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國歷代繪畫的內容和形式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歷代大師們根據各自對生活的感悟、對繪畫技巧的探索與鑽研形成了繪畫界的諸多風格和流派,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藝術財富。《中國歷代繪畫》作者徐雁來以知識性和趣味性結合的筆法寫出這本小書,試圖沿中國歷史發展的軌跡向大家介紹我們華夏民族繪畫的產生與發展的歷程。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歷代繪畫/中華文化百科
- 出版社:遼海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開本:16
- 作者:徐雁來 卞孝萱
-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一、中國早期的繪畫
二、中國繪畫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1.服務於政治的壁畫
2.裝飾味十足的帛畫
3.專業畫師隊伍的壯大
三、顧愷之和他的“三絕”
1.最早提出傳神論的畫家
2.三絕
3.美侖美奐的人物畫卷
四、謝赫和他的《六法論》
1.南齊肖像高手
2.《古畫品錄》
3.評畫優劣的尺度“六法論”
五、丞相畫家閻立本
1.右相馳譽丹青
2.謙遜好學的宰相
3.宰相的煩心事
六、吳道子和他的“吳家樣”
1.道玄舞墨如神助
2.一生畫壁300堵
3.“吳帶當風”天衣飛揚
七、唐代畫馬“三傑”
1.送酒小廝成畫家
2.以馬為師
3.韓乾畫馬看時辰
4.曹將軍畫馬
5.韋偃和他的《牧馬圖》
八、唐代的父子將軍畫家
1.一族五畫家
2.大李將軍重寫意
3.小李將軍善裝飾
4.父子同創青綠山水畫法
九、五代十國時的山水畫四大家
1.太行山上萬本松
2.仙人所賜“六要法”
3.單純山水畫家
4.董北苑創“披麻皴”
5.善畫煙嵐氣象的巨然
十、“江南布衣"徐熙
1.不貪仕祿窮丹青
2.皇宮爭藏“輔殿花”
3.“落墨”、“徐體”今沿用
十一、號稱“黃家富貴”的黃筌
1.雙勾填彩富貴圖
2.宮中勤寫生
3.“六鶴殿”前真鶴舞
4.黃筌奉命改鐘馗
5.子繼父業勝於父
十二、隋唐五代的繪畫著作
1.《貞觀公私畫錄》
2.《唐朝名畫錄》
3.《歷代名畫記》
4.《筆法記》
十三、北宋的宮廷畫院
1.培養畫家的基地
2.“畫學”納入科舉中
3.畫院中的職稱
十四、宋代文人山水畫派
1.文同畫竹意在筆先
2.蘇軾畫竹不分節
3.“二米”畫雲山
十五、宋代白描大師李公麟
1.官運不旺畫名遠揚
2.構思奇巧令人回味
3.畫馬傳神攝馬精魄
十六、不善治國善舞墨的皇帝畫家
1.昏庸皇帝傑出畫家
2.始創皇家畫院
3.創“瘦金書體”
十七、《清明上河圖》
1.因畫聞名於世的張擇端
2.宋代風俗畫裡看
十八、減筆寫意畫大師梁楷
1.古怪瘋癲淡名利
2.減筆寫意登畫壇
十九、官居一品的畫家
1.“衣冠盛事”趙孟頻
2.書法趣味入畫來
3.繪畫追求“古意”
4.畫馬先扮馬
5.全能的書畫家
二十、元季四大家——黃、吳、王、倪
1.“四大家”魁首黃公望
2.隱居不仕的吳鎮
3.富有創造性的山水畫家
4.倪瓚追求恬淡畫意
二十一、“浙派”魁首戴進
1.不當銀工當畫家
2.畫紅袍惹禍端
3.生前無人問,死後爭相購
二十二、吳門四大家
1.世代隱居以詩畫自娛
2.假畫真題名
3.勞生九十漫隨緣
4.畫好人品更好
5.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6.臨摹高手仇英
二十三、超然出塵的董其昌
1.繪畫重筆墨情趣
2.小楷最佳行草應世
二十四、文壇奇人怪才徐渭
1.行奇、遇奇
2.奔放奇縱書第一
3.奇肆狂放求生韻
4.抒懷泄憤的題畫詩
二十五、佯狂一生的八大山人
1.金枝玉葉老遺民
2.“哭之”“笑之”泄怨憤
3.筆隨意動造型奇
二十六、清初的“四王"畫派
1.“四王”之首王時敏
2.青綠重彩與不求工細的王鑑
3.“海內第一人”王暈
4.“婁東畫派”盟主王願祁
二十七、潑墨山水第一人
1.創立“黃山畫派”
2.破摹古風,我自用我法
3.搜盡奇峰打草稿
二十八、揚州八怪
