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插圖中國史

劍橋插圖中國史

《劍橋插圖中國史》探討了中華文明形成的諸多基本問題,涵蓋了中國歷史上的藝術、文化、經濟、社會、對婦女的態度、對外政策、移民以及政治等方方面面。尤其側重考察了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及其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為了避免外國學者闡釋中國歷史的局限性,作者儘可能地參考了中國各界對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發展走向的闡釋。

基本介紹

  • 書名:劍橋插圖中國史
  • 作者:伊佩霞
  • 原版名稱: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 譯者:趙世瑜,趙世玲,張宏艷
  • ISBN:9787806036358
  • 類別:歷史
  • 頁數:293
  • 定價:48.00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3-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媒體推薦,中譯本序言,書評,

內容簡介

《劍橋插圖中國史》闡釋了8000年的中國文明史——從史前時代到儒學、佛教的興起,從王朝帝國到現代共產主義國家。
本書由美國著名漢學家撰寫,配有珍貴豐富的歷史圖片。它探究了各種不同因素和力量觀念和發明、歷史事件和領袖人物在中國文明形成中的作用,它追蹤王朝的興衰、佛教的傳入、技術的進步、人口爆炸和“文革”動亂——它內容廣泛,從有影響的史學家、詩人、作家,到對中國文化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哲學、宗教、家庭模式以及外族的入侵……
本書翔實、生動、形象,是對中國歷史及其社會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的必讀書籍。

作者簡介

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美國伊利諾伊亞大學亞研究及歷史學教授。在東亞研究領域,她著述頗豐。著有《中華文明資料》、《中國唐代和宋代的宗教與社會》等著作,其中《內闈:中國宋代婦女的婚姻與生活》於1995年獲得約瑟夫·P·利文森獎。

目錄

中譯本序
寫在前面
序言
致謝
第一章中國文明的起源:從新石器時代到西周
第二章哲學基礎:東周時期
第三章官僚制帝國的創立:秦漢
第四章佛教、門閥政治與外族統治者:分裂時代
第五章世界性的大帝國:581年至907年的隋唐
第六章重心南移:宋朝
第七章外族統治:遼、金和元朝
第八章獨裁的局限:明朝
第九章滿族與帝國主義:1644年至1900年的清朝
第十章行動起來:20世紀前期
第十一章徹底的重新統一:1949年以來的中國
年表
對圖片提供者的感謝
引文注釋
進一步閱讀書目
索引
譯者後記

媒體推薦

本書配有珍貴豐富的歷史圖片。它探究了各種不同因素和力量、觀念和發明、歷史事件和領袖人物在中國文明形成中的作用;它追蹤王朝的興哀、佛教的傳入、技術的進步等內容。本書翔實、生動、形象,是對中國歷史及其社會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的必讀書籍。

中譯本序言

最初讓我寫作本書是為出版一套世界各國的圖說歷史,面對的是英美的一般讀者。它必須很簡明,要避免出現太多讀者不熟悉的名詞和術語,儘可能好地利用圖片資料。儘管我以前作為研究唐宋史的專家寫過學術性的著作,也為大學裡學習中國史的學生編過資料,但我此前從未試圖為普通讀者撰寫關於中國的書。為了讓那些隨時都會會上書的成年讀者興趣盎然,我試圖著重勾畫一兩個有關中國的最緊要的問題:它的巨大和歷史連續性。這十多億人口——比東歐、西歐和北美人口的總和還多——逐漸認為自己擁有相同的文化,享有認同感,這是怎么發生的?為什麼他們沒有像世界其它地方的人那樣,因在方言、宗教或生活方式上的差異而分裂成一個個相互猜忌的群體?在本書中,我試圖表明,有幾個因素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其中包括中國的地理位置、它的形聲書寫系統,以及強大統一政權的長期經驗。以比較的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長期性也是很突出的。
多年來,中國史學家集中解釋了王朝的興衰,但在世界上多數其它地方卻不是王朝而是整個文明此興彼衰。人們發現,現代史家可以從當代西方國家的某些思想或制度,追溯到埃及人、蘇美爾人、希臘人、羅馬人、馬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但沒有哪一個現代西方國家是這些文明的直系子孫。人口隨著連續不斷的移民和人侵浪潮而變化,新的宗教則創造了與過去一刀兩斷的意識。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類型的例外?難道中國從未遭受過同樣的毀滅性的打擊嗎?新民族的涌人從未有這樣大的規模?新的思想或宗教對於人們的認同感從未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或是中國人在別的民族注意非連續性的地方選擇留心連續性?儘管我不會離開中國歷史經驗的特殊性質,但在本書中,我更強調中國文化,在其他文化注意非連續性的地方注意連續性的趨勢。
在寫作本書時,我所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對付這些問題而且不會非要有個所以然不可。因為我相信歷史充滿了偶然性。我已試圖表明在各個時期,在創造我們稱之為中國的這個社會的進程中,中國人如何利用他們繼承的遺產,以及他們在拚命發現意義與和平、強加他們的意願或與對手競爭、倖存和發達、關懷其家庭及履行其責任的時候,如何提出新思想、進行新實踐。依我看,中國的今天植根於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的、有活力的歷史之上,它總是具有潛力,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發展,這意味著每一個階段都是故事的精華部分。我希望,這個譯本的中國讀者會發現我作為一個外人的興趣所在。儘管研究中國史的西方學者利用的史料與中國史學家的相同,但他們提出的問題卻迎然不同。我期望著能從中國讀者對我的努力的反應中獲得教益。

