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安徽滁州天長卷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頁數:446頁
- 開本:32
- 品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作者:夏錫生 白庚勝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3009478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禹王河與九里荒
白龍寺和白龍塘
烏龍沖
烏龍復仇
杜添廟
石頭塘傳說
傳說
歷史人物傳說
孔子過天長
魯班考徒弟
劉秀七歲走南陽
朱壽昌與冷溫亭
包公的傳說
審羅盤
包公審石獅
包公判虎案
王小二娶老婆
包拯與判虎台
包公智斷二鳳山
包公巧斷牛舌案
小包拯問案
朱元璋與老師
劉伯溫汀溪尖穿井
沃公
乾隆巡視高郵湖大堤
慈禧“報恩”
戴蘭芬的傳說
天長地久戴蘭芬
戴蘭芬妻子有傑才
戴狀元應對
戴蘭芬充軍過廬州
戴蘭芬松江府題匾
戴狀元替主充軍
戴蘭芬趣聯巧對於馬岔河
一錢如愛我無兒
鄭板橋的傳說
鄭板橋寫匾
鄭板橋受阻
板橋戲紈絝
宣瘦梅的傳說
鹵墨布筆
宣瘦梅賣身求藝
一筆六竹
雛雞出殼圖
宣瘦梅罵壽
王世和學醫
張驥十三歲任州官
姜大力斗糧行
張金邦智殺太湖盜
繆海同
訓任王
沈萬山與王胎來
高俅學狗叫
油炸燴
屠夫成佛
“矮”與“射”
地方風物傳說
橫山的傳說
舟山的來歷
老虎山傳奇
金牛山由來
小孤山傳說
釜山的傳說(一)
釜山的傳說(二)
劉營鄉傳奇
九墩的傳說
五里墩由來
百望墩傳說
時灣的傳說
公雞墳的傳說
龍王井的傳說
美人井的傳說
畢家井
琉璃井
香爐井
仙人床與淚人井
張公橋的傳說
石樑大橋的傳說
金牛灣的傳說
鶴來橋傳奇
龍魚橋的傳說
一里橋的來歷
土地廟的由來
十里廟的傳說
觀音兜土建城
雞心崗傳說
姑嫂塘的傳說
姑嫂塘
石星莊的由來
蘆龍的傳說
蘆龍的由來
銅城的傳說
雙廟村的傳說
金牛汪的傳說
白馬橋的傳說
漢石橋的傳說
戊己橋的故事
龍塘灣的傳說
仁和集的傳說
諭興的由來
秦欄的來歷
壩田的來歷
大通的來歷
百腳廟與碑崗的來歷
關塘
關公與關塘
官橋
仙燈湖
白狗墳
白狗子墳的故事
鎖匡橋
好漢橋
蜘蛛山
菱米地
真龍寶地窪子街
高郵湖底是陳州
陳州府故事
陳州府被淹傳說
驢洞河與自來墩
古柳傳奇
栽秧和頂背篷的由來
生孩子為啥送紅蛋
千秋雜燴
老鼠比牛大
動植物傳說
蛇的傳說
蛐蟮的傳說
蝦子眼睛的傳說
斑鳩叫聲的傳說
貓抓掃帚的傳說
蒲公英的傳說
“狗蹺腿”的傳說
狗故事三則
“九太爺”與“狗太爺”
狗找朋友
狗和兔換鞋
水稻與黃狗
猴子上當
蝦子為啥沒骨頭
喜鵲與烏鴉
“滾水紅”花的由來
口茶
蜜駝僧
胡荽
玄參
故事
生活故事
半部《論語》治天下
車水取銀
賽神仙王鐵嘴
測字先生“來半仙”
王半仙智斗太太老爺
小寡婦智罵小和尚
智斗財主
三氣財主
縣令和差人
牛醫生朱醫生
錢短與仁義長
路不平有人鏟
害人反害己
一筆之差不中榜
半個秀才
打油詩之家
巧_媳婦做出“無米之炊”
聰敏的四媳婦
聰敏的老闆娘
聰明的寡婦
懶婦說謊
稱心如意的女婿
我怎么走
果子學話
呆子學乖
呆兒學舌
呆子聽訓
蠢兒成龍
剃眉毛的故事
小癩子當皇帝
小皮匠招駙馬
老獵戶選女婿
王小官娶親
張扯謊與李愛財
“公水”與“母水”
狗耕田
狗官
來尿精當官
急性子人
吝嗇的親家
劉家五兄弟
兄弟三人學手藝
嫂嫂虧姑
生兒不如養兒親
淵深海闊
荒年知節儉
抽牛筋
做生意
屋漏
吹牛
近視眼
謊弟兄
草包醫詩
糊塗官司
借血還血
討價還價
箭箭不離屁眼
鬧鬼捉銀鱉
董老三喝酒
歷史故事
牙與舌
千里送鵝毛
“兩面派”的來歷
雙喜的由來
新街的由來
石磙子上樹
幻想故事
寶盒
識寶
盆琴
神船
神靴
小銅人
灶鍋老爺
天鵝姑娘
青蛙顯靈
兩個駝子
天種草人種糧
城隍和老戴
螞蟻與狀元
乞丐與桃仙
神仙推石車
張果老倒騎驢
頭髮絲牽老虎
姐妹除妖得福
沉州取寶
沉州府城門鑰匙
月老的傳說
癩團黿的故事
牛搏虎的故事
白道士遇仙記
詩聯故事
死對
絕命聯
周白吃
聖賢愁
地名巧對
藥名對聯
少婦應對
對對姻緣
老少夫妻
三婿拜壽
三姨戲姐夫
作詩賭酒
四酒鬼爭酒
四個小氣鬼
老考生對聯
道士與秀才
姐丈和小姨
農夫考舉子
趕考的風波
一臉分陰陽
妙聯刺漢奸
“時候”、“問題”聯
