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此書系是台灣水平最高、影響最大的傳統文化大眾學術讀本,是中國時報出版公司聘請一流專家撰寫的一套傳承中國古代經典文化的書。本套叢書具有通俗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多年來在島內一再重版。台灣出版界對此書系的評價是:“開發了中國古典知識能源創舉,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每一位具有中學程度以上的中華子民,都能閱讀它”“該書的出版將是一扇現代人開向古典的窗;是一聲歷史給予現代的呼喚;是一種關切與擁抱中國的開始;它也將是一盞文化的燈火,在漫漫書海中,照出一條知識的、遠航的路”。[sup][/sup]
從這套書系編者前言和出版社通讀全書結論來看,本書系的現實意義:解答了“何謂中國人”的文化緣由,尤其可貴的是,台灣的出版文化工作者在本書出版說明中,對全球化時代中華民族應當伸張的文化自覺和權益公正做出了明確的回答,體現在本書系中的歷史、時代的自覺性,也是當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所亟需的,兩岸文化工作者都傳達了這樣的憂思:年輕一代中國人不知“經”“史”,缺乏作為一個中華子民最基本的文化常識。而此書系在島內和海外華人的普濟,證明了“興滅繼絕”的歷史傳承是可以與現代化共融的。
作者陣容
詹宏志
台灣著名作家、編輯、出版人及電影人。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出版集團和城邦文化創辦人。
羅肇錦
擔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兼客家語文研究所所長、客家學院院長,專長為台灣客家語研究。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授。
雷家驥
台灣知名學者、台灣著名隋唐史研究專家,中正大學教授。早年曾師從錢穆、嚴耕望等國學大師。
王夢鷗
研究領域遍及經學、文學、國小、美學。曾任教於廈門大學、重慶中央政治學校、政治大學、日本廣島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
簡宗梧
著名學者,辭賦專家,國學大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王夢鷗先生弟子。
李豐楙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專長為中國道教思想,台灣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也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道士資格的國立大學教授。
黃慶萱
曾歷任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暨研究所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大學客座高級講師,韓國外國語大學、高麗大學客座教授。
熊琬
在政治大學中文系及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任教。
張曉風
中國台灣著名散文名家。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2012年作為親民黨候選人當選
台灣地區第八屆“立法委員”。
龔鵬程
精通中國的文學、史學、哲學、宗教,是當代享譽海內外華人世界的頂級學者和著名思想家。而且精通武術、書法,深廣的學力貫通古今、融會中西,人稱當今天下“第一才子”。每年著述約一百萬字,正式出版的專著已有八十餘種。常以孔子自比、自勵。
叢書目錄
1、中國人的聖書——論語(宋淑萍)
2、儒者的良心——孟子(林鎮國)
3、生命的大智慧——老子(余培林)
4、哲學的天籟——莊子(羅龍治)
5、救世的苦行者——墨子(周富美)
6、人性的批判——荀子(陳修武)
7、國家的秩序——韓非子(張素貞)
8、華夏的曙光——尚書(李振興)
9、儒家的理想國——禮記(周何)