1.八怪之首是金農
2.黃慎以人物見長
3.難得糊塗的畫家
4.花鳥畫妙手李
5.專愛畫墨梅的李方膺
6.盲於目不盲於心的汪士慎
7.人與梅花一樣清
8.羅聘和《鬼趣圖》
二十九、清代指畫名家高其佩
1.指畫雛形
2.仙人指路畫從夢授
3.創指頭畫派
三十、“三任”與海上畫派
1.任熊和《列仙酒牌》
2.任熏作畫重節奏感
3.近代畫壇名將任伯年
4.假冒名家遇恩師
5.應酬有方不樹敵
6.“海上畫派”的核心人物
三十一、民間百科全書——年畫
1.年畫的由來
2.年畫的三大基地
文摘
秦漢時期可以說是中國繪畫史的第一個高峰期。因為這個時期的統治階級把繪畫看做是一種政教、享樂和宣威的武器,所以對繪畫這種藝術就格外的重視。於是,在這個時期就湧現出了大批的工匠和畫師,甚至士大夫階層的文人也開始染指於繪畫了。這樣就把繪畫這種藝術不論技法還是內容都推上了第一個歷史高峰。
1.服務於政治的壁畫
各種壁畫在此時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不論在皇宮、祠堂、寺廟、官署、學校,還是陵墓等等,都隨處可見精美的壁畫。例如,漢武帝劉徹,曾令畫工在甘泉宮內,繪有他所欽佩和懷念的人物畫像——休屠王閼氏和孝武李夫人像。而為表彰功臣不僅在驃騎將軍霍去病墓前樹立起了一塊大型的雕刻紀念碑,而且還在未央官的麒麟閣內圖繪了建國以來的功臣肖像。漢宣帝劉詢也曾在麒麟閣內繪有趙充國、蘇武等11個功臣的畫像。這種圖繪功臣畫像的作法,在當時的確發揮了一定的鼓舞和激勵作用。而漢文帝劉恆則在未央官的承明殿內畫了一些鼓勵臣屬積極諫諍的圖畫。此外,各官寶殿堂之內還有一些其他內容的壁畫。例如漢武帝為了祈仙會神,在甘泉宮中畫有天帝泰一諸神像。在晚年時,為了讓他年幼的兒子繼承他的帝位,不得不臨終託孤,依賴霍光全力輔佐他的幼子繼續一統天下,為肯定霍光的政治地位和籠絡霍光死心塌地地為他效力,也曾召集畫工在甘泉宮中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的壁畫,更明確地表達了他託孤於霍光的意願。除此以外,還有一些“祥瑞圖”、“天人感應圖”等。封建迷信之類的壁畫也是宮室殿堂中的主要題材。正因為壁畫這種藝術形式已經充盈在各宮室殿堂之中,所以那時就有“畫堂”或“畫屋”之稱。
那時各地郡守的府舍中,也同樣繪有許多山神海怪、奇禽異獸之類圖案的壁畫。甚至作為一種向外族、外邦炫耀的工具。學堂里的壁畫自然是有先聖先師之稱的孔夫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肖像。而在一些廟宇、祠堂中,則往往畫的是一些令人敬仰、令人崇拜的名人、勇士的肖像。除此之外,壁畫出現最多的地方要數墓室了。
例如河南洛陽燒溝西漢墓中,墓室後壁上的“宴飲圖”壁畫,就是迄今為止所見到的較為完整的早期壁畫。畫面上繪有8個人物。右起2人在烤肉供應餐事,在其背後懸掛著牛頭、肉類等食物;中間3個人,其中有兩個人跽坐,1人持角形杯好像在視酒,1人手持弓狀的東西,另1人則拱手站在一旁,旁邊還有1個貓狀的怪獸。左邊也畫有3個人,年青者頭戴帽子,身佩寶劍,神態溫和寧靜,貌似女子;年老者手持長戟,回首怒視面向中間那3人。最左邊的那個人則畫得面目猙獰,一臉殺氣,手中緊握劍柄,大有躍躍欲動之勢。從畫面的情節看,這幅壁畫畫得就是《鴻門宴》的歷史故事。這幅壁畫的畫法雖然拙樸自然,但卻頗能傳神。而在這幅圖另一面的“二桃殺三七”,則在人物形象塑造和神態刻畫上都稱得上是較為成熟的作品。
2.裝飾味十足的帛畫
秦漢時期,除壁畫外,帛畫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例如長沙東郊馬王堆一、三號墓中出土的帛畫“非衣”和“氣功強身圖”等。無論人物神態的刻畫或禽獸形象的塑造,都運用了誇張變形的裝飾手法。尤其是一號漢墓中那幅呈T字形的“非衣”帛畫,堪稱是美術史上罕見的古代作品。
這幅帛畫的內容主要分為上、中、下3段:上段描繪的是傳說中的天上境界。右上方畫有1個火紅的太陽,太陽中間畫有一隻健壯的金烏。紅太陽下面是8個小太陽和扶桑樹;在左上方畫有一彎新月、玉兔和蟾蜍,下面則是奔月的嫦娥;中上部畫了一幅蛇身人首無冠像。四周是一群昂首嗚叫的禽鳥、以及蟠繞的龍蛇、雙闕上蹲伏著雙豹和守護天門的神錄。帛畫中段是墓主人的肖像和當時的生活環境。一位衣著華麗的老夫人正扶杖緩行,3名侍女模樣的人緊隨其後,老夫人前面還有兩個捧案跪迎的僕役。下面有一組列置壺鼎酒食器物的火案,旁有7個僕役侍奉著。畫幅下段畫有一巨人赤膊站在兩條大魚的身上,雙手捧托著可能象徵著大地的白色橫條形物,藉以劃分人間和地下。周圍環繞以蛇、蛇異物等,描繪的大概是地下景物。