三句半的故事
王小魯的故事
小木匠作對聯
村婦巧對老學究
牧童巧對驚秀才
神童妙對難書生
丞相小姐選對象
氣死和尚與秀才
笑話
看戲
比大
互吹
蠢妻
拜壽
你我他
討吉利
怕老婆
覷巴眼
一萬兵馬
少管閒事
張三戒菸
笑話五則
笑話七則
老闆吃餅
好吃的夫婦
吃白嘴先生
響亮的名字
聰明愚少爺
師傅與徒弟
郎丈行酒令
生薑老的辣
學念《百家姓》
兄弟合買膠靴
不說直話的人
七個瘌子自畫像
後記
後記
天長歷史悠久,秦為廣陵、東陽二地,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於本地置沛郡及沛縣,北周改為石樑郡及石樑縣。唐天寶元年(742年)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的生日千秋節,劃地特設千秋縣。天寶七年(748年)改稱天長縣。1946年為紀念新四軍名將羅炳輝,改稱炳輝縣,1960年復改稱天長縣,1993年撤縣建市。
天長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西南多山,東北多湖泊,屬半崗半圩丘陵地區,由於天長地肥水美,向稱魚米之鄉。農產品以稻、麥、油菜為主,水產品魚、蟹、蝦豐富。改革開放以後,工業發展迅速,特別近幾年以來,民營企業迅猛崛起,使天長躋身安徽省經濟強縣之列。
天長歷史上就文風昌盛,僅清以降就出現過狀元戴蘭芬、韋氏雙探花、陳門四進士、女科學家王貞儀、小說家宣鼎、電影藝術家卜萬蒼、美學理論家呂熒、倫理學家周原冰等。近年以來.更出現了一個青年作家群,因他們的眾多作品在全國產生影響.而被譽為tt天長文學現象”,飲譽省內外。
天長文風昌盛,還表現在民間文化的豐富上。其中,天長的民間畫天官畫曾與鳳陽的鳳畫、靈璧的鐘馗畫並稱“皖北三畫”,蜚聲海內外。天長的民歌種類多、數量大,山歌、漁歌、秧歌、情歌、小調、號子等遍布崗地、圩區、小鎮。著名的《茉莉花》就是由流行於我市的民歌《鮮花調》改編而成,如今成了世界名曲。天長的民間故事更是如珠如貝,散落於天長大地角角落落。建國初,雖村夫婦孺也能出口侃侃,聽者樂之。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傳統的民間故事也和其它民間文藝形成一樣漸趨式微.甚至瀕臨消失之險地。民間故事及其它形式的民間文化,都是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勞動人民創造的成果、智慧的結晶,它們不僅具有巨大的審美價值,更是人類發展、社會前進的重要痕跡。它飽含著豐富的古代信息,是寶貴的文化遺存。為了保護、搶救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筆者曾於本世紀初,執行主編過一本《天長民間故事》,此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出版《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其眼光遠大,魄力非凡,意義深遠,功德無量。筆者再次受命執行主編天長卷,雖知困難重重,仍在所不辭。好在此次編纂工作非個人行為,也非民間行為,而是在天長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由市政協具體組織開展此項工作。為編纂好天長卷,市政協領導牽頭,組成了陣容強大的編纂委員會,並在採集整理等具體工作上給予了強有力的領導和指導,使蒐集整理和編輯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天長卷以原《天長民間故事》為基礎,按照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總編委會的要求,擴大規模,調整體例,合理分類,並增加了錄像、錄音、圖片資料。為了按照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本卷編纂工作.相關工作人員無數次深入農村、基層,尋找故事講述人,委託文字整理人.請有關人員協助錄像、錄音、攝影,在此基礎上認真編輯列印,可以這樣說,天長卷的成功編纂,也凝聚了相關工作人員的辛勞和努力。