書評

豐湛華美,簡約從容——伊佩霞《劍橋插圖中國史》讀後
《劍橋插圖中國史》,原是寫給英語世界的普通讀者看的。這部看似普及性的中國由讀物,卻不是一部能隨便翻翻的書。雖然,它的的篇幅,正文,以及各種釋文,加起來不過三十萬字,卻講了從新石器時它以來,直到最近的中國歷史。實際上,由於惜墨如金,它的每一段文字,都寫得言淺而意遠,是需要仔細讀的。
很準想像,一部外國人敘述中國歷史的普及性讀物,竟能夠寫得這樣簡要精到。本書的第一章,講中國文明的起源,從新石器時期,一直講到西周東遷。其中講商朝。首起第一句:“大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華北平原星羅棋布的新石器文化之中,產生了一個更為複雜的青銅文明,這一文明的標誌是文字、金屬冶煉、馬的馴化、階級分層、以及穩定的政教統治。”
用這樣短的一段文字,將商朝文明所處的時間、地理位置、文化階段、一般屬性和基本特徵,都清清楚楚地表現出來,當然會使有一定文字修養的讀者,立即感到一種閱讀的愉快。而作者的高明之處,還遠不止於此。比如,解釋商朝的“政教”,作者這樣說:“商王朝並不只是建立在軍事強權之上的,同時它也牢牢植根於宗教儀式之中。商王在對至高神——‘帝’和王室祖先的崇拜中扮演了一個僧侶般的角色,一個使其政治權力合法化的角色。換一種方式說,這是因為在死者中,他的祖先是最能與帝交流的;而他又是最能與他的祖先交流的。由此,王就最適合於統治國家。”
通過對商王所執行的宗教儀式的意義的具體提示,來分析商朝政教的“理路”:文字準確、明白,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在僅僅4000字左右的篇幅里,作者要言不煩地把商朝的歷史,講得深入淺出。而對特別重要的問題,如商朝的表意文字,作者更注重其表意的形式,對中國歷史發展長遠意義,強調這種表意文字與“精英”階層形成,以及它與“中國文化的擴展與涵蓋的進程”的關係。
本書的作者,對中國歷史的了解,在很多地方是相當深入的。比如,講到晚唐時候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危機感,以及有識之士對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問題的反思,她就以杜佑與韓愈在思想上異同為例,清楚地分析了他們各自的理路,概括得也十分到位:“杜佑主張循序漸進地追溯歷史的發展,而韓愈則以為可以將中間的幾個世紀——筆抹煞而一下躍回到遙遠的古代。然而,二者確乎在某些問題上頗為一致。例如,他們都對自漢朝以來廣為流行的君主受命於天的理論不感興趣。而且,他們分享一種樂觀主義精神、認為只要好人在世上有所行動,一切就會變得更好。”像讀這樣的文字,有閱歷而敏銳的中國讀者,即便他從沒有讀過杜佑和韓愈,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內心中想像甚至體驗那個時代的讀書人的精神氣質。
因為熟悉中國歷史的一般進程,同時又能抓得住歷史的要害,作者雖然惜墨如金,仍無論是對於具體歷史過程的敘述,還是對重要歷史問題的提示、分析和概括,都顯得十分從容,節奏控制得非常好,使人讀起來沒有任何侷促感。就這樣,作者的歷史筆觸、從秦漢到隋唐,再越過來、元、明、清,然後一直進入民國,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她對中國歷史的看法是積極的。她明確地向英語世界的讀者表明,儘管歷史學家總是去注意那些對後世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但是她自己決不會就此認為,中國未來的方向,早在它的古代就被決定下來了。因為,“這種看法,似乎低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忽視了他們回應新情況新形勢的創造力”、而她自己則是要“儘可能地把歷史遺產塑造成一種資源而非桎梏”。
無論如何,要在這樣一篇短短的文字里,講出這部《劍嬌插圖本中國史》的種種好處,是難以辦到的。它的內容確實是太豐富了。即便是像華僑這樣一般寫中國通史的人都不大注意的問題,這部書也作了概要的介紹。所以,在剩下的篇幅里,我更希望就這部書在編輯方面的某些我所喜歡的特點。趕緊再講上幾句。首先要講的,當然是它附有的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中,有精美的青銅禮器、敦煌壁畫、古字畫、瓷器、古陶、飾品、紡織品,以及考古現場的照片。另外,書中還附有各種地圖、圖表、以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形勢、疆域、人口等問題。所有這些圖,都附有非常好的釋文。如書中的第二章某頁,有曾侯乙墓葬編鐘彩圖。其釋文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釋圖和介紹當時的一船樂器,另一部分介紹早期音樂的內涵。其中講到:“早期思想家相信,音樂具有強烈的道德力量。”還講到:“在古典西方哲學廣泛使用視覺‘幾何’語言的地方,中國傳統更多地使用了聽覺的‘連通’語言。”其論析之精彩,讀者只有自己去看過原文,才能領略。此外,正文中講到的一些重要的人物、著作,也另配有一些釋文。如講孔子,就附有對《論語》的釋文,並摘錄了一些原文。講《紅樓夢》,也是如此。
最後,我要說,以上所說的一切、都是通過它的中文譯文傳達給我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