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看法》是202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史的看法
- 作者:胡適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461 頁
- ISBN:9787520541305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中國歷史的看法》是202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歷史的看法》是202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開風氣之先的學者,胡適對中國歷史的研究和看法以及“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研究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現代新史學...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25年-220年)兩個歷史時期。當中是王莽的新朝(8年-23年,建都常安)。 [16] 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中華五千年歷史,從三皇五帝到歷代人物事跡,他每有所感,輒有評說。在他留下的讀史批語和講稿中,常就文史古籍記載作出古為今用的新穎闡釋,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閃耀著睿智的光芒,發人深省。這是毛澤東留給後人的一份珍貴遺產。內容簡介 毛澤東生前並沒有寫過中國歷史專著,但將毛澤東有關歷史人物、...
英法美是原髮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日本是傳導型、資本主義的(近)現代化,而中國則是傳導型、社會主義的(近)現代化;英雄史觀 強調個人英雄對歷史的突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往往會犯(課本上的)唯心主義錯誤,片面的強調個人對歷史的絕對性作用;正統史觀 這種史觀主要處於君主專制的歷史時期,君主...
我對歷史的看法 中國歷史的大特點 歷史上的中央政府 中國歷史上的民主傳統 中國文化之歷史的分析 中國人的科學成就 孔子傳略 戰國秦的發展 楚漢戰史 董卓呂布等等 三國戰史 東吳人才 淝水之戰 一個拚命的留學生玄奘 王安石 耶律楚材 張居正 吳三桂覺悟經過 歷史系課程的問題所在 一個教書人的感想 適之先生二三事...
《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之探討》,系歷史學家黃現璠於1979年發表的一篇名作,它是20世紀中國古史分期討論中主張“中華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的第一篇論文,影響重大。文中對中華民族歷史是否經歷過奴隸社會進行全面探討。問題提起 中國歷史有無奴隸社會的問題,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在中國學者當中引起了爭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相傳經歷了史前時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 ,《先秦史》載:“吾國開化之跡,可征者始於巢、燧、羲、農。”就文字而言,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甲骨文,近些年又發現更早期文字高郵陶文等。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
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歷史紀年 參見:中國歷史 古代史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
所以,我下決心撰寫《中國的歷史》。創作小說時是按時代順序從鴉片戰爭到太平天國,但這次逆時間順序而寫。坦率地說,當時馬王堆漢墓、秦始皇兵馬俑等考古學接連不斷的重大發現把我的興趣拉回到古代,但基本上還是溯時代而上的創作衝動在支配自己。一直懷著從神話時代開始概述中國歷史的願望,為此必須學習。我是一邊學習...
史學理論家章學誠所著《文史通義》,對古代史學作了尖銳批評,提出了自己的史學見解。他既反對“務考索”,又反對“騰空言”,並譏刺官史之弊端。他在史學理論上,提出了“史學所以經世”,史貴於“義”,史文“質以傳真”,志為史體等看法,推崇獨斷與家學,強調“史德”,在史學理論方面作出了中國史學史上...
《中國歷史精神》是由2012年2月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穆。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精神(新校本)》內容簡介: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治亂更替,波譎雲詭,常令治史者望洋興嘆,有無從下手之憾,而初讀史者,亦每苦於重點之難以把握,以故望而卻步。錢先生以其淵博之史學涵養、敏銳之剖析能力分別講述史學...
《中國歷史的教訓》是2015年1月中國方正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習驊。內容簡介 歷史的教訓,是對現實和未來的啟迪;說古到金,有趣有料,洞察官場千百態;以史為鑑,立足中國,傳遞廉政能量;紀檢監察幹部以筆為刀,真實勾勒千百年來中國吏治的歷史影像,濃縮反腐倡廉的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傑出的史學家,他不僅致力於具體的歷史研究,而且很早就重視史學理論的探討,寫出了一大批史學理論著作。他於1921年在南開大學講授的《中國歷史研究法》,以及1926年至1927年在清華研究院講授的《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是他在史學理論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理論的經典著作。 內...
就這樣,作者的歷史筆觸、從秦漢到隋唐,再越過來、元、明、清,然後一直進入民國,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對中國歷史的看法是積極的。她明確地向英語世界的讀者表明,儘管歷史學家總是去注意那些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但是她自己決不會就此認為,中國未來的方向,早在它的古代就被決定下來了。因為,“這種看法...
《中國歷史心得》是2017年2月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建軍。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心得》從歷史數字、歷史地標、歷史寓言、歷史戰役等十個不同側面,為讀者梳理和解讀了一段“新鮮”的中國古代歷史。語言生動活潑,內容老少共賞,提綱挈領,涵蓋了從春秋到清朝的中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作者簡介 劉建軍,筆名...
自宋代以下的中國社會都相類似。"在政治上,沒有特殊的階級分別。在社會上,全國公民受到政府同一法律的保護。在經濟上,仍在一個有寬度的平衡性的制約制度下,避免過貧和過富的尖銳對立。"上承戰國游士、郎吏的傳統,代表學術理想的知識分子來主持政治,在由政治來領導和規範政治。這是中國歷史的主基調。通過隋唐...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展望濟南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區域文化與齊魯文明”國際學術討論會暨國際史學會執行局會議綜述……崔華傑/19 胡適參加蘇黎世第8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日記(節選)………曹伯言、鄭群整理/32 新發現的有關中國歷史的材料 ——胡適在蘇黎世第8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上宣讀的論文提綱………胡 ...
他的兩篇長文從中國歷史的角度探討古代中西政治制度發展的規律,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1989年,他主編的《古代城邦史研究》出版。在該書綜論部分,他綜合古代希臘、近東和中國的史實,勾勒出早期城邦政治史發展的基本輪廓,指出早期城邦大多是君主執政,君主握有行政與宗教權力。但在第二階段,行政權和軍權漸漸落入...
中國歷史(8上通用版)《中國歷史(8上通用版)》是一本圖書,作者是薛金星
把民國放在中國歷史的周期中來觀察,民國沒有完成中國歷史周期上每一個長壽朝代開始時的必修課。孫中山提出了“三民主義”,要平均地權、節制資本,為民國的延續奠定社會基石。但是由於多種原因,這個過程被豪門對財富和權力的壟斷打斷了。民國從而失去了可以長期延續的歷史機會,民國的精英走到了中下層人民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