天長卷中的故事,內容豐富,生動而有趣。其中的英雄神話故事《禹王河與九里荒》、《白龍寺和白龍塘》、《鳥龍沖》、《石頭塘傳說》等表現了我們的先祖們,在開拓生存之路上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和英勇無畏的犧牲;歷史人物傳說中的《孔子過天長》、《魯班考徒弟》、《包拯智斷二鳳山》、《朱元璋與老師》、《乾隆巡視高郵湖大堤》、《慈禧報恩》、《戴蘭芬充軍過廬州》、《鄭板橋戲紈絝》、《宣壽梅賣身求藝》等,表達了老百姓對歷史真實人物的臧否,體現了民間的道德追求和價值取向;地方風物傳說中的《橫山的傳說》、《一里橋的來歷》、《鶴來橋傳奇》、《五里墩由來》、《戊己橋故事》、《好漢橋》、《陳州府故事》、《千秋雜燴》等,敘述了地方風物的撲朔迷離的源頭.給人以想像和啟迪;生活故事中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車水取銀》、《王半仙智斗太太老爺》、《智斗財主》、《牛醫生·朱醫生》、《狗官》、《聰明的寡婦》、《王小官娶親》等,或讚譽智慧,或諷刺愚蠢:或張揚善良,或鞭撻邪惡;或歌頌正義,或抨擊黑暗,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古代生活畫面;幻想故事中的《天鵝姑娘》、《姐妹除妖得福》、《螞蟻與狀元》、《頭髮絲牽老虎》、《癩頭黿故事》、《乞丐與桃仙》、《神靴》等充分展示了古代百姓的豐富想像力和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詩聯故事中的《地名巧對》、《農夫考舉子》、《村婦巧對老學究》、《牧童巧對驚秀才》、《神童妙對難書生》、《三句半故事》、《王小魯故事》等大俗大雅,趣味橫生;大量的笑話故事,短小精悍,幽默風趣,使人們在笑聲中得到啟迪和領悟。總之,天長卷中的故事,基本集中了天長民間故事中的精華,反映出了天長民間故事的風貌,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和較高的研究價值。
蒐集整理出版民間故事,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不僅僅是為了過去,更是為了現在和將來,相信此項工作的實施,一定會為當前及將來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先進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鑑。
在天長卷的編纂過程中,得到了市文聯、市老年大學、市博物館等單位和相關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加之水平的限制,可能還有相當多的精彩故事尚未得到採錄,編輯上也可能還存在不少缺點與錯誤,敬希批評指正。
編者
2007年7月20日
序言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21世紀是與中國民間文藝保護的春天一起來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紀新中國歷史開篇注定要從知識界對民間文藝的關注及其從中尋找現代化的資源與動力開啟那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精英階層乃至普通民眾,在新紀元伊始之際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五千年積澱豐厚的民間文藝遺存:幾多焦慮,幾多審視,幾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個世紀的痛苦與歡樂、犧牲與勝利之後,隨著4月的和風一寸寸染綠京城的街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終於完成了新統帥部的組建,並在馮驥才主席的倡導下作出了用10年時間在全中國境內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戰略決策。