,結合業務觀測站網,已形成沿30°N東西剖面、100°E南北剖面的青藏高原及周邊關鍵區大氣綜合觀測體系。
學術交流
2017年,高原所共舉辦學術報告會35場次,專家報告18場次,所外專家13人次,其中院士3位、美國專家3位、英國專家2位。參加國際國內會議及交流培訓48人次,其中,美國德州A&M大學訪問學者1人,英國雷丁大學訪問學者1人,中國氣科院高級訪問學者1人。
高原所應邀參加德國慕尼黑馬普氣象研究所項目年會1人,義大利羅馬第5屆國際再分析會議(ICR5)1人,泰國清邁第5屆中泰氣候變化聯合會議2人,舉辦了第13屆“2017年高原山地氣象研究暨高原與盆地暴雨旱澇災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學術交流會”。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17年,高原所出版年鑑2冊,發表論文52篇,其中SCI論文5篇,國核心心期刊論文36篇。第一單位主持完成的“西南複雜地形區氣候變化研究與高解析度預估”獲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研完成的“南方持續性暴雨中尺度特徵診斷分析和預報技術”獲2017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高原季風發展機理及其在旱澇預測中的套用研究”獲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高原所在研及立項項目批覆經費共1329萬,到賬經費438.05萬。新立項目1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國氣象局業務建設項目2項,四川省氣象局創新團隊項目1項,高原與盆地暴雨旱澇災害省重點實驗室科技發展基金項目1項,高原大氣與環境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4項。參加國家科技計畫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1項、省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申請專利3項。
高原所主持完成公益性行業(氣象)專項《數值模式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複雜地形結構的影響檢驗評估與改進技術研究》(編號:GYHY201206039),主持完成公益性行業(氣象)專項《藏東南地區複雜下墊面地氣交換觀測研究》(編號:GYHY201206041)。
學術刊物
《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創刊於1981年,由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主辦,主要展示了四川氣象科研的成果。
主要欄目包括:天氣分析與氣象預報、氣候分析、農業氣象、大氣探測、氣象通信、學術討論、氣象服務、氣象科技產業等。
文化傳統
高原所所徽外側為月牙,形似成都拼音的首字母C,代表著研究所的地域特徵和研究氣象科學的本職工作。
月牙包裹著的為“IPM”,為研究所英文簡稱。同時,字母“M”又形似兩座山巒,頂部為平地,構成了兩個高原,象徵著研究所立足於高原氣象的研究。字母“P”形似旗幟及風力符號。
人才培養
2009年12月10日,經四川省人事廳批准設立的省級的
四川省氣象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掛設在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由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聯合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開展博士後科研人員培養工作。
高原所與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單位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已有10餘名碩士研究生畢業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2015年,與
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合作共建“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實習基地”。
現任領導
所長:李躍清
副所長:王順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