10、先民的歌唱——詩經(裴溥言)
11、影響全球史的中國謀略——孫子兵法(徐瑜)
12、最神奇的上古地理書——山海經(李豐楙)
13、澤畔的悲歌——楚辭(呂正惠)
14、諸侯爭盟記——左傳(孫鐵剛)
15、雋永的說辭——戰國策(鐘克昌)
16、司馬遷的微小說——史記(李永熾)
17、漢代財經大辯論——鹽鐵論(詹宏志)
18、六朝的微博——世說新語(羅龍治)
19、妙語的花園——說苑(鐘克昌)
20、中國夢的古代範例——貞觀政要(雷家驥)
21、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鑑(雷家驥)
22、直通現代心靈的佛法——六祖壇經(楊惠南)
23、一位父親的叮嚀——顏氏家訓(盧建榮)
24、大地之歌——樂府(傅錫壬)
25、文學的御花園——文選(簡宗梧)
26、古典文華的奧秘——文心雕龍(王夢鷗)
27、詩意棲居的朝代——唐代詩選(賴芳伶)
28、台灣大師的解讀——唐宋詞選(林明德)
29、散文的盛世——唐宋八大家(張健)
30、武俠神怪的古典大片——唐代傳奇(廖玉蕙)
31、流行歌手唱佛經——敦煌變文(羅宗濤)
32、造化的鑰匙——神仙傳(高大鵬)
33、袈裟里的故事——高僧傳(熊琬)
34、大城小調——東京夢華錄(王明蓀)
35、聽古人說書——宋明話本(胡萬川)
36、看古人扮戲——戲曲故事(張曉風)
37、黑暗時代的自由頌——元人散曲(曾永義)
38、性靈之聲——明清小品(陳萬益)
39、中國人生活藝術指南——閒情偶寄(顏天佑)
40、穿越大觀園——紅樓夢(康來新)
41、風靡台灣的迷你版——三國演義(邵紅)
42、風靡台灣的迷你版——水滸傳(傅錫壬)
43、風靡台灣的迷你版——西遊記(黃慶萱、林明峪、龔鵬程)
44、風靡台灣的迷你版——封神榜(李元貞)
45、古人的諷刺藝術——儒林外史(楊昌年)
46、瓜棚下的怪譚——聊齋志異(周學武)
47、東方人的海上奇譚——鏡花緣(方瑜)
48、帝國的最後一瞥——老殘遊記(簡錦松)
49、行政藝術的智慧大典——通典(張榮芳)
50、史筆與文心——文史通義(喬衍琯)
51、聖哲的言行——宋元學案(楊祖漢)
52、修身的藝術——明儒學案(方武)
53、中國憲政思想之源——明夷待訪錄(董金裕)
54、御風而行的哲思——列子(羅肇錦)
55、道家的美麗世界——淮南子(呂凱)
56、淨土上的烽煙——洛陽伽藍記(王文進)
57、不死的探求——抱朴子(李豐楙)
58、科技的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蔡仁堅、蔡果荃)
名家推薦
台灣人從小讀到大,暢銷30年,影響海內外的國學啟蒙讀物
傳承文明薪火 再續中華文脈
台灣學術界與文化界50多位名家編撰
水平最高,影響最大,好評最多的傳統文化大眾讀本
余秋雨傾力作序,10多位文化名人隆重推薦
李敖:
台灣的魂,在中國文化,台灣出版社做了一些好事,這個《歷代經典寶庫》,就是很好的中國人通識教材。
馬英九:
我的高中時代,就從這些書體認到中華文化了不起而且必須仰視的……
龍應台:
台灣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為什麼傳統的滋養如此醇厚?重要的是沒有中斷,重要的是在學生髮蒙之際,老師們提供了好的書籍。
余秋雨:
這套書的編寫者,恰恰是幾十年前台灣學術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多數是從大陸過去的,應該說是“民國文化”的直接繼承者,應該最有資格評判“民國文化”了。但是,就連他們自己也承認:“民國以來,也有過整理國故的呼籲、讀經運動的倡行”,“遺憾的是,時代的變動太大,現實的條件也差,少數提倡者陳義過高,拙於宣導”,“使得歷代經典的再生,和它的大眾化,離了題,觸了礁。”
傅佩榮:
台灣沒有“國學熱”,因為從來就沒有“冷”過。台灣主要有這么幾種方式推廣國學,一是兒童讀經,每年的比賽有幾十萬孩子參加;二是宗教界的推廣,台灣各教派都承認儒家代表中國文化;第三,相關的民間講學十分普遍。
高上秦:
這套書,上下古今,縱橫萬里,為中國文化傳香火於天下。
衷心希望,《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的編印,將是一扇現代人開向古典的窗;是一聲歷史投給現代的呼喚;是一種關切與擁抱中國的開始;它也將是一盞盞文化的燈火,在漫漫書海中,照出一條知識的、遠航的路。