其內容是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的民間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終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國民間美術圖錄》(31卷)、專題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20卷)、《中國剪紙集成》(50卷)、《中國唐卡集成》(20卷)、《中國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國服飾集成》(60卷)、《中國彩塑集成》(10卷)、《中國民窯陶瓷集成》(10卷)、《中國皮影集成》(10卷)、《中國民間傑出傳承人集成》(100卷)、《中國史詩集成》(300卷)、《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500卷),並命名一大批民間藝術家,建立一系列民間文藝之鄉與民間文藝保護基地、傳承基地,建立民間文藝資料庫。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華文明根脈、傳承中國文化薪火。
想當初,沒有上級的指示,沒有企業的支持,沒有出版社的承諾,一切都只是一個發生在初春里的夢。於是,多少讚嘆如春潮湧起,多少懷疑似濤聲依舊,多少譏諷穿行在街巷,多少風險橫陳於前路。但是,緊迫感、責任心使我們義無反顧,民間情懷、國家利益令我們堅定前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眾志成城,誓將夢想化現實。
由於順應了發展多元文化的時代潮流,也順應了弘揚民族精神、實現中華復興的黨心、民意,春天的夢想一天天成長: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扶持優秀民間文藝及國家級大型文化工程之後,中宣部決定襄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獲得民間文藝界前輩賈芝、馮元蔚諸先生的全力支持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新聞發布會於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實施工作會議於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開,第一批實施省區及專項隨之開展行動。
作為主幹項目,編纂出版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從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動議之初就被提到了議事日程。這是因為:作為這項工作重要基礎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的組織系統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編纂工作仍在進行;大多數地區都已編定有關縣卷本。我們相信,它定能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第一批收穫。
難忘啊,從1984年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當時稱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曾先後動員200多萬名民間文藝工作者從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民間文學普查,先後收集到40億字的文學資料。其中,包括184萬篇民間故事,302萬首民間歌謠,748萬條諺語,各種專集4000多種。這是一筆多么豐厚的遺產!如今,作為這項工程的最終成果《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省卷本的編纂出版正在接近尾聲,而曾經主持這項工作的鐘敬文、馬學良、姜彬等領袖人物卻長眠大地,再也看不到這賞心悅目的收穫,還有許多民間文藝傳人早已作古化春泥,許多“三套集成”工作者從“青青子衿”變成了“白髮老翁”。面對這一切,除了繼續做好“三套集成”省卷本的後續工作之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夠拒絕編纂出版他們苦苦收集到的民間文學原始資料?
