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法制60年

中國民族法制60年

《中國民族法制60年》是2010-01-01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熊文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民族法制,是我國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為實現其有效統治和對各民族進行管理的需要而制定和形成的調整民族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代王朝都面臨著十分複雜的民族問題,因此,民族法制對民族間的和睦相處、社會穩定與和諧乃至王朝的興衰存亡,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少數民族法制和漢民族法制一道走過幾千年的歷程,梳理中國古代民族法制,對研究中國民族法制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以及當今民族法制的發展趨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查看全部>>

目錄

序言民族法制的歷史追溯
一、中國古代民族法制概述
二、近代民族法制
三、革命根據地時期的民族法制
第一編 初創時期的民族法制(1947年~1954年)
第一章 初創時期的民族立法
第一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一、中國共產黨開始尋求解決民族問題的途徑
二、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最優方式
三、民族區域自治的內涵逐步清晰
四、以法律形式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始民族法制建設
第二節 第一個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蒙古族從民族自決走向民族自治
二、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三、兩個綱領性檔案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四、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的建立
第三節 初創時期的民族立法
一、民族立法背景
二、中央民族立法內容
三、內蒙古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
第二章 初創時期的民族法制實施
第一節 少數民族政治權利保障與實施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推廣
二、散雜居少數民族權利的法律保障
三、中央及地方各級民族工作機構的建立
四、開展民族識別
五、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幹部
六、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和風俗習慣
七、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
第二節 少數民族經濟權利保障與實施
一、經濟建設方針的提出
二、保障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措施
第三節 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保障與實施
一、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
二、鼓勵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字
三、改善少數民族的衛生狀況
第四節 民族法制的監督檢查和評價
一、民族法制工作的監督檢查
二、初創時期民族法制實施的總體評價
第三章 初創時期民族糾紛的解決機制
第一節 初創時期民族糾紛概述
一、民族糾紛的概念
二、初創時期民族糾紛的特點
三、初創時期民族糾紛解決機制的背景
第二節 初創時期民族糾紛管轄權的確立
一、國家對民族糾紛管轄權的確立
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對民族糾紛的具體管轄權
第三節 初創時期民族糾紛解決規範的淵源及具體實踐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相關規定
二、《關於保障一切散居少數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權利的決定》的相關規定
三、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相關規定
四、初創時期改善民族關係、解決民族糾紛的具體實踐
第四節 民族糾紛處理管轄與程式
一、民族糾紛處理管轄與程式的概念
二、非訴訟民族糾紛處理的管轄與程式
三、民族糾紛訴訟的管轄與程式
第四章 民族習慣法調查(1949年—1954年)
第一節 東北、內蒙古地區民族習慣法
一、滿族習慣法調查
二、朝鮮族習慣法調查
三、蒙古族習慣法調查
四、鄂溫克族習慣法調查
五、鄂倫春族習慣法調查
六、錫伯族習慣法調查
第二節 西北地區民族習慣法
一、東鄉族習慣法調查
二、土族習慣法調查
三、回族習慣法調查
四、撒拉族習慣法調查
五、保全族習慣法調查
六、裕固族習慣法調查
七、柯爾克孜族習慣法調查
八、塔吉克族習慣法調查
九、烏孜別克族習慣法調查
十、哈薩克族習慣法調查
十一、塔塔爾族習慣法調查
十二、俄羅斯族習慣法調查
十三、維吾爾族習慣法調查
第三節 西南西藏地區民族習慣法
一、藏族習慣法調查
二、羌族習慣法調查
三、彝族習慣法調查
四、白族習慣法調查
五、哈尼族習慣法調查
六、傣族習慣法調查
七、傈僳族習慣法調查
八、佤族習慣法調查
九、拉祜族習慣法調查
十、納西族習慣法調查
十一、景頗族習慣法調查
第四節 中南地區民族習慣法
一、苗族習慣法調查
二、布依族習慣法調查
三、侗族習慣法調查
四、水族習慣法調查
五、壯族習慣法調查
六、瑤族習慣法調查
七、黎族習慣法調查
八、高山族習慣法調查
第二編 曲折發展時期的民族法制(1954年—1982年)
第五章 平穩發展時期的民族法制(1954年—1966年)
第一節 1954年憲法對民族關係的調整
一、1954年憲法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1954年憲法規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三、1954年憲法對我國民族法制建設的指導
第二節 平穩發展時期的中央民族立法
一、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法律規範
二、規定少數民族具體權利的法律規範
第三節 平穩發展時期的地方民族立法
一、自治地方組織條例及其主要內容
二、其他地方性民族法規範的創製情況
第四節 平穩發展時期民族法的實施
一、民族法實施的工作機構
二、民族法實施的具體措施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四、民族法實施的效果
第五節 平穩發展時期民族法制建設的經驗
平穩發展時期民族立法的特點
第六章 “文革”時期的民族法制(1966年—1976年)
第一節 1975年憲法對民族關係的調整
一、1975年憲法有關民族問題規定的重大變化
……
第七章 撥亂反正時期的民族法制(1976—1982年)
第八章 曲折發展時期的少數民族習慣法(1954年—1982年)
第三編 發展與完善時期的民族法制(1982-2001年)
第九章 發展與完善時期的民族立法(1982—2001年)
第十章 發展與完善時期民族法德實施(1982年—2001年)
第四編 新世紀的民族法制(2001年-2008年)
第十一章 新世紀的民族立法
第十二章 少數民族地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第十三章 少數民族習慣法德當代變遷
第十四章 新世紀民族法制的實施
第十五章 民族法制的監督
第五編 中國民族法學
第十六章 民族法學的主要範疇
第十七章 民族法學學科的發展歷程
第六編 民族法制的未來展望
第十八章 六十年民族法制的經驗與教訓
第十九章 民族法制的發展趨向展望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中國古代民族法制,是我國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為實現其有效統治和對各民族進行管理的需要而制定和形成的調整民族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代王朝都面臨著十分複雜的民族問題,因此,民族法制對民族間的和睦相處、社會穩定與和諧乃至王朝的興衰存亡,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少數民族法制和漢民族法制一道走過幾千年的歷程,梳理中國古代民族法制,對研究中國民族法制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以及當今民族法制的發展趨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古代二元化的民族法制原則
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曾先後出現過眾多民族,經過多次的民族大融合,逐漸形成以漢族為中心的多民族國家。因各族的大小、強弱、語言、地域不同,形成了各族迥異的特性,這就導致歷代王朝調整各族關係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但夏夷一統的思想一直貫穿於我國古代民族法制的始終。歷代統治者一方面謀求整個國家的法律統一,即“華戎同軌”,另一方面又尊重各民族的實際情況因俗而治,即“化外異制”。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統治者經驗的積累,“華戎同軌”和“化外異制”的二元民族法制呈現出越來越明朗化、規範化、具體化的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