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落日王旗:南北朝(3)(典藏版)》作者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謳歌了歷朝保衛和振興祖國的英雄人物,鞭撻和抨擊了歷代統治階級的兇殘、荒淫和偽善,還以較大篇幅描繪出舊中國政治黑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烈圖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落日王旗:南北朝(3)(典藏版)》在記述歷朝史事和人物時,顯現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資治平亂、休養生息、治學為政之道,書中均有精彩的闡發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豐厚的教益與啟示。因此,《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落日王旗:南北朝(3)(典藏版)》是一部進行中國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落日王旗:南北朝
- 作者:蔡東藩
- ISBN:9787212039554
- 頁數:211頁
- 出版社: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4月1日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落日王旗:南北朝(3)(典藏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蕭山臨浦鎮人。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辛亥革命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040回、600餘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文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圖書目錄
第一回 陷江陵並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
第二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
第三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
第四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
第五回 戮勛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
第六回 遇強暴故後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
第七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
第八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
第九回 瞪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
第十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
第十一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
第十二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
第十三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
第十四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沉冤
第十五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
第十六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勛戚代興
第十七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
第十八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
第十九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
第二十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
第二十一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
第二十二回 恨妒後御駕人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
第二十三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
第二十四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燕庶母強結同心
第二十五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
第二十六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第二十七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
第二十八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
第二十九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
第三十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
第三十一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
第三十二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
第三十三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
第三十四回 迫起兵李氏人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
第三十五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第二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
第三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
第四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
第五回 戮勛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
第六回 遇強暴故後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
第七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
第八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
第九回 瞪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
第十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
第十一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
第十二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
第十三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
第十四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沉冤
第十五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
第十六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勛戚代興
第十七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
第十八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
第十九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
第二十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
第二十一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
第二十二回 恨妒後御駕人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
第二十三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
第二十四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燕庶母強結同心
第二十五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
第二十六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
第二十七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
第二十八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
第二十九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
第三十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
第三十一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
第三十二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
第三十三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
第三十四回 迫起兵李氏人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
第三十五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文摘
子輿氏有言日:“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夫孔子懼亂賊,亂賊亦懼孔子。則信乎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而筆削之功為甚大也。春秋以降,亂賊之迭起未艾,厥惟南北朝,宋武為首惡,而齊而梁而陳,無一非篡弒得國,悖入悖出,忽興忽亡。索虜適起而承其敝,據有北方,歷世十一,享國至百七十餘年。合東西二魏在內。夷狄有君,諸夏不如,可勝慨哉!至北齊、北周,篡奪相仍,蓋亦同流合污,駿駁乎為亂賊橫行之世矣。隋文以外戚盜國,雖得混一南北,奄有中華,而冥罰所加,躬遭子禍,阿賡弒君父,賊弟兄,淫熏無度,卒死江都,夏桀、商辛不是過也。二孫倏立倏廢,甚至布席禮佛,願自今不復生帝王家,倘非乃祖之貽殃,則孺子何辜,乃遽遭此慘報乎!然則隋之得有天下,亦未始非過渡時代,例以舊史家正統之名,隋固不得忝列也。沈約作《宋書》,蕭於顯作《齊書》,姚思廉作梁、陳二書,語多回護,諱莫如深,沈與蕭為梁人,投鼠忌器,尚有可原;姚為唐臣,猶曲諱梁、陳逆跡,豈以唐之得國,亦仍篡竊之故智與?抑以乃父察之曾仕梁、陳乃不忍直書與?彼夫崔浩之監修魏史,直書無隱,事未蕆而身死族夷。旋以謅諛狡佞之魏收繼之,當時號為“穢史”,其不足徵信也明甚。《北齊書》成於李百藥,《北周書》成於令狐德芬,率爾操觚,徒憑兩朝之記錄,略加刪潤,於褒貶亦無當焉。《隋書》輯諸唐臣之手,而以魏徵標名。魏以直臣稱,何以張衡傳中,不及弒隋文事,明明為亂臣賊子,而尚曲諱之,其餘何足觀乎?若李延壽之作南、北史,本私家之著述,作官書之旁參,有此詳而彼略者,有此略而彼詳者,茲姑不暇論其得失,但以隋朝列入《北史》,後人或譏其失宜,竊謂春秋用夷禮則夷之,李氏固猶此意也。嗟乎!亂臣賊子盈天下,即幸而牢籠九有,囊括萬方,亦豈真足光耀史乘流傳後世乎哉?本編援李氏南、北史之例,拾摭事實,演為是書;復因年序之相關,合南北為一爐,融而冶之,以免閱者之對勘,非敢謂是書之作,足以步官私各史之後塵。但閱正史者,常易生厭,而覽小說者不厭求詳。
序言
子輿氏有言日:“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夫孔子懼亂賊,亂賊亦懼孔子。則信乎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而筆削之功為甚大也。春秋以降,亂賊之迭起未艾,厥惟南北朝,宋武為首惡,而齊而梁而陳,無一非篡弒得國,悖入悖出,忽興忽亡。索虜適起而承其敝,據有北方,歷世十一,享國至百七十餘年。合東西二魏在內。夷狄有君,諸夏不如,可勝慨哉!至北齊、北周,篡奪相仍,蓋亦同流合污,駿駁乎為亂賊橫行之世矣。隋文以外戚盜國,雖得混一南北,奄有中華,而冥罰所加,躬遭子禍,阿賡弒君父,賊弟兄,淫熏無度,卒死江都,夏桀、商辛不是過也。二孫倏立倏廢,甚至布席禮佛,願自今不復生帝王家,倘非乃祖之貽殃,則孺子何辜,乃遽遭此慘報乎!然則隋之得有天下,亦未始非過渡時代,例以舊史家正統之名,隋固不得忝列也。沈約作《宋書》,蕭於顯作《齊書》,姚思廉作梁、陳二書,語多回護,諱莫如深,沈與蕭為梁人,投鼠忌器,尚有可原;姚為唐臣,猶曲諱梁、陳逆跡,豈以唐之得國,亦仍篡竊之故智與?抑以乃父察之曾仕梁、陳乃不忍直書與?彼夫崔浩之監修魏史,直書無隱,事未蕆而身死族夷。旋以謅諛狡佞之魏收繼之,當時號為“穢史”,其不足徵信也明甚。《北齊書》成於李百藥,《北周書》成於令狐德芬,率爾操觚,徒憑兩朝之記錄,略加刪潤,於褒貶亦無當焉。《隋書》輯諸唐臣之手,而以魏徵標名。魏以直臣稱,何以張衡傳中,不及弒隋文事,明明為亂臣賊子,而尚曲諱之,其餘何足觀乎?若李延壽之作南、北史,本私家之著述,作官書之旁參,有此詳而彼略者,有此略而彼詳者,茲姑不暇論其得失,但以隋朝列入《北史》,後人或譏其失宜,竊謂春秋用夷禮則夷之,李氏固猶此意也。嗟乎!亂臣賊子盈天下,即幸而牢籠九有,囊括萬方,亦豈真足光耀史乘流傳後世乎哉?本編援李氏南、北史之例,拾摭事實,演為是書;復因年序之相關,合南北為一爐,融而冶之,以免閱者之對勘,非敢謂是書之作,足以步官私各史之後塵。但閱正史者,常易生厭,而覽小說者不厭求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