懷著如火燃燒的激情以及對民間文藝事業的忠誠,我們經過兩年多的準備,於2004年4月正式啟動《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專項。那時的杭州,正是“江南草長,落英繽紛,群鶯亂飛”,一派明媚的春光。
在實施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多少感人的故事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以他作家的情懷與文化領袖的睿智,始終堅持將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編纂出版工作納入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並具體過問它的體例設計、出版、文本審定、封面設計,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精益求精,自己的文學創作卻因此被束之高閣;楊亮才先生是中國民間文藝界的老同志、老領導,他不僅參與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全部策劃,而且還主動承擔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整體設計,並不顧七旬高齡奔走於湖北、雲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摸底遊說,直至回老家部署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的編纂工作;趙寅松是白族文化專家,他任所長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所並不從屬於文聯繫統,但他在得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在主持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後主動請纓,不僅承擔了《雲南甲馬集成》大理部分的編纂工作,而且還以極快的速度、較高的質量完成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的編纂工作。他說:“搶救遺產不分內外,保護文化豈等檔案經費!”這是他的心聲,也是全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的深願;與趙寅松先生一道為示範本的編纂作出貢獻的還有湖北省民協主席傅廣典先生及宜昌市民協主席王作棟先生。在他們的主持下,“當陽卷”示範本的編纂亦高速優質,一錘定音。
隨著河南信陽文聯主席廖永亮、山東棗莊民協主席王善民、內蒙古民協主席那順、中國民協副主席兼吉林省民協主席曹保明、江蘇省徐州市民協負責人殷召義等先後加入到《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工作中來,早日高水平出版這些成果便成為當務之急。也就在這個時刻,經過不斷挫折,我們最終與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喜結良緣。該社有膽有識的社長董鐵鷹先生與總編輯歐劍先生、副總編輯王潤貴先生決定投巨資以圓這套“全書”的出版夢。這使我們感到鼓舞,也更使我們堅信中國尚有出版家,而不僅有追逐名利的出版商!促成這段良緣的是一位名叫孫昕的年輕女士。她曾在2002年與2003年兩次採訪過我,以報導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無“紅頭檔案”、無一分錢的背景下組織實施的壯舉。那時,她是一名記者。2004年,她從《中國智慧財產權報》轉調到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打電話了解這項工程的進展以及有關成果的出版問題。當她了解到我們雖已獲中華書局斥資幫助出版《中國木版年畫集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資幫助出版“中國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推介叢書”,但《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出版維艱之後,決定向本社領導反映搶救工程面臨的困難。對此,我心存疑,而被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的出版家們鐵肩擔大義。慨然允諾。
這,都是發生在2l世紀春天裡的故事。
在這個春天裡,我十分榮幸能成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最高統帥部的一個成員,並奉調協助馮驥才主席主持協會日常工作及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組織領導工作。可以說,這四年里,我是與中國民間文藝的夢想一起不斷成長的。儘管衣帶漸寬、雙鬢初霜,我與我的同仁們卻無怨無悔,抱誠守貞,一直執著於為祖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而努力。這是因為我時刻聽到來自田野的呼喚:暫先放下你的寸管,作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我亦不斷被馮驥才主席對國家文化命運的關切所震撼:暫先離開你的書齋,走到人民民眾中去。是的,暫先放下,是為了永遠拿起——學術;一時離開,是為了不朽的存在——人民文化。
在這部洋洋3000卷的《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即將問世之際,我覺得有必要對這項工作的緣起與經緯作一些簡單的詮釋。
關於名稱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名副其實。它之所以以“中國”相冠,表明其中所收作品遍及內地及港、澳、台地區。港、澳、台地區民間故事作品入“全書”是藉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金榮華先生之力才得以實現的。這在“三套集成”時代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做到的;所謂“民間故事”沿用的是《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所使用的廣義性概念,它泛指一切散文體民間口頭創作,包括神話、故事、傳說之屬;“全書”之稱,因它基本反映了中國民間故事的基本情況而定,它的確在內容、形式、地域、民族、體裁、題材等方面都比較全面、客觀。以它的編纂出版為標誌,中國民間故事的形象將不再殘缺星碎、模糊不清。