P3-5
序言
中國繪畫可信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從已經出土的戰國時期的帛畫看,我國的繪畫是以線描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當歷史的腳步邁進封建社會的大門以後,中國的繪畫就進入了旭日東升、霞光四射的時代。
秦朝雖強盛短命,但從鹹陽秦宮殿遺址中發現的一批壁畫中可以看到畫面上已有了人物、車馬、儀仗、建築等圖案。
漢朝是我國人物畫大發展時期。由於漢朝封建政治經濟迅速發展,民族文化高漲,加之漢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以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來制約人民的思想和行動。於是作為宣傳教育工具的繪畫,就被統治階級所重視和利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漢代繪畫內容的特點是以人物為主,為政教服務。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人物畫和宗教畫大發展的時代,也是山水畫開始形成的時期。這個時代外來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和西北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大大豐富了繪畫的表現技巧,而許多士大夫文人加入畫家的行列,又使繪畫進一步提高。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創建、顧愷之注重人物傳神的提倡、張僧繇創造的“沒骨法”、謝赫提出的“六法論”等諸多因素的匯合,就為隋唐五代繪畫的高度發展準備了條件。
瀏覽隋唐五代的繪畫,就像踏進一座輝煌的藝術殿堂,五色紛呈,令人目迷。這是色彩的世界,不僅湧現出眾多優秀畫家,留下諸多稀世珍品,還在繪畫技法上有許多重大突破。隋朝展子虔解決了繪畫中體現自然、處理空間遠近的關係;孫尚子創立了“戰筆體”。唐朝吳道子創造了被稱作“蓴菜條”、“蘭葉描”的線描技法和“疏體”,開後世減筆人物和水墨山水畫的先聲;張萱和周嘮創仕女畫體例;王維詩與畫結合的作品把山水畫提高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五代時期西蜀畫家黃居寀創造的“勾勒法”和江南畫家徐熙發展的“沒骨法”演變成後世花鳥畫系的工筆、寫意兩派。
宋元時代彩墨爭輝、情景交融的繪畫是唐代以後民族繪畫發展的又一個高峰。宋代在開國之初就設立了翰林圖畫院,用科舉的辦法吸收畫家,許多有名的畫家都被羅致在畫院內。謹嚴精細、注重法度的院體畫構成了宋代繪畫的鮮明特色。此時的山水畫風格更多樣和完備,且由著色傾向於水墨;寫意花鳥畫以“梅、蘭、竹、菊”為描寫內容的“四君子畫”逐漸抬頭;宗教畫走向衰退,以《清明上河圖》為代表的反映社會生活的風俗畫科興起。元代流行的畫風是迴避現實、超然世外,或抒發個人幽憤、寄興造情,從而促進了文人墨畫的大發展。但元代畫家過分強調抒發個人意趣,忽視形似,卻也給明清的繪畫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明清時期繪畫臨仿風氣盛行,由於師承傳派和地域的關係,文人畫家中形成了許多宗派,藝術上往往著重於形式的追求,脫離了形式生活和自然。但也有一些畫家不為成法束縛,主張師法造化、解放個性,在繪畫中抒發內心幽憤、注重個性表現。朱耷、石濤、揚州八怪是其代表。他們的畫風給近代中國以極大影響。吳昌碩將書法、金石和繪畫結合開創繪畫新風格。他和任頤(伯年)花鳥畫把中國繪畫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當然,一部內容無比豐厚的繪畫史,不可能完全容納在本書中,這裡只給它勾出一個大體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