關於關係 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與“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心組織實施、全面開拓創新》中即已作過明晰的闡釋:“‘搶救工程’與‘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同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承辦的民間文化工程。‘搶救工程’是‘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種繼承與延續,也是對‘三套集成’工作的一種拓展與深化、發展。兩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但其搶救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精神是一致的。在文學意義上,‘搶救工程’是對‘三套集成’的範圍擴充,增加了史詩、民間敘事長詩;在藝術意義上,‘搶救工程’增加了民間工藝美術,為‘中國民間文藝十套集成’中缺少的相關部分作了‘補天’;在文化意義上,‘搶救工程’把‘民俗文化’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力求一網打盡,理清了民間文學與民間藝術存在基礎的關係。在‘搶救工程’實施過程中,還將最終完成‘三套集成’工作的遺留問題,不僅爭取出版《中國民間文學集成》,還將對歷時20年的‘三套集成’進行總結、評獎,並探討有關資料的活化與套用問題。”
也就是說,在最初的創意之中,周巍峙主席所主持的“中國民間文藝十套集成”工程之組成部分“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縣卷本是擬在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以《中國民間文學全書》的形式加以編纂出版的。後來,由於經費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改弦易轍,決定先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歌謠、諺語、史詩、民間敘事長詩等則留待今後再相機啟動編纂出版。顯然,《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出版並不是平地起高樓,也不是刻意另起爐灶,它基本屬於“三套集成”《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縣卷本資料的系統編纂出版。
關於原則在2004年3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推動會議”上,我受主席團的委託,作了《用優異的成績編好〈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報告,對編纂出版這部“全書”提出了以下原則:1.分批實施、推進,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部編纂出版任務;2.示範本先行,先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卷示範本及湖北省當陽卷示範本;3.對未編過縣卷本的地區進行普查並編纂縣卷本;4.對已編纂縣卷本但未作過普查的地區進行普查,以補充原有縣卷本資料;5.對已作過普查並編有縣卷本的地區進行補充調查,以豐富原有文本;6.對已有少數民族文字縣卷本進行翻譯並補充有關資料,以編成漢語文縣卷本;7.制定體例及出版方案,進行統一編纂及集中出版;8.成立從中央到省、市、縣的四級領導小組、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領導此項工作。雖然進度不一,但一年多來這項工作始終是按此原則實際進行的。
關於動機我們妁最初動機是:1.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當然包括對民間文學的搶救,搶救性保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2.大量的信息表明,由於種種原因,從1984年起被蒐集到的民間文學資料正面臨著各種厄運:或佚失無存,或藏諸私家,或變賣造紙,或鼠囓蟲蛀,或風雨侵蝕,必須加大對它們的再搶救;3.通過《中國民間故事全書》的編纂出版,為日後編纂出版《中國歌謠全書》、《中國諺語全書》、《中國史詩集成》、《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等積累經驗,並最終完成“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各層級卷本的全部編纂出版;4.為方興未艾的故事學、傳說學、神話學及類型學、母題研究等提供最生動的資料,推動這些學科的發展進步;5.強化民間故事作品的社會套用,使之在人文精神建設、學術建設、道德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文藝建設、文化產業建設等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親愛的朋友,《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擺放在您的案頭並正一天天增高的今天,也正是全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為您祝福、供您享用的盛大節日。為了這一天,我們付出了我們應該付出的一切;為了這一天,我們為自己的正確抉擇、堅定信念、審慎工作而感到自豪。
自豪,來自人民民眾的偉大創造!
光榮,展示了精神家園守望者的無私與智慧!
我們確信,春天的故事永遠沒有結束,她只會延伸為一次又一次秋天的收穫。
2005年8月13日酷熱中於北京潘家園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